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3200000150

第150章 整饬两江(4)

薛福成这个建议正合曾国藩的心意。半个月前,他收到容闳从美国来的信,说机器已全部买好,即将雇船运回。容闳也建议就在上海建厂,各方面都方便些。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时就想到要在上海建厂,现在条件已具备,当然同意。薛福成也提出这个建议,可见此子有眼力。

“足下这个建议与老夫所想正合。”曾国藩慈祥地望着薛福成问,“关于整顿江南,足下还有别的什么想法吗?”

薛福成想了一下说:“晚生认为,江南政务的整顿,首在盐政的整顿,盐政乃江南第一政务,且弊病最多,朝野都亟盼整治。晚生有志探求,但目前情况还不甚明了,亦拿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故不敢妄陈。”

“哦!”曾国藩的两只眼睛低垂下来,梳理胡须的左手也不自觉地停止了。他陷入了回忆之中,耳边响起了一个江南老举人舒缓的吴音来。

“两江有三大难治之事:一漕运、二河工、三盐政,尤其是盐政,简直如一团乱麻,但盐政又是两江第一大政务。三十年前,陶文毅公总督两江,花大力气改革盐政,一时收效显著,可惜陶文毅公一死,后继者无力,新政不能畅行。待到长毛乱起,一切又复旧了。今大人亦为湖南人,两江一直不忘湖南人的恩泽,大人一定能超过陶文毅公,把两江治理得更好。”

那是五年前,还在祁门的时候,曾国藩刚实授江督。一个五十多岁的举人会试罢归,翰林院掌院学士窦垿托他带一封信给昔日老友,于是此人绕道来祁门。在祁门山中昏暗的油灯下,那人与曾国藩纵谈通宵,特别对江南的政事、吏事、民事谈得透彻。曾国藩从他的谈话中对两江风尚了解甚多,执意请他留下,但那人思家心切,不愿留在幕府。曾国藩很是遗憾。当时战事紧迫,无暇整饬江南政务,遂与之相约,待金陵攻下后再请相助。那人欣然答应,在祁门住了五天后告辞回家。临走前,曾国藩赠他两首诗。曾国藩记得,那人姓薛名湘,字晓帆,无锡人。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看眼前的美少年,觉得眉宇之间与薛湘很有点儿相像。他也姓薛,也是无锡人,难道是薛湘的儿子?

“有一个人,不知足下认识不认识?”曾国藩和气地问薛福成。

“不知大人问的谁?”薛福成似有所意识,眼中流出喜悦的光彩。

“薛湘薛晓帆先生,足下可曾听说过?”曾国藩盯着薛福成的眼睛。

“他是晚生的父亲。”薛福成浅浅地笑了一下。

“你真的是晓帆先生的公子?我就猜着了!”曾国藩高兴起来,“令尊大人还好吗?”

“家父已在去年病故。”薛福成轻声回答。

“哦!”曾国藩长叹一声,露出无限惋惜的神情来。薛福成见了,心里很感动。

“足下是否知道,令尊大人是老夫的朋友?老夫和他有约在先。”问罢,又自言自语地叹息,“唉,晓帆兄,你怎能失约先行呢?”

这句话,说得薛福成心里既冷凄凄,又热乎乎的,不觉泪水盈眶,仿佛对面坐的不再是八面威风的爵相,而是自己的亲叔叔。薛福成深情地说:“家父那年从祁门回家后,时常谈起大人对他的厚待,说朝廷又为两江放了一位好总督,并将老大人赠给他的诗拿给我们兄弟看。”

“这诗你能记得吗?”曾国藩问。是借此温习一下自己的旧作,还是测一测薛福成对它的重视程度,以及他的记诵能力?曾国藩一时自己也弄不清是哪种想法占主要成分。

“记得,记得。老大人当时赠家父两首五言古风,家父裱挂在中堂,时常诵读,称赞大人五言诗深得汉魏精髓,气逼班氏,情追苏李。这第一首是,”薛福成不假思索地背道,“风骚难可熄,推激唯建安。参军信能事,声裂才亦殚。寂寞杜陵老,苦为忧患干。上承柔淡思,下启碧海澜。茫茫望前哲,自立良独难。君今抱古调,倾情为我弹。虚名播九野,内美常不完。相期蓄令德,各护凌风翰。第二首是……”

“好了,不要背下去了。”曾国藩含笑打断薛福成,语气换成了对子侄辈的亲切随便,“我问你,你既然知道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直接来见我,要在号房里写这样的条陈呢?”

