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3200000176

第176章 名毁津门(10)

天津事起之后,作为直隶总督,曾国藩早已做好了到天津查办的准备,他对这道圣旨不感到意外,对圣旨中所提到的惩办迷拐人口及为首滋事人员的决定,他也深表同意。但这件事办起来,必有千难万难,曾国藩心中也非常清楚。不过,他却不能推辞,只得答道:“臣曾国藩遵旨。”

周寿昌念过上谕之后,随即走过来,双手扶起病体衰弱的曾国藩,心里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涤生兄,这是件极难措手的事,京中议论甚多。”周寿昌关心地说。

“我知道。”曾国藩的情绪十分低落,“但我身为直隶总督,天津闹事,我能不管吗?”

“要么这样,”周寿昌望着曾国藩满是皱纹又略带浮肿的长脸,以及两只上下眼皮几乎完全靠拢的眼睛,诚恳地说,“我去回复皇太后,说你重病在床,不能起身,请太后另简别人。”

对老朋友的这番情义,曾国藩深为感谢。一瞬间,他也觉得可以接受,本来自己就已告假在先,并非临事推诿。但他转念一想,又觉不妥。此事关系太大了,处理得好不好,都直接牵连到整个国家的命运。自古忠臣遇到国家危难之事,即使重病在床也要力疾受命;当年林文忠公就是这样死在前赴广西的路上,赢得了千古忠贞的美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悲壮的诗句在他的脑子里浮起,他决心向林则徐学习:力疾受命。

“应甫,你回去禀报皇太后、皇上,就说我过两天就出发,一定要把天津的事情处理好,请圣上放心。”

送走周寿昌后,曾国藩一直一个人怔怔地枯坐在书房里,不吃不动,仿佛老僧入定一般。夜晚,欧阳夫人亲自送来一碗参汤,劝他喝下,又劝他为国为家保重身体,早点儿躺下休息。他谢了夫人的好意,答应立即就睡。待夫人走后,他关好门,拨亮灯,拿出纸笔来,思量着要写点儿东西。

建昌花板和赴津办教案的上谕同一天到达,明明白白地预示着他此次津门之行是有去无回了。对自己这衰病之身,他无甚留恋;官居一品,封侯拜相,已位极人臣,也无甚遗憾了。他最牵挂的就是两个儿子,担心他们今后不能好好地立身处世,担心曾氏家族会有一天突然败落。这样的事,对于大家世族来说,几乎不可避免。他希望曾家能够避免,至少能推迟几代出现。要写的话,多少年来烂熟于胸,用不着多想,他笔不停挥,文不加点,一直写到鸡叫头遍才住手。写完后他又从头至尾诵读一遍,一种惆怅落寞之情油然袭来,不能自已。

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人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効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恐邂逅及难,而尔等诸事无所禀承。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

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而已。

余历年奏折,抄毕后存之家中,留予子孙观览,不可发刻送人,以其间可存者绝少。所作古文,尤不可发刻送人,不特篇帙太少,且少壮不克努力,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刻出适以彰其陋耳。如有知旧劝刻余集者,婉言谢之可也。切嘱切嘱。

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仿之际。将欲造福,先去忮心;将欲立品,先去求心。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功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尔辈以后居家,要痛改衙门奢侈之习,力崇勤俭之德。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孝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姐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我身殁之后,尔等当视叔如父,视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诸弟渐老,余此生不审能否相见,尔辈若能从孝友二字切实讲求,亦足为我弥缝缺憾耳。

七、轿队被拦在天津城外

曾国藩带着赵烈文、吴汝纶、薛福成和几个兵弁,冒着六月酷暑,扶病上轿。彭楚汉建议:“大人身为直隶制军,天津又处动乱之中,此行宜以兵马壮声威。卑职愿带一千人随大人进津门。”

“不行。”曾国藩断然拒绝,“上谕说持平办理,以顺舆情而维大局。维护大局,则不能开仗。我带兵前行,不正好给洋人动刀兵以借口吗?”

