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一种以动力装置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和推进力来源,能垂直起落及前后、左右飞行的旋翼航空器。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
“浩劫”——米-28武装直升机
米-28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绰号为“浩劫”。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后来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
拥有“米格”一族的体格
米-28的旋翼直径17.20米,尾桨直径3.84米,短翼翼展6.4米,机长16.85(不抱括旋翼和尾浆)米,机身长14.3米,机身宽1.75米,机高4.81米,空重7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400千克,最大时速350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265千米/小时。
它的旋翼转速242转/分,桨尖速度216米/秒,最大爬升率18米/秒,实用升限5800米,悬停高度3600米,作战半径240千克,航程47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悬停升限3600米,最大起飞重量7200千克。
米-28使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在机身中部装有小展弦比悬臂式短翼,前缘后掠,主翼盒结构用轻合金材料制造,前后缘采用复合材料。机身为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比较细长。在驾驶舱四周配有完备的钛合金装甲。两片桨叶的尾桨安装在垂直安定面的右边,着陆装置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每一起落架有一个机轮。
该机驾驶舱装有无闪烁、透明度好的平板防弹玻璃。座椅可调高低,采用了能吸收撞击能量的座椅,座椅两侧和后方均装有防护装甲,风挡和座舱之间的隔板均采用防弹玻璃。米-28可直接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
2002年6月,米-28N开始准备联合国家级试验,据称试验很成功。罗斯托夫直升机公司也将制造出第二架N型试验型机。大约试验一年后,便可作出该机是否可装备陆军航空兵并开始成批生产的初步结论。
身上都是武器
米-28的机炮和制导导弹的发射由前驾驶舱控制,火箭发射由两个驾驶舱分别控制。也可使用最新型的16枚反坦克导弹,射程为800~6000米。执行反直升机任务时,可带8枚空对空导弹,还有80毫米和130毫米火箭弹供选择,尾部装有红外照相弹和箔条弹。机上还装有火控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光学瞄准系统和多普勒导航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米-28的旋翼系统共有5片桨叶,转速242转/分,采用具有弯度的高升力翼型,前缘后掠,每片后缘都有全翼展调整片。其旋翼桨毂不需上润滑油,旋翼系统的橡胶金属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铰接结构。自动倾斜装置和尾桨上只有一个润滑嘴,所以在维护方面比较方便、经济。米-28的机动性也很好,能够做翻跟斗等动作。
由于米-28和卡-50都是为竞争新一代俄罗斯战斗直升机的合同而开发的,两者一出生就是死敌。在这一竞争中,卡-50凭借独特设计首先占了上风,但米-28也不甘示弱,经过改进,米里设计局终于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米-28N。
箔条干扰弹是一种在弹膛内装有大量箔条以干扰雷达回波信号的信息化弹药。它在敌方目标上空,从弹体底部抛出箔条块,箔条块释放后裂开,散布成云状并低速降落,对敌方雷达信号产生散射,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雌鹿”——米-24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是苏联米里直升机设计局设计的苏联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雌鹿”。该机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1971年定型,1972年年底完成试飞并投入批量生产,1973年正式开始装备部队使用。米-24共发展了A、B、C、D、E和F六种型号,生产了大约2000架。据统计,位于苏联阿尔谢涅夫和罗斯托夫的两家直升机工厂已生产了2300多架各种型。
有着“鹿”一般的身材
米-24武装直升机现约有120架在独联体部队服役,各军区都编有直升机中队。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也都拥有苏联提供的米-24直升机。米-24单价约550万美元。
该机如不包括旋翼、尾桨,机长是17.5米,旋翼和尾桨转动是18.8米,机高6.5米,旋翼直径17.1米,尾桨直径3.90米,短翼翼展约6.65米,水平安定面翼展3.27米,主轮距3.03米,前主轮距4.39米。
它的重量及载荷是空重8200千克,最大外部载荷24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12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500千克,最大桨盘载荷0.5千牛/平方米。性能数据是最大平飞速度3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270千米/小时,经济巡航速度217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2.5米/秒,实用升限4500米,悬停高度1500米,作战半径160千米,航程10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
米-24采用的是单旋翼带尾桨布局,旋翼有5片玻璃钢桨叶,每片桨叶均装有调整片和电加热防冰装置。米-24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驾驶舱上半部随任务不同而有所不同。
驾驶舱后的机舱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士兵,有一个大型可向后滑动的舱门。驾驶舱前部为平直防弹风挡玻璃,重要部位装有防护装甲。双发动机和双重的系统设计使米-24中弹后仍能安然返回基地,即使主齿轮箱油压降至零,直升机仍可再飞行15~20分钟,这足以使飞机脱离战场。
该机的机身采用普通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短舱尾梁结构,地板以上的机身前部随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短翼全金属悬臂式短翼,平面为梯形,具有大约16下反角和20安装角。翼面为固定翼面。在巡航飞行时,短翼大约可卸载25%。尾部装置垂尾偏置3,兼作尾斜梁。水平安定面可调。而着陆装置可收放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单轮,还装有低压油——气减震支柱和低压轮胎。主起落架向后收在机身短舱后部。尾梁下面有管状的三角尾橇,其作用是在起飞和降落时保护尾桨。