“老大人,我这次是应试而来,无论试前试后拜谒,都有打通关节之嫌。晚生不想利用那层关系引起老大人的重视,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获得信任。”

“有志气!”曾国藩脱口称赞,“你母亲身体还好吗?你有几兄弟?”

“家母身体还硬朗。兄弟六人,大哥福辰近年在京行医,其余都在无锡家中,最小的六弟也有十二岁了。”

“好!”曾国藩轻轻点头,“我想留你在幕府做点儿事,你愿意吗?”

能参与号称人才渊薮的两江总督幕府,在当时有胜过中进士入翰苑的荣耀,薛福成还有不乐意的吗?他立即答道:“谢大人栽培!”

曾国藩正要对薛福成勉励一番,忽然门外响起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王荆七笑逐颜开地推门进来。

四、践诺开办金陵书局

“大人,恭喜了,三姑娘生了位公子,大人您老做外公了!”王荆七笑着对曾国藩打拱。

曾国藩忙站起,满脸喜气地问:“母子都还平安吗?”

“平安,平安!”荆七说,“太太说论月份还差两个月,怕是旅途辛苦早产了,幸而大小平安,太太喜得直念:‘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曾国藩开心地笑起来。

半个月前,曾纪泽遵父命,护理全家来到江宁。曾国藩二子五女,除大女随丈夫住湘潭、二女随丈夫住长沙外,夫人欧阳氏、长子纪泽夫妇、次子纪鸿、三女纪琛与丈夫罗允吉、四女纪纯、五女纪芬,还有王荆七的妻子和十岁的儿子,再加上一起前来做客的内兄欧阳秉铨、友人欧阳兆熊一行十二人,兴高采烈地抵达江宁督署,空旷冷清的总督衙门顿时热闹起来了。

欧阳秉铨从衡阳来,带来了老父沧溟先生的亲笔信。老人今年八十整,与夫人同庚,两老在一起生活整整六十年了。沧溟先生一生读书授徒,课子教孙,家境清贫,人品端方。夫人贤惠能干,相夫教子。欧阳家夫唱妇随,儿孙满堂,早为远远近近的乡邻友朋羡慕叹美。更兼女婿拜相封侯,二老同蒙圣恩,诰封奉直大夫、宜夫人,又老来喜庆结缡六十春秋,花烛重圆,这两桩事更是世之难得。故为老人夫妇庆贺的那些日子,不仅欧阳一家,远近几十里的乡亲们都沉浸在喜庆之中。大家自带酒菜前来祝福,喜酒一连三天摆了五百桌。老人以异常欣喜的心情,向女婿女儿畅叙这件一生中最为快慰的事,并叹道:“此中之乐,乃世间之真乐也,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功名事业已到极顶的曾国藩,不但对老岳父的话从心底深处赞同,且对老人的一生倾慕不已,感慨道:“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

老人信中还对女婿提起另一件事:

十二年前,贤婿在船山公故居许下的诺言,可否记得?罗山壮烈殉国,贞干马革裹尸,觉庵、世佺亦相继谢世,所健在者,唯贤婿与老朽也。老朽深恐贤婿军政繁忙而忘记,故特为旧事重提。

这样一件大事,怎么会忘记呢!尽管王世佺赠的那把古剑曾引起咸丰帝的怀疑,几乎招致不测之祸,尽管它也并没有如王世佺所说的每到子夜便长鸣一声,但这把古剑的确曾对曾国藩起了鼓舞的作用,增加了他克敌制胜的信心。后来,这把剑又激励曾国荃攻克金陵的勇气,果然仗剑进城,成了名垂后世的首功之人。这把古剑真的是吉祥之物。

