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红褐色尘沙组成的世界。
沙尘在这个星球上飘荡了数亿年,它们相互撞击,形成了这样一个红褐色的星球。孤独而又安静的围绕着我们的太阳旋转。
然而人类的到来打破了它的宁静。
400多年前人类的探测器首次访问这里,看见的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而400多年内,人类用他们的天赋——破坏与改造——成功将这个红褐色的星球变成一个适合他们自己活动的栖息地。
然而这个脆弱的栖息地需要不间断的维护着。
火星本身只存在一个稀薄的大气层,密度还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而且还充满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人类还是硬生生将他成功改造成为与地球大气层环境相似的世界。
如果说太空港是人类一个伟大的尝试的话,那么数百座矗立在火星上高达数公里的大气控制塔则是人类在向外扩张过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人类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化,适应新的环境,他们能做的便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让环境适应他们。
两百多年来,人类在火星上终于站稳脚跟。曾经的水手峡谷被改造成了火星最大的湖泊,而奥尔库斯陨石坑则成为了火星人类最大的聚集地。
如同人类在二十世纪初所构想的那样,一个新的世界,充满希望的世界就这么在太阳系内拔地而起。
我们无法统计人类当初在建立改造火星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的消失在了这个原本充满风沙的星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群人。
在塔尔西斯高原,那里还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用全球二十多种主流语言写着:以此纪念历代开拓火星的先辈们。
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火星移民的初期,地球与火星的人类还是同一个族群,他们彼此之间生活的很融洽——至少在火星上,那些早已变为累累白骨的先辈们是这样想的,然而随着火星的开发以及人类迈向更遥远的太阳系行星之后,火星便潜移默化的成为一个充满形形色色各种势力混杂的世界。来自地球各地的人们开始与火星新一代人类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进而爆发冲突,直至战争。
没有人知道地球人与火星人的第一次产生矛盾进而产生肢体冲突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随着火星各地接连不断的袭击事件(其中不乏地球人袭击火星人的特例)发生,仅仅发酵了不过数十年的矛盾便升级了。
如同比较典型的“阿斯兰事件”一般,地球人也曾做过对火星人残酷的屠杀,而发生在拜萨仁(04区,北美联邦辖区)的“种族屠杀”事件才是成功激起火星人反抗地球人统治的源头。这次事件里奉行种族主义的地球人袭击了一个火星天主教教堂,将三十多名火星人与一名从地球来到火星传教的信徒杀死并焚烧了他们的尸体,还在外面的墙上用火星人的鲜血潦草的写着“火星人不该受到上帝的眷顾”。虽然辖区驻军第一时间便逮捕了这群种族主义者,但是在火星民众众目睽睽之下连审判都没有便遣散回地球。
明目张胆的包庇诱使了火星人在拜萨仁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但是他们的游行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相反一些暗中势力在游行期间进行了某些不可告人的行动,最终导致了五名联邦士兵二十三名火星平民死亡。而游行的结果便是愤怒并且失去理智的火星人冲击了拜萨仁市政府,火星则由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动乱。这便是有记载的火星与地球的第一次流血冲突。
自人类进化伊始,自相残杀便从未停止过。
严格来说火星独立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所谓的“种族主义”上面,更多的可能还是与地球对火星的残酷剥削有直接关系。举个例子,从火星运往月球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在同等吨位上只能从地球换取不过百分之五的生存资源,这个生存资源指的是什么?食品蔬菜类的人类生活必需品。火星其实并不大,但是蕴含丰富的矿产,所以在最初前往火星淘金的地球人慢慢的将数十万的规模发展到了今天的二十多亿。
二十多亿人口挤在总面积不过地球陆地面积之和的一个矿产资源异常丰富的星球上,可想而知生活资源有多么的紧缺。而严重的贸易差则形成了火星动乱的根源。火星人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们的水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太空中寻找有冰存在的陨石,狭小的星球上不光要生活工作,还要种植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根本不能养活庞大的人口。
