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知道阿弟被打,忙去看他。
见到秦婉,秦明廷第一句话就是“二姐,对不起,你罚我吧!”说这话时他语带哽咽,他知道他间接的毁了二姐的名声,二姐的亲事并没有定下,若产生变数,他不会原谅自己的。
“阿弟,二姐并没有怪你,你还疼不疼。”秦婉转身问季礼:“请大夫了吗?上药了吗?”
季礼回道:“回二姑娘,已经给公子上药了,公子说不用请大夫。”
秦明廷道:“二姐,如果当初我早点听你的话你也不必受牵连了。”
“或许这事也不是那么难的,表哥是君子,他不会相信流言的,我等着他过几天登门。”秦婉拉着弟弟的手,说这话是安慰他,也是安慰自己。
可是秦明廷想的是如果不登门怎么办。他一定会去找元绎络算账的!
四月十八。
秦婉始终没能静下心来,林家并未传来一言半语,连安慰的话也没有。
谭家却传来消息说秦姝快生了。
秦婉怕是大姐听了流言气到的。
她和三婶匆匆的去了谭家。
一进门青云就对秦婉道:“二姑娘,最近关于您的传言不曾让少夫人知道,怕她听了动胎气,这是自然发作的,大夫说情况稳定,您也别慌。”
“你们做得很好,那姐姐现在怎么样?进去几个时辰了?”秦婉想,幸好姐姐不知道,不然伤了她可怎么办。
“两个时辰了,詹嬷嬷说还得等一会儿,姑娘和三夫人请跟我来。”青云在前面引路。
谭晓峰正当值,听到消息,火急火燎的赶到家,从秦婉身边经过,然后跑去产房了。
“姐夫看起来挺在乎姐姐的。”秦婉微笑,大姐过得好就好。
“是,姑爷本想请几天假在家陪少夫人的,是少夫人不同意,说别让姑爷耽误正事儿。”青云回道。
到产房门口就听到谭晓峰的声音,“阿姝,别怕别怕,我在外面,一直都在,我陪着你。”他特别想进去,不过也明白进去更会让她们手忙脚乱。听到阿姝的叫声,他想他不会再生下一个了。
三婶顾氏去了产房。
秦婉去偏厅给谭夫人见了礼,安静地坐在一旁,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谭夫人上下打量着秦婉,传言真真假假她也明白几分,不过传言误人倒是真的。当然她也没傻到把这事儿告诉儿媳,她知道儿媳与她的姐妹们关系情深,毕竟儿媳肚里的孩子伤不得,那可是谭家嫡孙。
一个时辰后,秦姝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谭晓峰首先冲进产房,高兴地说:“赏,通通有赏!阿姝,你看,我们的孩子。”
没一会儿,早就准备好的奶娘抱着孩子递给谭夫人。
谭夫人抱着孩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秦婉也凑近看着小侄子,脸红彤彤的,拿出早就备好的如意锁,顾氏也备了礼。
看了秦姝,她们也不便多留,就回府去报平安了。
老太太知道大丫头生了个小子,总算笑了,“总算有件好事儿,过几天洗三的礼千万记得要备好了。”
“祖母放心,已经备好了,不过……到时候孙女就不去了。”免得人多嘴杂。
老太太听到此处,不免叹息一声,不去是最好的。现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什么话都有,已经不可收拾了,林家,怕是没希望了。“不要想这么多,等过几天那些人就忘了。”
老太太想到承恩侯说这事儿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当初他就派人去压过消息,可是压不住。这事儿绝对有人在搞鬼。可是就是不知道是谁要害他孙女。
四月十九,一整天秦家也没人登门。
秦婉独自坐在房中垂泪。
春红端碗吃食对秦婉道:“姑娘,您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了,好歹吃点吧。”
“不必了,我没有胃口,我想歇息了。你们都下去吧。”她躺在床上,连表哥都相信了那些传言吗?原来是自己高估了自己。
因为外面传的话太难听,所以秦家上下都不曾再告诉过秦婉关于传言的消息了。
最近传,秦家二姑娘水性杨花,勾引元世子。这都快要和林探花定亲了,还勾三搭四,不成体统,也幸好林家并未下聘换庚帖,不然林探花岂不是亏了,暗恋林逸深的姑娘们似乎又有了动力。
元绎络在别院的厅堂中走来走去,双手叉腰,“南山!”他揪住南山的衣领,“外面怎么回事?啊?你们就是这么做事的?”他一脸愤怒。
元绎络是纨绔,但是从未与良家姑娘传过流言,用他的话说,这种女子一沾上,他家祖宗肯定就让他回去成亲了!成什么亲!不可能!