彭楚汉默然退下。

“彭军门。”曾国藩又把他叫住,“洋人猖狂无礼,后果难以预料,直隶军队有捍卫京畿之责任。你要训饬部属,决不能掉以轻心,随时准备,以防不测。”

彭楚汉领命,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戎马生涯的总兵,他懂得目前形势的严峻。

绿呢大轿启行了,后面赵、吴、薛等骑马相随,沿着通往天津卫的古道缓缓前进。一望无边的京津平原在烈日暴晒下,一切生命都变得疲软懒散。两旁庄稼地里,稀稀落落地种着些高粱、玉米、西瓜、红薯,叶片低垂,藤儿干枯,全无一点儿生气。地里死一般寂静。偶尔可见一两个人从高粱丛中钻出来,大口大口地喘气,然后又钻进去。这些人浑身上下一丝不挂,生长在南方的赵烈文、吴汝纶看着直摇头。古道上很少见到来往行人,偶尔所见的,也只是一些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个个面如菜色,身如干柴。进入静海地面时,路上行人渐渐多起来,他们拖儿带女,背着大布包,神色忧伤。曾国藩叫兵弁过去打听。原来是永定河在葛渔城一带又决口了,冲毁农田庄舍无数,受灾的百姓只得背井离乡去逃难。老百姓刻骨咒骂河道河吏,骂他们将河工的款子贪污了,偷工减料,敷衍草率,欺蒙上司,贻祸百姓,是一班该千刀万剐的贪官污吏。

曾国藩坐在轿里,一颗心沉重得如同千斤铁钟。眼里所看到的已令他怆然,听到的又令他愤然,而即将面临的更令他颓然。

西洋天主教早在明末就在中国传播,到康熙年间大盛,一时有信徒好几十万。后来,因天主教不准中国信徒祭祀祖先,引起朝廷不满,而神父穆经运又参与胤禩等夺嫡之争,故雍正、乾隆之后,天主教遭到严禁。鸦片战争之后,朝廷又允许外国人传教,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少纠纷。

曾国藩对天主教素来反感。天主教独尊上帝,不敬祖宗,不分男女,与他心目中的礼义伦常大相径庭,他视之为扰乱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异教。在他看来,长毛就是把这一套学了过来,结果造成十多年的大乱。至于洋人贩来的鸦片,他更是深恶痛绝。但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他又由衷地佩服。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十多年来亲历戎间,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他以这个认识为基础,利用晚上住宿的空隙,拟了一篇《谕天津士民示》,告诫天津士民要将好义刚强之气引入正道,对教堂传闻要查访确实,不可以忿报忿、以乱招乱。十载讲和,得来不易,一朝激变,荼毒百姓。并宣告奉命而来,一以宣布圣主怀柔外国、息事安民之意,一以劝谕津郡士民,必先明理而后言好义,先有远虑而后行其刚气。曾国藩准备一进津门,就将这张告示交衙门刻版,刷印几百份,遍贴大街小巷。

远远地看到天津城绵延的城墙和高大的城门了,绿呢大轿在稍子口停下。这里离城尚有七里地。天津道员周家勋、天津知府张光藻、天津知县刘杰已在此等候多时。众人将曾国藩迎进屋里。刚一落座,便见周道台在前,张知府、刘县令在后,一齐跪在地上,高喊:“求老中堂给卑职们做主。”

说罢,对着曾国藩叩了三个响头,抬起头时,三个人都满脸是泪。曾国藩心中甚是凄楚,说:“都起来,这是什么地方!你们都是镇守天津的朝廷命官,如此哭哭啼啼的,让百姓传扬出去,岂不丢朝廷的脸?”

周家勋等人起来,不敢坐,都垂手站在曾国藩的两旁,等待他的训示。

“城里现在安定下来了吗?”