且不说船山公的学问文章为曾国藩倾心悦服,就凭这把剑,他也要践诺答谢世佺先生的厚谊。将两江总督衙门迁到江宁的那一天,曾国藩便想到在此设立一个印书局,先把船山遗集全部刻印出来,然后再将安庆内军械所华蘅芳、李善兰等人这些年来翻译洋人的书陆续印出,这是一桩嘉惠世人、贻泽后代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只是迫切需要兴办的事太多,再加上经费支绌,暂且往后推一下。

欧阳秉铨笑着说:“涤生,这次在大夫第,我跟沅甫谈起赠剑刻书的往事。沅甫大惊说:‘这里面还有这样的故事!大哥送剑给我的时候,并没有说起王家的交换条件。如此说来,这事该由我来办,但我现在有病在身,不能如愿。这样吧,我捐银两万,请欧阳小岑先生具体经办,在南京设局,由大哥出面召集海内名儒编辑校雠,如何?’因此,小岑先生也一道来了。”

欧阳兆熊也笑着说:“九帅仗义行此不朽盛事,使我欲辞不能!”

“哎呀呀,沅甫真是豪杰之士!”曾国藩高兴地大声称赞。他心里清楚,老九的本意,是想用两万银子买来一个重儒尚文的清名,用以替代老饕的恶谑。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如愿,但这的确是个聪明的举动。“小岑兄能慨然应请,也是豪杰之士。道光十九年,小岑兄独力出资刻印船山公十余种书,士林交口称誉,至今不忘。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有沅甫的两万银子,想必费用已无虞,我再发函邀请些耆望宿儒,他们大概也会给我面子,就在城内正式筹建一个书局,名字就叫——”曾国藩停了片刻,接着说,“就叫金陵书局吧!由小岑兄董理其事,世佺先生的儿子中也请一个到江宁来。”

“就叫觉庵师的女婿来吧,他在兄弟中最有乃祖之风。”秉铨插话。

“最好,就叫他来,家眷也带来,住在书局里。小岑兄,你就花上三年五载,把船山公存世的所有著作,包括道光十九年已刻而后毁于兵火的那十余种,全都刻出来,每种印四五百部,广赠天下,让船山公的学问文章传遍海内,播我三湘俊士才学超众之令名,育我百代子孙知书识礼之人格。”曾国藩越说越激动起来,情绪亢奋、神采飞扬,瞬时间,协揆、制军的官僚气习不见了,坐在亲友面前的,仿佛仍是当年那个赤诚无邪的书生!

“涤生,我行年六十,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奢望了,今生能仗你的声望和九帅的厚资,将道光十九年未竟的事业完成,此生之愿足矣。令我高兴的是,你尽管官居一品,戎马十年,仍不失书生本色,就凭着老朋友这点,我也要尽心尽力把这件事办好。”

“小岑兄,过几天就开始动手,你先去城内各处踏勘地址,选一个好地方,先把金陵书局的牌子挂起来。”

作为一个酷爱书籍有志于名山事业的读书人,能以自己的力量,将一个自小就受其熏陶、仰其学问的前辈大儒的著作全部刊印行世,实现其后裔盼望多少年而无力完成的夙愿,曾国藩觉得这是人生一大快事;作为以移风易俗、陶铸世人为己任的宰相疆吏,能凭借自己的权势将一个终生研究孔孟礼制、力求平物我之情息天下之争,而本身又冰清玉洁节操可风的学者的著述大力推广,深入人心,曾国藩觉得这又是一番治国要举。他为此而兴奋而激动,甚至觉得年轻了许多,当年在长沙与绿营一争高低的盛气又回来了。加上身旁增加了夫人的体贴照顾,儿女的晨昏定省,长期孤寂的心灵得到慰藉。尤其是十四岁的满女纪芬,长相憨厚,心灵剔透,每天爹爹前爹爹后地喊着,问字请安,端茶递水,在父亲面前既稚嫩可爱,又略知几分关心,更深得曾国藩的欢心。

