晚上八点,夜幕已悄然降临。三人身着便服进了一栋八层古塔建筑。按照幻的嘱咐雨樱没有把子故带来。
这建筑每层十二个房间,里外皆有七十二扇窗户,外为方形,现在都有掩有开,里面的人还有和外面的行人打招呼的。不过里面的窗户是紧闭着的,时候未到不得开窗。窗户纸是普通的油布纸,朦朦胧胧只能看见是否有人在内。
雨樱正好奇地看每一个角落,感叹着这里的风格十分相像原世界汉代时,一个身穿短打汉服的年轻男子上去招待他们。迎面笑脸:“三位客官需要点什么?又试问,璞玉,接——”“浑金。”幻当即接话。
“既然接上了暗号,不知公子今天是否带了什么好货?”
“那是自然。”幻向羽示意,他立即把手上一直拿着的一个小包裹递上。
打开来看,是一个小巧的紫檀木木箱。
“箱子不错,木材是上好的紫檀。只是..这不太够看啊。”他端详了一下这木箱,又极富意味地看了幻一眼。
“当然,我也不会以这种箱子来糊弄您的。”幻把箱子打开,里面只有一枚小小的玉佩。
玉佩的白度、油性、细腻度、纯净度等方面都非常优秀,玉质地像羊脂一般油润细腻。颜色成羊脂白,颜色分布均匀,可还带有少量糖色,质地细腻,油性十足。就连红穗也是极好的枣红色,搭配起来非常养眼。
“公子,你这玉可难以寻见啊。除了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应该还可在危急时刻做一味药材吧?……是生尘玉..?”他问得小心翼翼。
幻笑笑不说话。
那男子突然毕恭毕敬起来:“您们请进,今天晚上的拍卖有您们光临我想会更加热闹。”又谨慎地关上木盒,招呼人来把东西收起来。
他将他们带到上等十二号房间,倒好酒后退出房间。
房间不过十几平米,却设计得很精致。
几支白建兰小心地养在水里,细长的青花瓷瓶就摆放在镂空红木桌子中央,同时桌子上还摆着两个青花瓷碟,分别盛着水果和糕点。桌子周围四张红木圆凳侧面也被雕刻上浮雕。
一壶梅花酒刚刚被人倒进藏青色酒壶,四个同色酒杯正倒放静置在芍药绣花杯垫上。装酒的褐瓷坛又被人小心地封好搁置在角落。
四个角落木质墙壁还装着光线鹅黄色防风灯,年代已算比较久远。靠内窗户还有一层细腻纱帘,刚好掩去人的面容。
这时羽才和雨樱解释:“刚刚那人是这里的管家,这里叫森薫楼,主要汇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拍买东西。
“这里可以被租出去,也可以是楼内自行组织。每次拍卖的东西都非常珍贵而少见。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来这里见识一下,或者在最需要的时候买点什么救急。
“而这里的规矩就是,如果要来买什么,首先要带来一样上好礼品,作为这楼的拍卖场的入场券。当然不用再带第二次,他们会对参加过的人进行登记。这些礼品大都被当做楼内组织的拍卖当做拍卖品高价卖出去了。”
“那刚刚那玉佩作为入场券不会很亏吗?听他讲好像很好啊。”
“那是他见识还不够多,”幻摇摇头,“那只能算作二等玉而已。”
“一等玉是什么样的?”
幻宠溺地看了雨樱一眼,笑了笑,无言。
「极少见的一等玉就在你身上啊,我的小公主。」
“大概会在九点开始,我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下吧。”
———————————————————————
九点。
“咚咚咚!”楼内鼓声震鸣,所有外围窗户全部被关上,楼内窗户均大开,只留纱帘按客人喜好决定是否拉开。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一月举行一次的森薰拍卖现在开始!”管家换了一身汉服,配上他本来还算帅气的脸,气质一下子显现出来。
第一轮拍买呈上来的是一味药材苡仁。
【苡仁又名薏仁,在原世界,药食同源药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生薏苡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水肿,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
薏苡仁能消肿,淡渗甘补,即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可以渗除脾湿,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而筋脉挛急疼痛,还可清肠之热。】
“那个有什么用?”雨樱回忆了一下自己知道的和苡仁相关的知识,又问。
幻先看了看周围买客的反应,又开口向雨樱解释:“苡仁能够解毒,主要消除脾胃和肠道所中奇毒。这里还有一个很古老的派别,以研制毒药为主。他们所下的毒普通药材没办法解开,只能靠一些不常见药材和一些名家炼药才能够解毒,就算只有药材没有炼药的本事也是不行的。
“而且那位管家非常聪明,他先拿一味药材来试探买客的反应,如果反应不大的话,那就换之多呈上一些收藏品。看他们现在的反应应该是都想要能够提升自己的一切药品或者武器,还有少见的晶石。”
苡仁的价格初始价格为10k,逐渐被各个买家抬高价格。幻突然注意到到有一位买家迫不得已中途中断了叫价,这时已经价格高达100k。
“还有没有要购入这味药材的?”
安静。刚刚最后一个叫价的人正在房间里懊悔不已,这钱确实花得不太值得。
“三————二————”
“105k。”十二号房间的对面六号突然又抬高了价钱。
“105k!105k!还有没有?”
没有人再继续,他们不会为了一株植物花费这么多钱。
“成交!”
雨樱依旧不懂:“那人为什么要把这个买下来?他中途一次都没有参与啊?”
“谁知道呢。”
……
第二轮拍卖,捧上来的是一片火红,是从地下三千米的地方采集而来的。
炎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