“回老中堂的话。”周家勋低头答道,“大规模的闹事起哄是没有了,但百姓心里都大不服气,许多人都在骂崇侍郎。”

“骂他什么?”曾国藩对此颇为关心。

“骂他是讨好洋人的汉奸。”刘杰插话。

曾国藩两腮的肌肉轻轻地抽搐了一下,说:“胡说八道。”

不知是中气不足,还是并不十分愤怒,这四个字显得轻飘飘的。刘杰听出了其中的味道。这次事件由围攻咒骂,发展到烧楼毙人,实由丰大业开枪的缘故。堂侄当天抬到家里后便气绝,他悲痛不已。倘若不是这个忠心的侄儿,气绝的便是他本人。他恨强盗土匪般的法国佬,因而对百姓的举动能够理解,也予以同情。他把自己的观点亮给崇厚听时,谁知也遭到丰大业枪击的崇厚非但不支持他,反而说他糊涂。刘杰觉察出曾国藩与崇厚的口气大有不同,于是壮起胆子说:“中堂大人,丰大业身为法国领事,两次枪击我朝廷命官,公然侮辱我大清帝国的尊严,且打死了卑职的家人。百姓愤然而起,捍卫朝廷尊严,伸张正义,虽然做得过头了些,但事出有因,情可宽恕。”

“刘明府,你说如何宽恕法?”曾国藩苦笑一声,“丰大业无理,可以由朝廷出面,与法国公使交涉处理,如何能就因此放火烧屋,杀死那样多与丰大业毫不相干的洋人?现在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朝廷采取宽恕的态度,不再追究,但洋人会答应吗?设身处地想一想,假若我大清国在别的国家里遭到这样的袭击,我们又会怎样想呢?我们难道就会宽恕吗?”

刘杰一时语塞。周家勋想陈述教堂迷拐幼童、挖眼剖心,百姓积怨甚深等情况,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这些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需要等总督大人到署后详细禀报,张光藻本想诉诉对“交部议处”的委屈,见周、刘都不再说话,也就不作声了。曾国藩喝了两口茶后,吩咐起轿。

曾国藩的绿呢大轿领头,后面跟着周家勋等人的蓝呢大轿,平日的全副执事都免去了,轿队冷冷清清的,似乎坐的都是一些受审遭贬的官员。轿队悄无声息地前进三四里路远时,忽见前面大道上黑压压地跪下一片人。走在轿队前面的戈什哈吓得忙回头禀告曾国藩,请示进止。曾国藩眉头一皱,面色不悦地说:“叫张太守、刘明府去问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张光藻、刘杰下了轿。过一会儿,张光藻返回,对曾国藩说:“前面跪的是天津各界士民,他们要面见中堂大人。”

“叫他们都散开!有事以后到衙门里说去!”曾国藩不耐烦地挥挥手。

张光藻很快又转回来,哭丧着脸说:“非请大人下轿接见他们不可,否则他们决不散开。”

“这是什么话!”曾国藩气愤地说。他知道天津百姓不好对付,极不情愿地下了轿。跪在道上的士民见曾国藩走过来,立即乱哄哄地喊:“曾大人!”“老中堂!”“青天大老爷!”

曾国藩挺直腰板,两手叉腰,尽量做出昔日那种凛不可犯的风度来。无奈右眼已眯成一根线,左眼也只能睁开一点点,没有了过去的如电目光,也就没有了过去令人战栗的威严。天津士民们发现,站在他们面前的曾国藩,与他们所想象的湘军统帅完全对不上号,若没有那身吓人的一品官服,他与俺们普通老头子有什么差别!

“父老兄弟们!”曾国藩干咳了一声,大起喉咙喊道,“鄙人奉太后、皇上之命,前来处理津民与洋人斗殴之事。各位请放心,鄙人一定会遵循国法,秉公办理。”

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即腾起一片乱糟糟的喊声:“曾大人,您要为咱们百姓撑腰!”“中堂大人,洋人是恶鬼,您可不能像崇厚那样偏袒他们!”“老中堂,您要明察秋毫呀!”

