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安全,有情况立马回来!
闻昊天带着几十人陪着小浩柯去往城西-
高良看他们远去,收回思绪,看着街道两侧的房屋内,一片安静…
高良向伟东辰说,刚才不是有十几个兄弟的家都是城里的,让他们过来告诉屋里的乡亲们,就说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义军,让他们都出来吧,我们不会伤害百姓,只会保护百姓!
没一会过去了,伟东辰过来说道,刚才十几个本地兄弟,就剩下七个了,还有一个手被砍掉了,高良回复道,死了的兄弟厚葬,在给其家人二百两银子,以示安慰!
剩下的几个本地兄弟在城里大喊,我是城里本地人,是谁家的孩子,我们现在是义军,出来保护大家,杀土匪!土匪都杀死了,现在安全了,大家都出来把!
没多大一会,一户户人家相继开门,百姓听到他们说的,又看到街上得土匪尸体,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可算放下心来啦!
百姓纷纷警惕性的看向高良这边,没人敢太向前,都在离高良他们五十多米处停下脚步,纷纷观望这边!
高良站在高处大喊,所有乡亲们,我们是苦力军,是百姓的军队,保护百姓是我们得职责,这次城里许多百姓被杀,被抢,是我们的失责,在此我向百姓道歉,高良对着百姓下跪磕头,所有苦力军随着高良一起向百姓磕头,当那一声声脑袋撞地声想起,咚…咚…
场面极其壮观,振动民心,这时风起云动,乌云盖顶,下起了大雨,很多百姓纷纷去扶跪在地上的苦力军。
有个老人在扶起那男孩的那一刻傻眼了,四目相对,才发现这个赫然被雨水打透了衣服的男孩竟然是自己的孩子…男孩发现这老人是父亲时,眼泪一下涌了出来,紧紧拥抱父亲,嚎嚎大哭,父亲也幸福的流着泪,突然老人拉着自家的孩子走向百姓人群,哽咽的大喊,谁说我儿子死了,他还活着,还活着,还骄傲的活着呢!是苦力军的一员,是个堂堂正正的军人!他会保护我们的,我老头为他骄傲!
此时苦力军众人内心满满的自豪感,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无比光荣!
这时苦力军低沉的军号响起,是集结令,所有苦力军集合在县城中心广场,高良站在高台之上,台下一排排整齐划一苦力军,高良在台上喊到,弟兄们,今天我们是胜利者,是大胜!今天能胜利打赢这场硬仗,是因为我们苦力军的每一个兄弟都很勇猛,是你们平时坚持不懈训练的结果,你们现在的战术水平完全可以和五国的正规部队一比高下!但是我们还得努力训练,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实力是唯一的希望,这次我们大杀土匪,也缴获了不少战利品,金银财宝十箱,新增加战马,八十多匹。军刀六百多把,还有一百多把长矛,这为我们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这次胜利,我们有九十多人牺牲,是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胜利,他们是光荣的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英灵永垂不朽,以后凡是战死沙场的军人,死后是烈士,全家老小由苦力军队照顾扶养!刀疤三大喊,我等愿意誓死追随苦力军…
所有人呐喊到,苦力军威武…威武…苦力军必胜…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和骄傲当中时,唯有高良默默用坚毅的眼神看着众兄弟,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兄弟们都能幸福的活下去,而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争取那一点点公平,和活下去。
高良收回思绪,必须活在当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让这支有生力量生存下去,他扭头朝自己的住处走去,几个亲兵随即伴随而去,路过一出狭窄的巷子口,只见一个秀才模样的中年人,横趟在巷子里,看样子像个死人,高良上前抬起中年秀才的手,摸了一把脉搏,还活着,抬去我住处,找个大夫看一下,随口对身边的亲卫唠叨句,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我们的福气…伟东辰一脸忧愁,我们当下的粮草严重不足,刚才有好心的百姓拿着自家仅剩的斗米粮食余粮给我们,我们没有收,眼下我们多个吃食的,战士们就少份活命的力量,高良深沉的看着伟东辰,没有他们这些百姓…我们打仗还有什么价值还有什么意义,东辰我们要时刻清醒自己的价值和信仰,唯有坚定的信仰才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眼下我们要找到义军,去投靠他们,依附着这股大的有生力量让我们生存下去,也好对比一下,我们有什么不足,高良回头看了刀疤三,伟东辰,李铁他们几个说到,你们几个也是,以后定要多学,多做,勇敢的面对困难,将来建功立业,为我们天下的百姓谋下一片安定的乐土。
…喏…
…喏…
饭后晌午时等昊天回来,到我住处,我们商讨若后的去处。
高良回到茅草屋,雄坐在榻前,精光的眼神一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迷离无光,想到这一千多兄弟得未来他恍惚了,他和几个头目在一块的时候胸有成竹,其实他也没多少把握,苦力军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投啊人家义军,拿什么去谈,给钱是不可能能的,总不能去吃白食吧!唯一有力的就是去给人家当先锋,拿自家兄弟的性命去给人家攻城拔地,抵挡来犯,做一支只人肉盾牌军队,刀口混饭不易啊…
咚…咚…
进…
上人,那秀才醒了…
走,去看看…
破旧的柴房,在房角铺着些干草,一个中年秀才看到高良走来,起身鞠躬道,感谢兄弟救命之恩…
高良快速扶住秀才,先生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不必挂在心上…
在下高良,敢问先生贵姓,是哪里人士?怎么会晕倒在路边?
