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外有一座青城山,山高不知几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传在青城山之内有神仙,山中樵夫每每入山伐木,总能听到鹤鸣和仙人低语。
正是有着这样的传闻,导致这座本来名不见经传偏僻山头。山不高,却是道观林立。从山脚到山顶最盛的时候可谓是寸土寸金,在山顶随便扔下一块石头能砸到好几个道观的道童。可见风气之盛。
虽说开封是个大城,人口众多,也敌不过这么多的道观瓜分。僧多肉少最后总要饿死几个小的,剩下的道观一些懂得经营的观主,私底下通过关系打点官府,城里面建立驿馆专车接送。可不就成了池塘里面的几位大鱼了。那些小鱼小虾,饿死的饿死,被生吞的生吞。大多啊,没能挨个几年,大半的道观都关门大吉了。
靖康之耻之后更是雪上加霜,都城原本是东京开封府,此后也被迫南迁。此间辛酸更是无与人说。国破山河碎,铁马入梦来。壮志未酬身先死,即便是英雄也是泪满了衣襟。
这是一处山脚下的道观,说是道观,其实也就是一间稍大的屋子,里面供奉着一尊面目威严的真武大帝。此外院门已经破败,世道动乱,越发的凸显了民生疾苦,民都不聊生了,哪有时间前来烧香祈福。
破败的屋檐下,一个风烛残年的老道对着满是金戈铁马的江河微微叹息,骨瘦如柴的他双目却是异常的有神。白发白须,深蓝道袍被他洗的发白,白有几个补丁。
一座庙,一个人。顶着风沙,守着一片凄凉。这座青城山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树倒猢狲散,北宋这棵大树到了,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留下的要不是走不动的老朽,要不是病弱等死的稚童。也许是命运使然,这座破道观,今日多了一个孩童。
就在破庙前的一棵老槐树下,兴许是孩童生母不忍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也许是怕孩子在逃命路途中成了他人口腹之中的食物。就在这青城山上,这个曾经名动天下的道教主庭之内留下了呱呱落地的婴孩。
在孩童的襁褓之内留下了一个长生牌,上面刻了三个字。是孩童的名字,此外就是半块麦饼。紧紧贴在孩童的胸口。
老道将孩童抱回道观,两人从此相依为命。
“老头子,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吃饱饭啊!”一个灰头土脸的小泥人坐在围墙上说道。
“快了快了,天下太平了,咱们就能够吃饱了!”一个干瘦老者呵呵笑道,露出了几颗泛黄的牙齿。
“老头子你说你这个修道的人,能吃大鱼大肉吗?”小泥人跳下墙壁,收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砂石里面翻找这什么说道。
“自然是可以吃的,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头!”老道还是讪讪笑道。
“你可拉倒吧,那是佛家说的,你一个修道之人说这个不像话!”少年人也觉得百无聊赖,随手将枝条扔了,紧了紧腰带说道。
“差不离差不离,修天道之前总要将人道修好,人道,何为人道,不外乎是吃饭睡觉拉屎,大道理讲大了可是比天还高,到最后如果没有吃饱,空谈道理还不被自己五脏庙给折腾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老道轻轻将孩童身上的枯草给拾掇下来,轻声说道。
每每听到老道人将一些大道用俗不可耐的粗鄙言语讲述的时候,孩童都是有些恶寒。年仅五六岁的孩童,已经在老道的指导之下读了不下百余本道教典籍。用老道的话说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饿了读书放屁都会有书香。
孩童当然知道老道士是饿极了说的胡话,这个小道观虽说破败不堪,院子里面更是杂草丛生。但是有一间书房倒是保存的极好,里面有上千本上品典籍。不仅是道教的,佛教,儒教都有所涉猎。曾经就有山上别的道观的人,凭借着官府里面有人,想要强买强卖这些书籍。给一向是老好人的老道给指着鼻子臭骂一顿。
后来也不知发生了何事,与之纠纷的那家道观观主就匆匆离开此地。据说是私藏金朝的奸细,被大宋追杀。后事就不得而知了。好事是以后就没人来打老道的书的麻烦了。
“之前教你的呼吸法门你可记清楚了?”老道越发的苍老,但是精气神却是越发的好了,双目炯炯有神,呼吸绵延悠长。
“记清楚了,老头子你都说了几百遍了,我又不是傻子!”一个十来岁的孩童一脸不耐烦的说到。
“长大咯!你也别怪老道我啰嗦,我传你给你的法门可是了不得的大神通,天下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无上心法。修到最后可是能够白日飞升的无上法门,给你你还不接受好意,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啊!”老道士边说边摇头晃脑,捶胸顿足。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少年人一副被打败的样子,心中暗道“真的这么厉害,这么我们俩还这么惨,吃了这顿没下顿的。
出口道“老头子,你既然这么有能耐,怎么不出世找个阔绰的世家,做他们的幕僚,炼炼丹药,在传授他们几句修长生的法决,这不比我们俩在这里大眼瞪小眼好的多!”