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曾国藩也偶尔会想起陈春燕。尽管她与他生活不到两年,且未留下一男半女,在曾氏家族中,她不过一缕轻烟,一阵微风,很快便飘逝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曾国藩还是想念她。他也曾动过心将春燕的灵柩迁回荷叶塘,以满足她临终前的最大愿望。但曾家从竟希公起,就无人置妾。曾国华那年讨小老婆,做大哥的还从京城写信规劝,结果自己也违背了家教。曾国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迁为好,多多少少可以在乡亲后辈面前有所遮掩。

夫人贤德,儿子上进,女儿孝顺。对于这个家庭,曾国藩应该是很满意了,但近两年来,他却有两点感到不足。一是岁月流逝,老境渐侵,与天下所有老人一样,曾被骂作“曾剃头”的湘军统帅,也羡慕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纪泽结婚多年,原配贺氏死于难产,第一个孙子还未出世便与母亲一道走了。续配刘氏,结婚五年,生过一子一女,均未及半岁便夭殇。大女二女都未生育,所以他至今还没有看到第三代,有时想起父亲四十一岁做外公,四十九岁做爷爷,比他小十一岁的四弟也做了爷爷时,心里不免有点儿惆怅。二是三个女婿都不甚理想。大女婿袁秉桢才不及父,风流则过之,又性情暴戾,女儿在夫家受欺负。欧阳夫人一说起就流泪。二女婿陈远济人不蠢,也肯用功,但功名不遂,连个举人都未中。三女婿罗兆升是罗泽南的次子。罗泽南死时他才十岁,朝廷给罗泽南的饰终很隆重,按巡抚阵亡例赐恤,又赏给罗兆升及其兄罗兆作举人,一体会试。罗兆升为庶出,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恩赏举人的身上,自小宠爱无比,把罗兆升惯养成一个纨绔子弟。曾国藩不喜欢这个女婿,但早已定好,不能反悔;又看在罗泽南的分上,见他年轻,可以教化,遂在前年为他们办了婚事。这次要他们夫妇同来,也想借此教诲教诲。

听说三女儿生了个儿子,曾国藩喜不自胜,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后院。

后院内眷们忙忙碌碌地,一个个喜气洋洋。过一会儿,欧阳夫人笑容满面地抱了外孙子出来,请外公看。曾国藩见包在小棉被里的婴儿乌青的头发,红粉粉的脸,心中高兴,伸出手来,轻轻地摸了一下小脸蛋。

“岳父大人,您老为孩子取个名字吧!”站在岳母身后的罗兆升,刚满十八岁,自己还是个孩子,在岳父面前,他显得腼腆。

曾国藩望着襁褓中的婴儿,认真地想了想,说:“他的祖父罗山先生学养深厚,谋略优长,一生为国为民,功勋卓著,要让他踵武其后,继承祖业才是。我看就以绍祖为名,以继业为字吧!”

同类推荐
  • 无字

    无字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饱含了女性的自省及对真爱理想的追求,并毫不气馁地呼唤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根,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 地界

    地界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

    书稿以一个小名叫祸害的普通士兵为主线,反映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无数中国军人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在那个充满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祸害虽然身处不同的历史环境,遭遇无数的生死磨难,但是,其追求战胜敌人、实现国家强大、渴望落叶归根的梦想,始终未曾泯灭,并且通过自身的执着和牺牲,最终迎来国家富强、人民安宁、亲人团聚的美好明天。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黑子:黑市寻狗记

    黑子:黑市寻狗记

    2009年1月4日,一条名叫黑子的大狗被人下药偷走了。于是,狗的主人“我”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地下狗市进行明察暗访,终于打听到了这条狗的下落,可惜,却是一个潸然泪下的结局……129天寻狗,是一个个充满血泪的日日夜夜。为了寻狗,“我”伪装成给公司领导买狗肉的小办事员,走进了屠宰场;为了寻狗,“我”顾不及面子,一次次地与狗肉馆老板交涉;为了寻狗,“我”与那些道貌岸然的狗贩子称兄道弟……每天都有人丢狗,每天都有人在杀,在吃,他们吃掉的都是狗主人的心头肉!该书也为了纪念它们——那些在黑市中悲惨死去的“朋友”!
热门推荐
  • 异界大澡堂