比老虎还凶残的“鹿”
米-24的主要任务是为己方坦克部队开辟前进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种障碍,压制空降区敌人的先头部队。经过长期训练和使用,米-24直升机的使用战术发生很大变化。米-24直升机不仅可以当做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且还可以作为高速贴地飞行的坦克和用作空战中消灭对方直升机的有效手段。米-24还可以担负为米-8和米-17机群护航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是“雌鹿”生涯中的另一场大战。伊拉克空军以米-24和米-25攻击伊朗的美制AH-1J武装直升机。在两伊战争中,曾经发生118场战机与直升机间的空战,56场直升机之间的空战,其中10场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空战。两型直升机交手的结果是米-24以10∶6的战绩胜出。
此外,米-24还随利比亚军队进攻乍得,协助叙利亚在黎巴嫩对付以色列坦克,参与非洲安哥拉内战,协助印度对付斯里兰卡的分离主义者,并成为尼加拉瓜政府军对抗游击队的工具。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也能看到“雌鹿”的身影。
多用途——“山猫”直升机
“山猫”是英、法合作生产的双发多用途直升机。1967年开始研制,1974年初,“山猫”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该机的动力装置有两台,两个涡轮轴发动机,最大巡航速度248千米/小时,转场航程1342千米,最大航程63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57分,悬停高度3230米,作战半径212千米,机长15.16米,机高3.66米,旋翼直径12.8米,最大起飞重量4535千克。
具有“猫”家族的特点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灵活、易于操纵和控制,可用于执行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护航、反坦克、搜索和救援、伤员撤退、侦察和指挥等多种任务。海军型还可用于反潜、对水面舰只搜索和攻击、垂直补给等。
装备英国陆军的“山猫型”直升机有4种:MK1、MK5、MK7和MK9。其中,MK1型为基本的通用和效用直升机,已生产113架,仍在服役的108架,部分已改装成MK7型。MK5型与MK1型基本相同。MK7型机的尾桨由于使用复合材料叶片并改变旋转方向,减低了噪声,延长了载重悬停时间,有利于反坦克作战。MK9型机经改进后,主要用途为担任高级空中指挥所和战术运输机。
“山猫”MK5型与MK1相似,但发动机功率大,总重为4535千克,而且,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电传操纵系统的直升机。
就像一只机械猫
它的特征很明显。机头前部突出段较长,超出“山猫”机头,下面载有圆盘形天线,为圆顶尖型。座舱为并列双座结构,机身两侧滑动舱门上有大窗口。尾梁较短,支撑着垂直安定面,半平尾在垂直安定面的右上端。
“山猫”装有4片桨叶旋翼和4片桨叶的尾桨,尾桨安装在垂尾左侧。陆军型着陆装置为不可收放的管架滑橇,海军型着陆装置为不可收放的油气式前三点起落架与后侧两点起落架,都位于机身下外伸的短板两端。
截至1990年1月,“山猫”各型总订购架数为380架,已生产337架,其中包括2架验证机,但不包括13架原型机。在总的生产架数中,英国韦斯特兰公司生产架数占70%,法国国营航空工业公司占30%。
2000年7月26日,意大利的阿古斯塔直升机公司和英国的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完成了合并,新公司被称做阿古斯塔·韦斯特兰,两公司的母公司各占有新公司的50%股份。合并后的阿古斯塔·韦斯特兰成为世界直升机工业最大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和技术的范围领域,以及承担重要计划的数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夜行者”——A-129直升机
意大利陆军航空兵的主战直升机A-129,是一种轻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绰号“猫鼬”。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制的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是欧洲第一型武装直升机,也是第一种经历过实战考验的欧洲国家的武装直升机。在2001年北京航展和2004年珠海航展上,阿古斯塔公司都特意带来了“猫鼬”的模型,引起了国内军事爱好者浓厚的兴趣。
体型特别
为满足意大利陆军对专用轻型反坦克直升机的需求,阿古斯塔公司于1978年开始研制A109A武装直升机。但意大利军方认为A109A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于是阿古斯塔研制了全新的A-129“猫鼬”反坦克直升机。按阿古斯塔公司以往的说法,A-129是当时最先进的西欧现役武装直升机。1983年9月15日,A-129原型机第一次公开飞行。目前A-129国际型已经出口土耳其。
该机的旋翼直径11.9米,尾桨直径2.5米,旋翼旋转时机长14.29米,机高3.315米,机宽3.7米,旋翼盘面面积11.22平方米,空重25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100千克,作战重量3950千克,最大速度315千米/小时,初始爬升率65米/分,有效地悬停升限3750米,作战升限4725米,续航能力2.5小时。
A-129采用了武装直升机常用的布局机身,纵列串列式座舱,副驾驶和射手在前,飞行员在较高的后舱内,并且均有坠机能量吸收座椅。机身装有悬臂式短翼,为复合材料,位于后座舱后的旋翼轴平面内。
每个短翼装有两个外挂架,可外挂1000千克的武器。该机采用抗坠毁固定式后3点起落架。机身结构设计主要为铝合金大梁和构架组成的常规半硬壳式结构。中机身和油箱部位由蜂窝板制成。复合材料占整个机身重量的45%,占空重的16.1%,主要用于机头整流罩、尾梁、尾斜梁、发动机短舱、座舱盖骨架和维护壁板。
A-129采用了分开隔离的两套燃油系统,但两套供油线路可交叉供油。供油管线和油箱都有自封闭功能,油箱进行了专门的抗坠毁设计。发动机由装甲防火板隔开。排气管可安装红外抑制装置,但在平时人们很少看到“猫鼬”装备这种装置。当传动装置被击中,润滑油外漏时,直升机还能坚持飞行30分钟。
全昼夜作战
A-129有着完善的全昼夜作战能力,这来源于由两台计算机控制的综合多功能火控系统。它控制或监控着飞机各项性能、自动驾驶仪、报警系统、通信、发动机状态飞行指引仪、电传操纵、导航、电子战、武器点火控制系统,以及电子、燃料和液压系统的状态。
机上装有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使得飞行员可在夜间贴地飞行。头盔显示瞄准系统,使驾驶员和武器操作手均可迅速地发起攻击。为了夜间执行反坦克任务,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可以增强导弹的目标截获和制导能力。这种探测系统也可在白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