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兵方面,克洛诺斯从不喜欢硬碰硬的方式来作战,因为这样即使获胜,已方的损失也会不小,同时,他也从不幻想以少胜多的奇迹。他认为,以多胜少才是最正常,也是最正确的用兵之道,而为将者,所有的谋略就是去创造以多胜少的机会。
这次远征,他掌握了相当于三支联邦标准舰队的兵力,而“夜王”方是三到五支不确定的因素,正面硬钢不是不可以,但是,一仗下来,已方的损伤肯定也不小。他估测,敌方不可能把全部兵力都窝在据点,那么以突袭的方式,有可能兵力上会不吃亏。
同时,因为伊戈舰队的星舰战斗力更高,他对已经的指挥艺术也有信心,胜算应该是有的,但是,如果用点策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不更好吗?正好,爱德华“适时”的绑架来海伦娜这样的美娇娘,一个以智取胜的策略就由然而生了。
当然,这个策略也是建立在伊戈集团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一,能够在短距离范围内,不受磁场的影响,随时可以在海伦娜的运输舰和本部舰队之间建立有效通讯;其次,能够运用短距离量子传输技术,快速向前方输送突击部队。
然而,最关键的最后一点是通过二次巴哈星系战役,克洛诺斯充分信赖瑞亚上校和马尔斯他们的陆战战斗力。没有最后一点的支持,前面的科技优势也不能落实到位。瑞亚上校和马尔斯不负众望,在很短时间里,就抢滩登陆成功,建立了前沿阵地。
在稳定滩头阵地之后,并有传输来的一定兵力后,瑞亚上校就和马尔斯分工了,由瑞亚继续坚守并扩大阵地,马尔斯则去夺下基地的飞船控制中心,一旦夺下控制中心,敌方的舰队就不能起飞,不能起飞的星舰基本上就是一堆废铁。
敌方在反应过来后,也开始组织反攻,除地面部队在迅速反攻之外,小型战斗机也起飞开始投入战斗,但是,这时候,伊戈舰队把小型联邦攻击机也通过量子传输阵逐渐传输过来。轮到爱德华上校秀能力的时候了,虽然驾驶的不是他最熟悉的星辰歼击机,但是,在长途奔袭来的途中,他也努力熟悉了联邦制式的攻击机,以他天生的空战天赋,也很快达到人机一体的境界。
等他驾驶攻击机从本部舰队的空母传输到海伦娜的运输舰后,以最快速度掠出机舱,冲向敌人的战斗机群,在他的攻击机掠过瑞亚的阵地时,看见阵中的瑞亚穿着机械外骨架,端着巨型的狙击枪,每一枪,敌方的一台战车或者一个穿外骨架的重型步兵就倒下了。他飞过时,向着瑞亚摇摇战机的尾翼,告诉她,别怕,现在由他来保护她了。
这种生死与共的同袍之情,是超越世间任何的友情、爱情、亲情的,在这一刻,他们中的任一个都可以为保护战友而牺牲自我的。本来,敌方战斗机来袭后,瑞亚他们地面部队顿感压力,在实战中,制空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制空权的地面部队,再强悍,也会变成活靶子的。不过,爱德华的空战小队的到来,立马就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不操心防空问题,在地面战斗方面,瑞亚上校就是“王者”。她的战斗记录仪上击毁敌军的数字不断上升,180、181、183。。。
盗匪究竟只是盗匪,与正规军出身,经历过大战阵的爱德华上校战机格斗起来,战斗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爱德华上校感到比演习时的模拟空战还轻松,他在得到后续传输来的攻击机小队支援之后,如饿狼扑入羊群,一架架的敌机被他在穿梭间炸成金属碎片。瑞亚和爱德华这一路基本控制了场面。
马尔斯这一路进展也算顺利,因为敌方的注意力完全被瑞亚那边吸引,大部分的兵力被用于清缴瑞亚的“滩头阵地”。在敌人看来,海伦娜的那艘运输舰就是一个“泉眼”,只有堵住这个“泉眼”,慢慢消耗掉“滩头阵地”的兵力,才能获得胜利,当然,这种战术安排也是正确的,但是,错误评估了瑞亚他们的战斗实力,同时,也没有完全摸透克洛诺斯的战略安排。在马尔斯指挥下的精英雇佣兵小队在人工智能地图探测及绘制仪的帮助下,很快定位到敌方的基地飞船控制中心。
在榴弹兵重火力的攻击下,控制中心的金属外墙很快被击穿,马尔斯的小队一拥而入,控制室的留守兵迅速被清理干净,工程兵立刻接管控制系统。一切都在掌握之下后,马尔斯向舰队本部发讯号。
“控制中心占领。地面防空力量解除。敌舰起飞系统锁死。指挥部可以命令下一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