坐,高良和先生席地而坐,书生苦笑到,鄙人姓康,字:宁,喊我康宁就好
我本是定远城,定远总府大人的幕僚,朝廷被庸人当道,致国哀民弱,偌大的定远城三万守备军本是固若金汤。
直到几年前的冬天,蒙古帝国竟然派来一万骑兵,说天寒地冻,蒙古部落缺食少粮,女人也不够,他们请求王族施于援手,蒙古王族竟然没给他们粮食,还下军令让他们来定远借住一段时间,等春暖花开在回去…
蒙古那支大军的将军令我们…两天内开门,要不然他们就攻破城门,让定远城内外血流成河,寸草不生…
高良道,三万守备军,还怕他们一万骑兵,这可不是平原作战,天寒地冻的他们可一点优势不占,
唉…说来羞愧…我们定远城的总府大人,得知消息后就紧急召开军政会议,分析局势,他们千里迢迢奔来,又是天寒地冻,肯顶狠虚弱,最后决定开城门迎战,满脑子想着立功竟然低估了敌军的实力,贸然出击,结果中记了,敌人的军队,一万骑兵围着圈打击收割餐食掉我军,忽然五千骑兵快速分离,直奔城门,总府看情况不对,赶紧关城门,可是这城门也把一万守备军也隔离出去了,我提议排那三千骑兵出去救援,结果总府大人怕蒙古军杀进来,无心在战…眼睁睁看着我军一万守备军被团灭,凶狠的蒙古人没留一个活口,众军官都吓破了胆。
第二天总府大人以亲自去京报告军情为由带着家小落慌而逃…士兵得知总府大人都跑了,军心大乱,好多士兵夜里搭伙逃跑,四处逃窜,有的逃回老家,有的进山当土匪了,有的变成了堕落士兵,而这些堕落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忽然高良眼中闪现着汹涌的杀气,内心深处一幅画,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
秀才康宁,感受到了那杀气,问道,恩人想什么呢…
啊…
没什么,康先生不必喊我恩人,喊我高良就可以…
高良兄弟,听你口音也不像本地人,怎么会到这威县…
呵呵…
康先生,想知道?
高兄请讲…看我这撩到的秀才能帮上你什么不能。
高良意味深远的看着康宁,几秒过后,缓缓开口道,我是土匪,而且是那种比较大那种,还是天武国矿场的逃跑的苦力!
你们多少人?
高良伸出一指,康宁道,一百多号人,高良摇头,康宁一脸惊讶道,一千多人?高良没说话,苦笑一声,人多吃喝生存都是问题,指不定哪天就销声匿迹了…
康宁道,大丈夫应该志存高远,岂能对困局低头,殊不知现在正是兵荒马乱,乱世造英雄
我看高兄你面貌不凡,气宇轩昂,有大器之姿,何不带领这支力量在这盛洲打拼一番,搏出一片占脚之地!
高良抱拳问道,先生有何高见,在下洗耳恭听,康宁兴致勃勃的捡起一根棍在地上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说。
我们现在的的位置是威县,这里位置空旷穷极,也没有好的城墙护城,出现特殊情况极其不利,而我们右边是青城,是朝廷的守备军,是天武国名将世家温总府的温总兵团的地盘,距离太远,不适合,而且朝廷腐败,不与其为伍最好,当下最合适的就是定远城“”定远城被蒙古军搜刮一空后,蒙古军走后,当地以宋辉为首的贵族富商在当地组建了支看家护院的队伍,后来有高人指点,起义为军,义军成立,他们迅速拉起一个三万人的军队,占据了定远城,后来朝廷得知蒙古骑兵走了,派遣了一个战团八千多人去接管定远城,那八千天武军队也是东拼西凑的老弱病残,没什么战斗力,到地方发现有军队,很意外…
而这边城里义军大帅宋辉,自称是暂时接管定远,二十年后归还国家,让城下的天武军队哪来回哪去吧!
朝廷边疆吃紧,朝廷内部派系化,不团结,朝纲不稳,内乱还不断,所以无暇顾及定远这座小城,只是定远的南边和青城相连接,温总府有意收回定远城,温总府那边时不时就给定远城施压,磨檫不断,听说最近有大动作,温总府在边境集结了五万大军,据小道消息,可能三个月后,攻打定远。
宋辉最近一直在募兵,正好我们可以去暂时投靠他们,待我们强大之时,分裂出来自立门户!
高良说到,不知这位宋大帅怎样,我们也没当地人,这可有点难度,康宁说到,在下不才,刚巧我一好友是宋大帅的幕僚:,我愿意去一试!
高良激动的说到,先生大才,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是大贤,高良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高良斗胆邀请康先生共助在下在这焦土之上建立一片乐土盛世!
康宁从没受过这么大的礼,还是救命恩人的礼,激动的同高良做出一样的动作,单膝跪地,今天在下鸿运通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都汇聚在了今天,今往昔日在下康宁愿追随辅佐高良兄弟共筑大业!
好…好…
高良拉起康宁开心的一起坐到草上,滔滔不绝的聊起了未来,以及自己是怎么从矿场掏出来的,下步怎么做,就像酒逢知己千杯少是的,聊到大半夜,才一块睡去!不过唯有清风寨的事以及之前过往,一句没讲
第二天清晨,高良早早的就醒了,因为心中有梦想,想想都激动的梦想,看着熟睡中的康宁,高良越看越喜欢,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