曾国藩心里烦躁起来。他强压着厌烦情绪,高声说:“父老士民们,请你们让开一条路,好让鄙人进城。”

前面跪着的几个百姓挪动了膝盖,让出了一条四五尺宽的路来。曾国藩正准备上轿,人群中突然站起一个身着长衫的青年,大声说:“老中堂,津门各书院士子公推晚生出来说几句话,请老中堂赏脸听一听。”

曾国藩见说话的士子长得眉目清秀、斯斯文文,脸上流出一丝浅笑。他平生从不怠慢读书人,尤其喜欢那些长得俊朗的年轻士子,他认为人才大都藏在这批人中。一个戈什哈从附近人家中搬来条木凳,他坐在凳子上,习惯地抬起右手梳理胡须,微微点点头。

青年士子会意,壮着胆子说:“去年,老中堂由两江来到直隶,我津门全体士子人人欢喜雀跃,咸谓有老中堂这样清正廉明、治国有方的总督,直隶从此将可从疲沓中振兴起来。老中堂督直不久,便刊布《劝学篇示直隶士子》,鼓励我直隶士子以旁侠之质入圣人之道,又告诫以义理为先、以立志为本,取乡先达杨、赵、鹿、孙诸君子为表率。老中堂的教导,我津门士子都铭记在心。”

同类推荐
  • 死亡拼图

    死亡拼图

    触目惊心的案发现埸,扑朔迷离的案情。步步紧逼的诡异气氛一个大学新生所遭遇到的令人震惊的“通灵梦境”成熟机智的刑侦队长,把一切不可能发生的案情一丝丝地解开,和一切未知斗勇新鲜的艾字,刺激的情节,诡异的手法。无法解释的悬疑,一切都将从那个神奇的“通灵”女孩开始……
  •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

    小栗虫太郎编著的《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收录了二战前后日本极具代表性的恐怖推理故事,《每晚一个日本推理故事》包括大阪圭吉、小粟虫太郎、黑岩泪香、小酒井不木的等人的短篇小说精品。翻开任何一篇,都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令人揪心的悬疑恐怖气息扑面而来,它会深入你的灵魂,给你的脑海留下火辣辣的烙印。合卷之后,只要你再度想起,那种心灵的紧缩、魂魄的叹息又立即映入你的眼帘……
  • 九歌·绿衣

    九歌·绿衣

    医师之女伏波幼年偶遇樗国国君之子凭祎,对其留下很深印象。少女时再度与凭祎相逢,两人相恋。但彼时新君是凭祎异母兄玄湅,玄湅亦倾心伏波,凭祎为免国君猜忌而将伏波拱手让予兄长。伏波入宫后抑郁,与凭祎旧情复燃,生下王子子暾。伏波在宫中逐渐学会用心计权术与玄湅姬妾争斗……“绿衣”是“九歌”的续集。讲述子暾及其妻妾的恩怨离合。子暾娶尹国王女淇葭为妻,两人原本相互恋慕,却因两国矛盾及沈国公主、妾室婧妤的挑拨而无法倾心相爱。婧妤死后,子暾又纳婧妤之妹婉妤为妾。淇葭不计前赚善待婉妤,婉妤为回报恩情,始终远离子暾。子暾因种种误会对淇葭若即若离……
  • 一腔窑火

    一腔窑火

    第五个窑匠在青奶奶的针眼里是只芝麻小的灰白虫子,在山路上跳着“之”字舞,转过几个山坳,突然飞升成了蘑菇云。刘窑匠戴着斗笠,穿着白棉衫的褂子黑棉衫的裤,将针眼堵了个塌实。青奶奶引线的手着了慌,线走不过针眼,线是线,针是针,线和针牵不上手,针放回了针筒里,线缠到了线槌上。
  • 不成问题的问题

