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日子也不好过,就过年的时候也没见到点油星子,她早就馋肉馋的喉咙管伸爪子了。要是大姐家这羊杀了,大伙是不是能痛快的吃顿肉?
她满眼都是渴望,直勾勾的看着陶大山。
陶大山却有些犹豫。
按理说把羊杀了制成肉干带走才是最恰当的做法。但一来现在时间来不及,二来他大姐家情况不好。如果大家能够顺利逃出去,这羊也能解一下她家的燃眉之急。
他犹豫了半响才道:“我们一行人老的老,小的小,反正走的慢。羊就这样牵着吧!路边多的是草,也不用如何照顾。先这样牵着走。”
“后头牵着羊要是实在不好赶路,也不一定要杀,听说这次连县城的的大户,傅家这次也和我们一样,全家逃往林州。要是路上遇见了,让箐儿去说个情,不管是卖给他们,还是换成粮食,都比我们现在杀了吃肉划算。”
李氏失望的瘪了瘪嘴。
夏箐箐则愣了,什么傅家?让她说什么情。她完全不清楚啊……
陶大山看她的表情有些意外道,“怎么?箐儿原来不是在傅家的作坊做工的嘛?”
陶氏帮女儿说话道:“是倒是,就是那傅家高门大户的,哪里记得她一个小小女工啊!”
夏箐箐总算是反应过来这傅家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说原主以前做工的地方啊,赶忙附和陶氏的话。她心里则暗暗打算,看来要找机会,好好打听一下原主做工时的事迹才行。
陶大山道:“没事,即便不能卖给傅家,卖给别家的也一样。我听说这次城里出逃的人家挺多的,那些大户可不像我们饭都吃不饱,到时候要是能换点粮食给你娘几个也好。”
陶氏又是感动又是自责。
要不是她一时糊涂,何苦让娘家弟弟这般费心。
……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切收拾妥当,陶大山弓着身子拉着板车先行出了小院,陶氏等人也都背上硕大的行囊跟了上去。
夏箐箐好不容易说服陶氏让她在后头落锁,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将家里带不走的东西也一并放入空间里。
碰上陶氏这般节俭的人,家里剩下的,都是实在没有办法,搬不走的。
不过这并难不到夏箐箐。
她先将几个大缸和瓦罐收入空间之后,又将灶台上那口大铁锅也一并放入了空间。
正犹豫,要不要将那床破旧不堪的棉被一并放入空间时,就听到夏小磊在外头扯着嗓子喊,“姐,娘喊你快点。再不走要跟不上舅舅他们了。”
“来了来了。”夏箐箐犹豫了一瞬,到底没有将那床破棉被放进空间里。
陶罐、缸还可以放在空间里,以后需要装东西的时候说是外面捡的,蒙混着拿出来用。但那棉被却是陶氏一针一线缝的,因为棉被占地方,行李又多,实在是带不动,陶氏才狠心将这床破的丢掉,只带了一床稍好些的走。
以后只要一把棉被拿出来,势必会惹人怀疑。
她可不想被人当作妖怪。
夏小磊牵着母羊,站在破败的院落里。整个人看起来有点像夏日里被太阳晒焉了的禾苗,看起来无精打采的。
看到夏箐箐利落的落了锁,蹲下去背地上的背篓。忙打起精神过去帮忙道:“姐,来我帮你。”
夏箐箐拍开他的手道:“重东西都是娘背着的,我这点不累,你还是好好牵着羊赶路吧。”
她嘴上说的轻巧,其实背篓上肩的时候,还是被压得脸都差点变了色。
陶氏担心她的身体,把土豆、粮食这些东西都放在了给她自己背篓里。只在她背篓里放了衣服等较轻的东西。但夏箐箐前世哪里背过背篓下过苦力。
在陶氏看来最轻的东西,在她看来,还是相当的重了。
她心里头暗暗琢磨,一会一定要偷偷找个机会,将背篓里的东西拿点出来放在空间里。反正只要她自己管着背篓,陶氏要什么,她就假装翻背篓递给她就是。
不然背着这么多的东西赶路,不说她现在怀有身孕,就是没有身孕也是吃不消的。
“姐,你是不是舍不得?”夏小磊看她看着院子发呆,开口问道。
夏箐箐忙收起思绪,反问他道:“小磊是不是舍不得?”
夏小磊点头,闷闷不乐道:“我才跟薛大哥学了抓鱼呢!也不知道薛大哥他们走了没有。”
夏箐箐根本不知道他口中的薛大哥是谁,又不好问,只得安慰道:“等有机会我们再抓鱼哈。抓大大的鱼,到时候姐给你做全鱼宴吃。”
小孩子的注意力总是转移的很快。刚才还一脸低落的薛小磊,两眼亮晶晶的看着她道:“姐,什么是全鱼宴啊?”
夏箐箐道:“全鱼宴就是满桌的菜,全是用鱼做是。”
夏小磊想像了一下,满桌子鱼汤的情景,小身板抖了抖,“鱼汤煮一盆就够了,煮一桌子的鱼汤,娘要骂的。”
夏箐箐道:“全鱼宴不是煮一桌子的鱼汤,而是将鱼煮成不同的菜式。就比如我们抓到大鱼吧。我们可以把鱼头切下来,单独做一个剁椒鱼头。再将鱼身子上的肉片下来,打碎了做鱼丸、鱼膏。如果还有剩,就将剩下的片成鱼片做酸菜鱼、水煮鱼。鱼尾的话,则可以做个红烧鱼尾。”
夏小磊吸溜了一把口水,艳羡道:“姐,你现在懂的真多。你说这些菜我听都没有听说过,说得我都饿了。”
夏箐箐心疼的摸了摸他脑袋,“小磊乖,等以后抓到了大鱼,姐做给你吃啊。”
夏小磊乖乖的点了点头。
姐弟两边聊边走。
从夏小磊口中,夏箐箐搞清楚了前面那两个高个儿的男孩是大舅陶大山的儿子,分别叫陶立轩和陶立群。圆盘脸的则是大舅母周氏,而她怀里的小孩是去年年底刚生的小表妹,至今才半岁。另两个女孩儿,和那个矮个儿小男孩是小舅家的孩子。两女孩分别叫陶艳红和陶艳丽,那男孩则叫陶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