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章:质者万法之始也此之谓?界中合三子曰黑白无或曰□光空无质至多白质次之无太或间有□相合退相分生无为空白为量取白质量甚者舍之于异黑为宿吸斥自守量尽自无而极自白无质聚以团环绝内外黑扩纳以团及白半入量既亘余附以团止而曝一时□□千里?界如列
补注:质,是所有道法的起始,质出现的时期被称为“质界”,质出现以前的时期则被称为“无质界”,而“无质界”是无法被理解的难以找到规律的无序性整体,当产生了相对稳定的质界,才存在相对规律的质变,所以此后出现的时间把质界定性为第一时间,即最初的时间。质界中存在三种质,一说是黑质、白质、无质之质,对应着另一种说法的暗质、光质、空质,质界中无质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白质,再其次是黑质,质没有固定形态,质与质之间有的存在距离,存在“壁”,当质相融合的时候壁会退去而相分离的时候壁会衍生。无质属于量的载体,白质属于质界的量,量是一种改变本质的属性,通常理解为能量、原动力等等,白质从更含量的白质处提取量补充给量少的其他质,黑质吸收其他质的量,也会释放自身的量,来维持自身,黑质失去过多的量就会转化成无质,获得过多的量就会转化成白质。当无质之质聚集会形成无质之质团,环状,隔绝环外的质,黑质会逐渐吸收质来扩张形成黑质团,等到白质的量充盈黑质团,满足了黑质团内部量变的动态平衡,多余的白质通过附着在黑质团内表形成白质团,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白质团停止扩张,然后产生“爆炸”,瞬间□□蔓延千里,质界像被割裂开一样。
传闻原始物神推演出规律,无质转化为白质后,倾向于释放量以恢复为无质,黑质倾向于维持自身量的平衡,白质倾向于将其他质白质化,那么无质和黑质是趋于不变的,白质是趋于变化的,假设无质和黑质通过不变维持质界,而白质通过变化维持质界,那么质界只能处于一种既变又不变的状态,原始物神由此推测质界处于动态平衡,且超越概念的束缚,以量作为质界的单位,假设质是纯粹的量合体,推论质壁是量壁,那么量的变与不变主导着质的变与不变,维持着质界状态,而质的相互制约进一步强化量的主导力,所以量是质界稳定的基石,而量的必不守恒导致了质界的枯竭。当量第一次不足时,空质数量急剧增多,空质团急剧增多,空质团大规模失控,发生了质界洪流;当量第二次不足时,所有质的数量急剧减少,发生了质界坍缩;当量第三次不足时,发生了质界衰亡,因为动态平衡变得极为缓慢,质之间相对静止,质被滞留在质界,维持质界的最终形态。质是规律的象征,规律代表着概念的形成,但是质只是工具,而作为单位的量,依然有着无限可能。古书对质界中质的分布没有准确记载,对质壁也没有记载,原始物神的猜想不会记载在《大荒残卷》中,量始终是最大的谜团。另有物神认为不止一种量,可能从一开始就有两种相对的量,甚至多种量,量的拮抗促成了变化,对量唯一而又统一的说法是,量是新世界诞生的第一因,所以量也将成为永恒的单位,量的不守恒也将成为所有新世界共同探求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