    异界大澡堂

    给巨龙搓澡、帮精灵拔罐,让恶魔汗蒸、给矮人刮痧……是时候在异世界宣扬一下我华夏博大精深的洗浴文化了。足疗修脚推拿拔罐刮痧烧烤汗蒸奶浴……打什么仗、修什么行、争什么霸。快来温泉澡堂。PS:虚假的网文:优美流畅的文笔、扣人心弦的剧情、准时更新的作者、惹人喜爱的角色。真实的网文:就是干!!!!警告!本文极度真实
  • 不死僵王

    不死僵王

    “我到底该不该救这个世界,这是泪么……”李阳衣衫褴褛,茫然地忘向远方,这个世界,贪婪,无耻,罪恶……真的该自己去帮?“女娲,你真的要放弃了么……哈哈哈,可惜,我心爱的人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啊,她们善良,温和,所以,我要再留下这个世界,因为,她们是希望……
  • 网游之皓天传说

    网游之皓天传说

    一款真实度99%的网游,一个拥有奇特统帅魅力的男孩,一段永垂不朽的网络神话……
  • 英雄联盟之我没有开挂

    英雄联盟之我没有开挂

    马云:我不爱钱 刘强东:我不爱色 马化腾:我很普通 王健林:我一无所有 李玄:我没有开挂!(因为我本身就是个人形自走挂。)一个电竞少年穿越到平行世界,誓要在鸟巢拿到冠军的故事。
  • 流浪的感情咨询师

    流浪的感情咨询师

    江寻,22岁,浙大毕业,参加过许多职业,没有定所也没有定期职业。却当过黑客,当过武术教练,当过保镖,当过厨师,杂七杂八的非常多,就没有一个定期超过半年的职业。所以在20岁那年父亲去世后,他选择了流浪。他从世界各地的角落出现。他听过每一个人烦恼和故事,最后被人们称为流浪的感情咨询师。
  • 末世希阳

    末世希阳

    末世来临,丧尸横行,人心险恶,我一个瞎子,孤身一人,该何去何从…………PS:本文完全架空,非末世玛丽苏无金手无男主(划重点!)所有涉及三观的事,我会用我的经验去写出来,不一定正确,有异议或建议可以直接提出,其余的大家看看就好,不要盲目相信!日更2000字,根据实况定目标,达成加更
  • 惊世孤者

    惊世孤者

    他有着自己的梦,他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痛过也伤过,他也会流泪,会流汗,会流血。孤独的乐章缓缓奏响,瞭望远处天边尽头,那一抹倾尽人世繁华的淡紫,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永远的进击,忍受住那无边的寂寥与世间的苍凉才能成为那令人高山仰指可望而不可及的谜一样的人,落日斜照,狄风将起,欲沐浴在迷失的余辉之中,带起一世倾城。秋叶凋零子落棋盘,连纵苍生,乾于天,坤于地,主万物之命,旨气运于世间!
  • Till He Come

    Till He C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者为王

    妖者为王

    一千年前,妖族之王和人间皇女天地大战,死伤无数,最后皇女以自己为契约守护住人类,从此星辰大陆分为人间,妖域两界,互不干扰。一千年后,一位名叫凌霄的重生少年以废柴之名闻名,以天才之名成长。从一个弱小的楚王朝中走出,步步莲华,问鼎两界高峰。(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暗香辞

    暗香辞

    来到奈何桥头的鬼魂六感都在慢慢消散,而味觉是首先失去的,所以他们基本不知道孟婆汤的味道,只有言筌明白有多苦。她看到有鬼愿意喝,因为会忘记痛苦,也看到有鬼不愿意喝,因为会忘记幸福。几百年来看着孟婆熬着汤,看着奈何桥送走一波又一波的亡者,她想知道关于孟婆的故事,孟婆絮絮叨叨告诉了她很多很多,最后她捧着那块石头问孟婆为什么不愿意投胎再为人,那些世间的美好难道都忘了吗?多年以后她才明白孟婆说的那句“有些记忆从不曾被遗忘,而是更值得收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