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婆婆丈夫有两兄弟,就是陈石阳的爹,如今尚在。
陈石阳和陈水阳是堂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
陈水阳比陈石阳大两岁,小时候是村子里的孩子王,陈石阳跟在哥哥后面混,一直觉得哥哥是最厉害的人。
到了后来长大更加佩服他,同龄的孩子长大后大都如祖辈一样在地里刨食,只有哥哥心中有想法,脑子又灵活,凭借自己的本事做起了周围一带的中人。
做这行买卖最重要的人脉广阔,消息灵通,加上他为人诚实守信,口碑上佳,最后渐渐的走进城里。
后来接的活越来越多,收入也可观,就把陈石阳带进了这行。
可有天陈水阳找人托了口信给他,说是去看一庄买卖,他得了消息也没着急,这种状况时有发生,一个人像往常一样,忙完了就回牛家村给在家的婶婶带了消息。
结果从那天之后,陈水阳却再也没有回来。
至今十多年了无音讯,其间他一直打探消息,相邻的县城他都去打听过,都没有任何消息。
他找了当时给他递口信的人,那人也是模糊不清。
只记得当时陈水阳就让他带个口信,别的没有说什么。
都是相熟之人,举手之劳的事,他就随口应了,其他的情况并不了解。
……
就这样陈石阳一边打探着哥哥的消息,一边还要照顾独居的婶婶。
后来陈水阳一直不回来,村里开始传些难听的话,甚至还有人趁陈婆婆腿脚不便,闯进来占便宜。
陈石阳知道后,气愤的纠集了族人大闹了一场。
陈家在村里是大族,且陈石阳接了哥哥走后留下的人脉,自此之后,没人再敢招惹陈家人。
后来陈婆婆搬到了村口,房子也是陈水阳帮忙找人做好的。
他给陈婆婆开了一小块菜地,三天两头的过来帮着挑水,每次挑满一缸,够陈婆婆用几天,菜地里都是陈石阳的妻子打理,陈婆婆管吃就行。
总之,一直把陈婆婆当亲娘照顾着,要不是他双亲都在,他都要把陈婆婆接回自己家住,只是陈婆婆不愿寄人篱下,就一直一个人住着。
……
这日,陈石阳早上起来看到变了天,想到这几天忙,有几天没去婶婶家看过了,想着今日早点去看看。
囫囵吞了一碗粥,套上衣服就往外走。
“他爹,别急,昨日上午我去瞧过,婶婶好着呢。”妻子小陈氏宽慰道。
“快立冬了,你得空收拾几件棉袄给婶婶送去,中午我就不回来了,约了人看宅子。”
“知道了,在外注意些。”又急忙回身包了两张饼放到丈夫手里:“饿了垫垫肚子。”
从牛家村走出来,约一盏茶功夫,再拐向陈婆婆家就不用多久了。
陈石阳一路上想着天还早,帮婶婶把水挑满,看看还缺啥,晚上给带回来。
又想着把今天这笔生意做成,今年过年就不用愁……
再做几笔生意,明年两个小子的束脩便不成问题。
等走到陈婆婆院子门口时,以前都是直接进院子的他,看到里面那头正在吃草料的驴子,着实愣了一下,下意识在门口喊了一下。
随后就听见从灶房传出婶婶的笑声。
接着从门口探出一只清秀的脑袋,向他走了过来,少年腼腆的朝他笑着:“是石阳叔叔吗?”
“你是?”
“石阳啊,快进来吧。”里面传出婶子的声音。
“哎…来了。”陈石阳放下疑惑连忙进屋,于正竹跟着后面走进去。
等陈石阳走到厨房,看着屋子里的情景,问道:“婶婶…这是?”
“呵呵,来啦,吃了没!”陈婆婆随口招呼。
接着给几人介绍:“来,这就是你们石阳叔叔。”
“石阳叔叔好…”于正语和三哥赶紧齐声喊人。
“石阳啊,来……坐。”陈婆婆指着门口的凳子,转头又对着兄妹三人:“丫头,正竹,你们这个事情还是跟石阳叔叔说说吧。
你们石阳叔叔别的没什么,打探消息还是厉害的,有他帮忙,比你们摸瞎强。”
“婶…这到底是咋回事啊…”陈石阳闻言,一头雾水,焦急道:“是水阳哥有消息啦?”
