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溆水河畔的一座四合院里,向警予诞生。这位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少时即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大志,毕业后创办溆浦女校,鼓励女性读书,为1920年代的中国女子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
1967年,一对普通的干部夫妻,带着三岁的女儿张云鹰搬入向警予故居。女孩懵懂无知,满眼好奇。
这两个似乎并无关联的女性,在历史长卷中,将产生怎样超时空的风云际会?
美哉,庐山之下溆水滨,我校巍巍耸立当其前。
看呀,现在正是男女平等,
天然的淘汰,触目惊心。
愿我同学做好准备,
为我女界啊大放光明。
——《溆浦女校校歌》
这是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向警予为自己亲手创建的溆浦女校写的校歌。在1920年代女性地位、受教育程度皆非常低下的形势下,这种亲力实践与振臂高呼,对于中国教育发展来说,其可贵与可敬,实足为后世所崇。
仔细算来,我在教育道路上已跋涉38年,似是弹指一挥间,已从籍籍无名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广东省第一批首个正高级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高级人才,始立“开放式教育”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真能算得上在教育领域有一些成就的话,那向警予对我的影响,对我的精神指引,是不得不提的。
1967年,父母抱养了三岁的我之后,就举家搬进了一座瓦舍青堂的四合院,那里正是向警予的故居。
在湘西碧水群山之间,这座四合院安静而古朴,幼时的我就在懵懵懂懂之中,和当年在溆浦乃至全国叱咤风云的向警予,有了穿越时空的交集。她当年读书、休息、嬉闹玩耍的地方,经历岁月的风霜洗礼之后,还保留着原有的灵气与韵味。
懂事后的我,在周遭人的盛赞中,在周遭人充满深情的描述中,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曾经有位伟大的女性生活过。有时候伴随着油然而生的崇拜之情,看着院子里的晨辉夕照,我常常会幻想她生活在这里的场景,试图追寻她留下的哪怕一丝一毫的痕迹。
而她所传递给我的精神力量,更是我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支撑我之后作出种种选择而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的强大动力。
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芒四射。本着救国的初心,以教育为基本着力点,在求索之路上经历一波三折,却矢志不渝,努力前行,直至生命结束。
1895年9月4日,向警予出生,因为排行第九,她的父母就给她取了一个乳名“九九”,后取学名俊贤。向警予的父亲向瑞龄是我们当地一位有名的商人,其家境相当殷实。向瑞龄虽是商人,但思想认识比一般人要高;他不是社会学家,但对于当时的时代形势和家国命运,也有一定见解。他觉得应该抛弃一些老的传统,要有破旧立新的意识——支持女儿读书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举动。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别说读书了,女孩子抛头露面都会引起非议。
向警予出生时,正是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那一年。之前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及所谓的“同光中兴”,在入侵者的炮火中原形毕露。山河破碎的局面,让很多有志之士把目光聚焦到教育上,他们意识到不从教育上培养人才,便无以谈革新与救国。所以,全国陆陆续续建立新式学堂。
向警予八岁那年,溆浦当地开办了一所新式学校,允许女孩子入学。这对她来说,自然是一次难得的接受教育的好时机。在大哥向先钺的支持下,向警予第一个报名上学,她的入学,在小小的县城开了先河——女子入校读书第一人。所以,好的教育,肯定来自父母开阔的视野。从这个角度来说,向警予生在一个不幸的时代,但生活在一个非常开明、重视教育的幸福家庭。
新式学校以全新的方式开展教育,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思维方式上,向警予都获得了新的进步。在家庭熏染中,在学校的学习中,她树立了改变教育、改变女性地位、改变中国的远大抱负。15岁那年,她和作家丁玲的母亲余曼贞等人结拜为姐妹,其结拜誓言里就有“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教育救国之目的”的话语。
1916年夏天,21岁的向警予从周南女校顺利毕业,教育救国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这也激励她毅然回到家乡创办溆浦女校。据记载:“这位年纪轻轻的校长,从县城出发,带着包袱雨伞,顶着烈日、冒着大雨,足迹踏遍了溆浦县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向警予的奔走呼喊下,当地很多人纷纷送女孩子上学。”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可想而知。据说即便是那些送女孩上学的家长,后来也有反悔的,又到学校把孩子领回家。
当我追溯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常常想: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付出真心真情,不付出艰辛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试想封建社会对女性的长期禁锢,在当时的社会思想条件下,创办学校也许容易,但让女孩子上学是多么艰难的事情!一女子为此奔走呼号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1918年,向警予的一位挚友因为家长逼婚而自尽。这位好友跟向警予情同姐妹,但在封建家长制之下,黯然凋零于花样年华,怎不让人痛彻心扉?她的去世,让向警予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中:仅仅从教育入手改变,是否能真正改变人们的观念?是否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否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于是,她又作出了重大的抉择:出国留学,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探求救国之道。
这次选择,是她生命探索的一个节点,也是促成她作出下一个选择的契机。清醒的认识让她在该作改变的时候从不犹豫且能正确选择,这也是她身上我非常欣赏、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其实人生就是在一个又一个选择中曲折前行,而每一个选择后面的艰难困苦也必然是常态,不怕选择,敢于选择,有超越与战胜艰难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在我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选择”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也是我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推动力。
接着再来说说向警予人生的第二大重要选择。现在看来,这是她把救国寄托于学习西方的希望破灭后的一次选择,也是转而彻底投向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选择。
在与孙中山面谈之后,带着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和期待,向警予于1919年12月登上了驶向法国的轮船。不说别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光芒,就足以让这个来自东方的求知女孩满怀憧憬。然而,当真正接触到法国的真实情况以后,向警予的内心却极为失落。
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表面光鲜亮丽、民主强大,事实上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非常严重,所谓的民主制度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而那些宣扬慈悲、仁爱的政客们,也并非言行一致。《悲惨世界》里所展现的官员与平民的对立,并非虚构。若非亲眼所见,向警予无法相信传说中的“文明社会”,其实贫富悬殊,女性的生存处境比起当时的中国女性,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次亲历的对所谓文明的失望,让向警予陷入了新的思考:到底怎样的一种社会制度,才能真正解放人民?而在追寻中,她最终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折服,并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之后的岁月里,她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革命同行者,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的唯一女性。
1921年回国后,向警予很快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全身心投入中国革命与民族解放事业,也更进一步致力于女性解放事业的推进——这是她从一开始就确立的目标,曲折前行中从未忘却。她创办《妇女周报》,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创办夜校,教授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识字;聚集身处苦难之中的女工,成立相关协会。而街头宣传,振臂高呼,难与家人相聚,更是她最为普通的生活日常。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在1928年不幸遇难,年仅33岁。
1939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大家:“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苦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周恩来明确指出:“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了她。”
我们同踏一方土,同饮一江水,我又有幸住在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着她曾经看过的风景,聆听她的传奇经历。也因此,尽管世事变迁,时代不同,她所具有的胸襟胆魄,她追寻理想的执著热情,她思考人生的广阔深刻等精神特质,都神奇而润物无声地传递给我,在我的教育人生经历中处处都有所体现。比如选择中的放弃,放弃中的思考,思考后的再选择;比如曲折遭遇中的坚定;比如永葆教育热情的定力。经历风雨再回头,如今所获得的成绩,还是要感谢上天的安排,感谢所有或苦难或幸运的际遇,以及一直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