“这就是你认为的福气吗?”老道人找了个空地,大袖一挥除去灰尘,坐下道。“那当然啦,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这才是江湖好汉的做派,仗剑江湖,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这就是快意江湖。将来如果我有实力一定要做仗剑除恶的大侠。名垂千史!”
“做得大侠,那你怎么就做不得升斗小民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首位,为的是叫人能够在成为栋梁之前都要正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你呀性子急,还好没有那相匹的实力,不然出手就是祸事啊!”老道士难得严肃的看着少年人说道。
“按照你给我的法决当真能修得天下无敌的武学?”少年人压根就没把老道的话听进去。念头一转突然出声问道。
“那自然是了,这门道法是一个神仙传给我的!”老道也没在意少年人有没有听进去他刚刚说的,小心看了一眼四周低声道。
“老头子你睡糊涂了吧,这世上哪有神仙?你整天拜的真武大帝还不是一块石头。”少年人不以为意的说道。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真武大帝在上不要和这个小王八蛋一般见识!”老道说完就是拧着少年的耳朵骂道“臭小子举头三尺有神明懂不懂,人若不敬神,那么他就会没有底线。如果没有底线,人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得得得,知道了知道了,老头子诶。放手了您!”少年人求饶道。
草长莺飞,白云苍狗。青云山留下了一山的道观遗址,最大的几个道观也在早些年搬迁去了别处,流民不少都鸠占鹊巢做起了那无本的买卖。一开始这些山贼对这个破道观还是不以为意,以为一老一少二人守着这个破地方有什么秘密,在几波山贼的掘地三尺之后,除了一些破书以外,就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最后还是几个山贼可怜这二人,留下了几斤面粉。便离开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再后来,老道凭借懂一些医术,给那些受伤的山贼医治了几次之后,一来二去就和山贼们混熟了。
一次在喝酒的时候老道士劝山贼们从良,最不济也可以去官府接受招安。山贼头目们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着世道不易,要不是奸人当道没办法叫人好好生活,谁会做着刀口舔血的日子。还说到前些日子接受招安的那些江湖好汉们,最终都没落下个好下场。心中戚戚然,对未来的仿徨,看得少年人,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最后这批山贼还是下了山,接受了招安,从了良。山贼下了山,那还算是山贼吗,这批一股热血的莽汉怎么斗得过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读书人。
都说读书人杀人最狠,动动笔杆子,就能将人给活剥生吞了。
老道士自那以后就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夜。一壶酒枯坐到天明。身形越发消瘦了。
终于有一天,老道士对着少年人说。自己要闭死关,要突破化虚境。然后下山入世,救百姓水火之间。随后展现了他的一些大神通,千里御剑,隔空取物,纵云梯扶摇直上。
那一晚,少年人恍惚间记起年少时候,老道士抱着即将饿死的自己,挨家挨户求口裹腹食物。卑微到尘土里面,如今才知道他原来就是山里面别人所谓的神仙。穷在深山无人问,就是如此。
一朝闻道,气海翻滚如游龙。老道闭关,一梦就是三年。最终还是抵不过身体羸弱,最终没能醒来。
入殓老道人,少年人亦是泪流满襟。取下脖间长生牌,长生牌上刻长生。埋在老道身边。
回到道观,点燃一盏长明灯,关上破败的门。孤身下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