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咸阳大街。
此时,归于平静。
所有咸阳百姓屹立在街道两旁,神情动容的看着缓缓前进的灾民小队。
惨绝人寰的哭嚎。
狼狈染血的身躯。
片片飘零的纸钱。
还有那担架上的尸体。
一切加起来,用一句惨不忍睹都不足以形容。
甚至,有心软的妇人已经掩面抽泣起来。
天呀,这是哪里的百姓遭了灾,到咸阳告御状啊?
千里迢迢,奔波到咸阳,虽死也往,这得多大的怨气啊?
“陛下……陛下给我们做主啊……”
九位天策府兵见到百姓围观,哭嚎的越发凄惨了。
“太惨了,真的是太惨了,这到底是哪一郡的灾民?”
“我等居咸阳,天子脚下,歌舞升平,可在外,居然有灾民遭难,这可是我们大秦的百姓啊……”
“可怜哟,那个死掉的孩子,面黄肌瘦,生前肯定饿的不轻,看他们身上的伤势,这一路过来,遭了多少磨难啊。”
……
一道道同情的声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担架上,躺着装尸体的那位天策府兵听到有人同情他,不由得又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将自己的脸颊吸的凹陷下去。
与此同时。
咸阳皇宫内,正在进行早朝。
胡非漠然的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下方赵高带着群臣唱着“国泰民安”的戏,心中却在冷笑。
等下,看你们这些奸臣逆子,还怎么瞒?
“陛下,臣有本启奏。”
李斯一步上前,声音让朝堂安静了下来。
胡非眉头一挑,笑道:“李丞相,你有何事?”
李斯努力地将头埋在地上,禀报道:“近日咸阳城中,流言四起,对陛下极为不利。”
“什么流言?”胡非有些疑惑。
李斯眼角余光斜睨了一眼赵高,这是他和赵高商议好的。
如今蓄势已经完成,是该在今日早朝上进行下一步了。
而且,正好今日国公府一脉无人上朝。
深吸了口气,李斯道:“自始皇帝出丧后,陛下于始皇帝丧事时立后王艺儿的事情,在民间不胫而走,如今咸阳百姓议论成风,此乃枉顾人伦孝道,加之陛下常年深居后宫,民怨四起,甚至有人说王艺儿乃祸国殃民。”
说出这话的时候,李斯也有些胆战心惊。
但,满朝文武,也只有他这个皇帝之下第一丞相,有资格进谏此等言论。
朝堂死静。
文武百官尽皆低头,等待皇帝的怒火。
唯独赵高,眸光深邃,嘴角不自觉的翘了翘。
他让魔宗散布这个流言,就是想着即便不能让皇帝大开后宫。
也要将皇帝推到王艺儿的对立面,让皇帝和王艺儿不能再亲近。
皇帝是他和李斯扶上位的,就该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
若是皇帝和王艺儿亲近,因此靠近镇国公一脉,有了镇国公做靠山,那他凭什么还挟持陛下横压朝堂?
时间缓缓流逝。
当群臣都在惊疑不定的时候。
一道无比平淡的声音,回响朝堂。
“哦,朕知道了。”
文武百官登时懵逼了。
这算什么回应?
咸阳百姓都已经议论成风了,陛下才这么点反应?
“陛下……”李斯脸色大变,正要继续进谏。
“够了!”
胡非“砰”的一掌拍在龙椅上,沉声道:“王艺儿乃朕的皇后,朕都敢在父皇丧事期间,立她为后,又岂会在乎百姓的闲言碎语?”
说完,他不理李斯,目光深邃地看向赵高。
“此事,赵大人难道不知?”
突然被胡非质问,饶是赵高都有些惊慌失措。
他本意是想逼得胡非下不来台,哪怕是昏君,也不得不考虑百姓言论,疏远王艺儿。
可是……鬼知道胡非一句话会把矛头甩到他身上啊?
他当然知道胡非为什么会立王艺儿为后。
还不是当日回到咸阳时,二皇子色急心切,夜潜国公府,搞得镇国公都震怒出关了。
不过,此时他也不敢承认。
一旦承认了,针对皇帝和皇后的民间言论,就得落到他的身上了,而且他还得想办法善后。
就在赵高纠结的时候。
殿外突然响起太监的喊声。
“陛下,大事不好了!”
文武百官同时回头,神情疑惑。
受殿太监,是负责喧奏百官的。
气氛都这么紧张了,守殿太监突然大喝,显然是在扰乱朝堂。
赵高松了口气,看向殿外。
这一声大喊,真的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何事?”
赵高大声喊道。
胡非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冷笑了一下。
太监启禀朕,你个赵乌龟越俎代庖,好大的威风!
等下,就看你能不能威风起来了!
能让守殿太监如此惊呼,一定是天策府兵的灾民小队了。
“启禀陛下,咸阳城内,进了一小股灾民,正沿街哭喊,抬尸撒钱,往皇宫来,是要告御状了!”
轰隆!
一语惊雷。
朝堂上登时一片哗然。
所有百官,脸色大变。
灾民告御状,这可是国之大忌,更是国之大事!
普通百姓,实力低微,想要长途跋涉,无比艰难。
更何况,还是一伙灾民了。
能让一群灾民不顾艰险跑到咸阳来告御状,一定是出了大事,逼得民怨冲天,才能干出这等惊天之事!
“放肆!”
赵高袖袍一挥,脸色阴沉:“我大秦国泰民安,咸阳城更是天子脚下,岂会有灾民出现?”
“禀报赵大人,巡防军回禀,似乎是一伙来自南部郡县的灾民。”
赵高眼角狂跳,瞳孔骤然紧缩。
本宫正在离间皇帝和皇后,这群灾民添什么乱啊?
而在百官之中,治栗内史农长由更是身躯一颤,神情陡然惶恐起来。
南部几郡的洪灾,他可是一清二楚呢!
也有不少知情的官员,此时脸色也煞白了起来。
该死!
那伙灾民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来咸阳告御状,简直该死!
不等赵高等官员从惊骇中回过神。
胡非便沉声呵斥道:“给朕宣灾民进宫!”
“喏。”
守殿太监应了一声。
随后,胡非目光古怪地扫过文武百官,冷笑了一声:“诸位爱卿,刚才你们不都在歌颂朕的大秦国泰民安吗?”
砰!
胡非一掌落到龙椅之上。
声震朝堂。
百官同时一惊。
“尔等真是朕的好爱卿啊,灾民都上咸阳城来了,朕若是不处理此事,怕是大秦都得民怨冲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