“石阳啊,是这么个事……”
随后,陈婆婆一五一十的把兄妹几人的事说了一遍。
……
“石阳啊,这事你得帮啊……”陈婆婆可怜几人的遭遇,忍不住又呜咽了一会!
“陈奶奶…”于小语泪盈于睫。
陈石阳听完婶婶的叙述,才知道怎么回事。
他本身也是善良忠厚之辈,看着眼前的几个小孩子,恻隐之心顿起。
“婶婶说的对,既然你们到这来了,这事石阳叔叔就得管。
且像婶婶说的,这是积德的事,望我那兄长在外也有贵人相助啊。”
于小语三人闻言欣喜不已,连忙称谢。
“这事得趁早,我今天就去探探消息。”既然决定管这事,陈石阳立马行动起来。
兄妹几人没想到这么顺利,他们还没来得及商量出个议程,就有如此进展。
……
激动过后,最后决定先由陈石阳领着于正竹先去县城找人打探一下,于小语和于正梅在家等消息。
因牛家村离县城不远,陈石阳一般选择步行,虽然赶车轻松,但架不住没地方存放。
看着两人远去的身影,陈婆婆唤回了还在院门张望的两兄妹。
“丫头,回来吧,我们在家等着。”
……
既然住在陈婆婆家,两人在家也没有闲着。于正梅帮着去挑水,问了奶奶挑水的地方,便挑着桶出去了。
于小语则收拾厨房,陈婆婆被勒令坐着休息,她只好无奈的看着两个身影忙进忙出,嘴里不停的念着:“都是乖娃娃……”
水井并不远,大早上于正梅也没遇着什么人,很快挑着一担水回来了。
别看他年岁小,但身板壮实,个头力气都不小,当时在李家村时,还一直念叨着想习武来着,奈何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父母皆不允。
陈婆婆看着兄妹两个,嘴角一直扬起,院子里突然热闹起来,她甚是高兴。
人老孤单久了,越喜欢儿孙在膝前承欢。
要是自己儿子成了家,孙子也该有这般大了吧!陈婆婆心中一阵感叹……
等家里收拾的差不多,于正梅在院子中站起了桩。
见于小语奇怪的看着他,便说道:“妹妹,三哥想好了,以后练习武艺,要是再有坏人,哥就把他们打跑,再也不能抓我们。”
接着又恨恨开口:“要是我早学会了,就可以把爹爹和大哥救出来了,娘也不用走了……”
于小语看着院子中咬牙坚持,挥汗如雨的三哥,并没有阻止。
不管怎样,习武能强身健体,也能多些自保能力,并没有什么坏处。
三哥原先也就和村里的猎户学过几招,要是他喜欢,等救出大哥安顿好后,有条件给他找个师傅正经学学也未尝不可。
……
话说两头,陈石阳带着于正竹往县城赶去。
出门前于小语同样给二哥稍微改变了一下,让他看起来更成熟一点。
陈石阳在旁边连说好,城里面多的是看脸行事之人。
陈婆婆则在旁边笑,难怪昨天来的时候两人脸上一道一道的呢。
两人来到城门口,陈石阳交了进城税,每人一文钱。
进了城,于正竹要把一文钱还给他。
“阳叔,劳您帮忙不能还让您破费。”
陈石阳连连摆手,称不必客气,于正竹不好拉扯,想到以后欠的还多着呢,到时候一并谢过,现在倒不必如此计较。
路上的时候,陈石阳就大概讲了平安县的两处矿场,一处在西北方向,叫石岭矿场。
一处在东北,名为黄岩矿场,他只知道有这么两个地方,但没去过。
现在首要弄清楚于正松在哪个矿场,然后弄清楚矿场里的情况。
陈石阳疏理了一下他所有的关系,想到了一个人。
“走,我们先去找丁老板…”
有了头绪,陈石阳迈开步伐向前走去,于正竹连忙从后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