更为严重的是火星的医疗还停留在地球上个世纪的水平,本世纪初现代医学的拓展已经达到了生人肉活白骨的程度,基因科技工程已经达到了顶峰,而火星的医疗技术竟然没有丝毫的进步,每年因为疾病而死亡的人口仍居高不下。
当冲突转变为有组织的抗争时,地球人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联盟议会曾在2318年通过了数十份关于火星的议案,涵盖了生态、生产、科技研究、教育医疗、治安环境以及贸易等多方面的协定,努力使双边贸易对等,加大了对火星的医疗教育资源的援助,并且开始允许少量火星人进行军事训练,投入到当地治安中,但是由于联盟内部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充斥着各种尔虞我诈,这些议案一拖再拖,且部分势力对火星的态度过于极端,甚至有议员公然表示:“火星人类的存在是对地球人类的威胁,应动用战略武器进行毁灭。”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看法竟然得到了一批人的支持。
结果显而易见,联盟对火星的援助仅仅停留在那数十份议案之中。
地球内部派系之间的相互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明争暗斗,火星仿佛又变回了四百多年前的样子,仅仅是一颗行星而已。
2407年,“阿斯兰事件”爆发,同年11月,联盟议会以158票赞成,30票反对,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关于火星辖区独立的相关意见》,明确的表态地球联盟不会承认火星辖区独立,并且将调派更多的军队前往火星,通过镇压和逮捕处决的方式让火星强行归于平静。
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仍然认为火星仅仅是是地球联盟的一个辖区,一个人殖民地而已。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屈的火星民众用尽所有的方法和地球远征军做斗争,他们袭击,埋伏远征军团,不计消耗不计牺牲的给远征军团制造麻烦,很多时候即便他们深陷重围,他们也会反抗到底。
火星的反抗力量究竟有多强大?这个问题恐怕谁都答不上来。
你很难知道这数十亿火星人类之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反抗阵线的成员——整个火星大大小小反抗组织多达数十个,他们扎根与民众内部,在反抗军与普通平民之间来回切换着,在普通人之间传播着反抗地球的意识。
任何时代,上层对于下层的反抗从来只有镇压和疏导,没有所谓的共存。
远征军对此很是头疼,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处理这种问题,曾经他们也有过打算和当地人搞好关系,但是结果不太理想,火星民众对于远征军的仇视已经根深蒂固,除了损失几支远征军巡逻队以外,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对火星和地球的有益的效果。
联盟议会在火星的远征军团总兵力已经接近二百万,下辖二十个辖区,拥有常驻部队七十万,八十万的轮换部队,平均每半个火星年(地球大约一年)轮换一次,近三十万的应急部队,并且还有十多支太空舰队牢牢扼守着火星与地球的航道。从表面上来看,联盟议会在火星上的兵力已经接近饱和,并且拥有庞大的后备力量,然而透过表面数据切身实地的考察就会发现,庞大的驻军被分散打乱在所有有人居住和资源矿区中,这样的分散程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远征军伤亡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由于他们面对的是数量比他们更为庞大以火星民众为基础的反抗军,所以常常会发生小型驻地被袭击,一个排或者半个连失去战斗力。
而近三十万的应急部队则经常要作为轮换部队上场,常常会出现某支连队被袭击,伤亡过半,轮换部队提前替换掉这支连队,然后连队补充兵源不足,应急部队则必须要抽出一支部队准备随时顶上去。
根据联盟议会给出的统计,自23世纪人类正式在火星投入用以维持治安的军队之后,两百多年的时间内远征军团共计损失七百三十多万兵力,其中包括永久性伤残四百九十多万,在火星与地球关系最恶劣的时间内,平均每年远征军要从火星上运回三万多具棺木。
然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更加糟糕。
远征军团究竟在火星损失有多大,这个数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不过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损失只大不小,也许甚至突破了千万级别。而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是火星人类数千万的伤亡。
“自古以来,英勇不屈的民众都会用他们滚烫的鲜血去反抗暴君。”——移民防卫阵线(S.D.F)委员会委员,火星反抗军领袖Christine 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