“爷,小的也不知道啊。”南山哭丧着脸,他家爷的清白没了啊,以前虽然有流言,但是都是爷打了谁家的公子,抢了谁的花魁。这良家女子惹不起,他们是知道的呀。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元绎络一顿,不对啊,谁会希望他与女子扯上关系?他突然顿悟,“走,回家!”
此时,大长公主也在谈论流言之事。
李嬷嬷道:“公主,这事儿好像不对。咱们并未说秦家姑娘的坏话,说的是世子爷看上的秦二姑娘,可是现在却说秦二姑娘勾引世子爷。”
大长公主冷笑:“这是有人想趁此事毁那丫头呢,哼,去查,我的风都有人敢搭,也看搭不搭得起!”
李嬷嬷刚转身要出去,大长公主叫住她:“对了,把小络那小子给我叫回来,这事只有他能解决。”哎,大长公主也难啊,不就想要个孙媳妇,结果快毁了人家姑娘,罪过啊!等人进了门再好好补偿吧!
元绎络踏进家门,直奔大长公主的住处。
元绎络直接问道:“祖母,这事是不是你搞的鬼!再怎么你也不能毁人家姑娘清白啊!”
大长公主冷着脸:“你小子觉得我是这么卑鄙的人?毁人清白我可做不出来,倒是你毁自己清白可是得心应手得很。”
“那那……外面怎么传得这么难听?祖母啊,您知道姑娘家清白很重要的!我是没什么事儿,那姑娘就惨了。”
大长公主叹息一声:“当初的消息确实是我放的,我不就想让你成亲吗。可是秦二姑娘的脏水却不是我做的。那还不是怪你,我总不能眼看着你真被人说是断袖!”又道:“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也知道姑娘家的清白重要,所以这事只能是你出面解决,把人家姑娘娶了,负起责任。”
“啊?!”元绎络懵了。
“难道你还有更好的办法?你不娶,那姑娘要么以死明志,要么青灯古佛。”
元绎络更懵了,“就不能想个更好的办法吗?”
大长公主道:“你没听见外面说那姑娘已经商量好的人家都反悔了吗。这事儿还真的只有你娶了那姑娘才能完美收场,你不娶,秦二姑娘就有瑕疵,还连累她家姐妹,以我打听来的消息,秦二姑娘的性子可能会舍生取义。”
元绎络震惊:“所以您早就打听好了,故意给我挖坑呢。”
大长公主笑着点头。
“您这这这……”这叫什么事啊,元绎络跨出门气愤的走了,再待下去怕被气死。祖母这招,狠!
他是浑,可是该他的担当他不会推开,祖母这是捏准他的性子下套呢,他守了这么多年清白啊!
气人,太气人了!
秦如在秦婉房中安慰姐姐,她什么也做不了,她想过把那传言传到她身上,就说是认错人了,其实是秦四姑娘,反正当初也没人真的清楚。可是她和父亲商量,父亲不同意,和祖父祖母说,他们也打发了她。和二姐商量,二姐把她训斥了一顿。可是她是庶女,对秦家的影响对二姐都好啊。
“四妹,因为我还连累了你。”秦婉知道,因为她家中姐妹肯定会受影响,她决定了,过几天就去家庙,不能让整个秦家因为她受尽嘲讽。
“二姐,别这么说,如果我能做点什么你也不必如此了。”秦如昨天去谭府的洗三礼,那些夫人小姐看她的眼神她明白。“大姐已经知道了,她想回来看看你,可她正坐月子,姐夫拦着她呢。”
秦婉眼眶微红,不能再让家人担心了。
安喜堂。
张嬷嬷问过喜鹊,“老太太,二姑娘又哭过了,四姑娘刚从归月小筑离开。”
老太太只能叹息一声,“或许她祖父说得对,四丫头的办法确实可以。”虽然对不起秦如,可是一个庶女,一个嫡女,舍谁取谁很明显。不过二丫头肯定不会同意的,她会一辈子内疚的。
这几天秦府一直闭门谢客。全家人每天都去关心问候秦婉,秦婵还小,不明白,依旧找二姐姐玩。秦明廷秦明瑞也每天从书院回来都去找秦婉聊聊天。一向对子女不关心的秦显,也经常去归月小筑。
秦婉感觉到一家人对她的爱护,她决定好了,去家庙。
元绎络最近待在家,上火了,气的。
他就觉得有些事儿不得劲,原来是没被参啊。现在金御史蹦跶出来他就放心了。金御史参镇国公世子私德不修,放浪形骸;鸿胪寺卿(秦显)教女不善,为父不正。金御史参就参吧,连姑娘都参进去,看来得快点解决这事儿了。
这天,元绎络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客来居和狐朋狗友吃饭时,大声的说了些话,亲自澄清最近的流言,满堂的人都听明白了。
哦,原来还是元世子看上的秦二姑娘,秦二姑娘根本没搭理他,一直都是元世子在死缠烂打,秦二姑娘连正眼都没瞧过他。
嗨,闹了半天,原来元世子对秦二姑娘如此痴情啊,难怪一直不成亲。看客们似乎忘了作为纨绔之首的元世子以前干的事儿,现在只记住他的痴情了。
然后过了两天,大长公主带着媒人亲自去秦家给元绎络提亲去了,亲孙子如此痴迷一个姑娘,还不去提亲等什么呢!