    不成问题的问题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故事发生在抗战重庆树华农场,农场管理者丁场长管理能力不行,但哄人能力一流,精通人情世故,在他的治理下,大家整日偷鸡打牌,混日子。树华农场颓势一片,冒牌青年艺术家秦妙斋也掺和进来。留学归来尤主任接管农场后,开始整治作风,大家感到了自律和科学带来的愉悦……全书收录老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不成问题的问题》《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三篇,篇篇皆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电影夺得多个电影节大奖。
热门推荐
  • 齐天传3

    齐天传3

    流沙河之战,沙僧死于九齿钉耙;人参果损失殆尽;白骨精身份暴露;观音存心陷害,八戒被赶离取经队伍。在佛、道、妖的明争暗斗之下,西游故事发生了不可控制的变化……
  • 千年轮回咒

    千年轮回咒

    朔漠西风,残月如血,黄沙阻不断英魂归乡之路。千年往事,一眼沧桑,谁曾记得十万大军血染之地。曾几何时,十万英灵被定为叛军,千年不得魂归,夜夜嚎哭。千年沉冤究竟掩埋了怎样的真相?一个个探寻真相之士又因何不得好死?是意外,还是诅咒?两千年后,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少年带着诸多的迷茫与不解,来到一座神奇的城市,在一座古墓考古中触发了曾经的禁忌……这是一个披着灵异外衣的玄幻故事
  • 重生日本东京的替身使者

    重生日本东京的替身使者

    因为见义勇为而被车撞死的乔樵,见到了传说中的上帝。上帝:“心地善良的小伙哟~摆在你面前一共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留在天堂成为我座下的天使;第二个是重生一次的机会;选择吧,少年!”乔樵:“你又不是plmm,我为什么要当你座下的天使?当然选第二个啦。”上帝眼角抽搐:“重生之前你可以提一个愿望,说出你的愿望。”乔樵:“那我要成为将要重生的世界的卡密(神)!”上帝:“你在想peach?换个现实点的。”乔樵:“那我要成为替身使者。我要世界,白金之星,绯红之王,隐者之紫……不对老家伙的替身我不要,他的替身最没用啦!”上帝:“但是,我拒绝!我上帝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对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说No去拒绝他们!”乔樵:“???你也是jo厨!”上帝:“哈哈哈!有谁会拒绝jojo,你叫乔樵,所以你的愿望我会满足的!”这是一个喜欢jojo的宅男重生日本东京的故事。(新手,文笔渣,嘴下留情,秋梨膏!)企鹅群:313142667,欢迎来玩啊~
  • 生命逆进化

    生命逆进化

    当地球重启,曾经在地球上存在的远古生物都回到这片土地时,人类可曾想过自己是最弱的一届星球霸主。为了存活,人类不得不攻坚基因之秘。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人类惊叹这几十亿年基因进化带来的改变,而这些改变,究竟是人类进步推动器,还是人类灭亡的导火索?
  • 我的猫王子殿下

    我的猫王子殿下

    父母双亡的她,无亲无故。田甜就快要生活不下去了,因为胖,她就要每天接受他们的轻视吗?就因为胖,每天要受他们的不屑吗?就当她要转学时,她捡到了一只猫,从此,他决定就算是为猫也要活下去,稀奇的事从那时开始发生,她慢慢变瘦了,她发现她上学放学走会有一个帅帅的男生跟着她,就连她暗恋的学长也开始悄悄关注她……
  • 庄子(外篇二)

    庄子(外篇二)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神姬

    逆天神姬

    晋级失败!?丹田破碎!?修为尽废!?没有未来!?为诞下优秀的后代结婚,开什么玩笑!带上自家万能的保镖,逃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烟花倾城颜:许你三生情缘

    烟花倾城颜:许你三生情缘

    一代转校生,风华绝代,苏氏千金苏雪,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看似风光的背后,却很少人知道,苏雪这两个字意味着怎样的孤独与寂寞,当按轨而行的命运与突如其来的爱情相互冲突,未婚夫尚言恒宇,校草夜泽,青梅竹马安然,以及神秘到让人无法琢磨的冷彦,她将如何抉择,究竟谁能够改写苏雪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