大长公主是谁,当今圣上的亲姑姑,圣上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何况其他人。
秦显不愿女儿被迫嫁人,可承恩侯说:“得罪大长公主,将来几个小子的仕途怎么办,你别忘了明华三年后就要下场的,到时候你怎么面对你二弟。”不怪承恩侯如此说,孙子才是秦家的根本,因为孙女影响孙子,怎么衡量他有数,“而且大长公主亲自登门,可以看出她对二丫头的看重。再怎么说,元家小子虽然是个纨绔,不过也是些斗鸡遛狗,从未传出过伤天害理的事,毕竟他也是老镇国公的孙子。而且说到底那是镇国公府。”承恩侯想,国公世子娶侯府嫡女,说来这门亲事其实不算差,算来也是高嫁了。
老太太在一旁说道:“镇国公府人口简单,想来婉丫头不会吃亏的。显儿啊,我也不想看见婉丫头被逼迫啊,可是做事不能两全的,难道你真的忍心看婉丫头青灯古佛一生吗?而且现在外面传得有多难听你不是不知道,元家小子敢这时候站出来维护婉丫头,这一点就比林家那个所谓的探花要好得多!”
秦显沉默,虽然他很少关心子女,但是他知道他们过得好,在府上他也能了解情况,他只是跟他们不怎么说话罢了。
可是……女儿迟早要嫁人,还以为林家知根知底是良配,结果也是不能担事的。
“去问问阿婉吧。她不嫁就绝对不嫁。”秦显去了归月小筑。
秦婉听了父亲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她不嫁以后谁还敢娶元世子看上的人,她除了嫁还有什么办法。而且家中已经因为她受尽流言蜚语了,弟弟妹妹都还没有成亲,她不能这么自私。
至少那是镇国公府,就没人敢再议论秦府了。她嫁是最好的办法。
“父亲,我嫁!”秦婉低头道。
“你可想清楚,若你不愿,我会为你想办法的。”
她不想再为难家人了,父亲因她在朝堂上已经被参了,抬头道:“父亲,我想好了,我嫁!”
“是父亲对不起你。”秦显沉声道。
府上所有人都对得起她,是她连累了府上。“父亲别这么说,也不是说嫁就马上嫁的。”至少时间久了大家就都接受了。
经过几天走过礼节,元世子和秦二姑娘交换了庚帖,卜算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就这样,两人定亲了。
元世子定亲了,众人感叹,元世子这是抱得美人归啊,这个结局好,大团圆,看客们似乎满足了。因为亲事,元绎络的名声似乎都没那么难听了。
元世子成了痴情郎,看,烟花柳巷也不去了。又听说,其实元世子以前每次去都只听曲儿喝酒,从不过夜的。好儿郎啊!
自从定亲后,元绎络就被拘在家。大长公主美名其曰他都定亲了,不能再游手好闲下去了。
他爹在边关,管不了他,后娘不敢管他,只有祖母挑起担子。
其实以前元绎络不浑的,他十三岁以前都是祖父手把手教的,也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少年郎。不过自从祖父在临终前对他说了一番话,他就明白了些什么。他爹不在家,又没亲娘,祖母溺爱,渐渐的就当了个纨绔。
其实当纨绔挺好,他觉得。
书房。
“祖母,这些书我真的会了。”元绎络看着大长公主放在桌上的那一大叠书就头疼,“难不成您还想让我去考科举?”
大长公主坐在一旁,放下茶盏:“如果你想也可以去试试,中不中不要紧,试试无妨。多看点书,明年我去找圣上给你个一官半职,到时候成亲也好听些。”
他想他一个纨绔能当什么啊!镇国公府一直是武将世家,呵,走文官。
大长公主想了想,“对了,明天是端午,我已经帮你约了秦二姑娘,你可以带她出去玩。”
元绎络:做事能不能打声招呼啊,不经过他同意就做决定真的不怕他反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