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来团结村六个月的时候,夏天跟着来了。明明应该晴朗的季节彼时总是阴雨连绵,狂风大作。芒种的前一夜,呼啸的狂风来势更加凶猛了。它仿佛带着愤怒的感情肆意击打着塑料薄膜纸糊上的窗户,挣扎着想要钻进门缝里,随之而来的雨像是一个个重重的铅锤一样砸在瓦砾上,甚至有的想从瓦缝里闯进来,这场暴雨在人们的担惊受怕中一直持续到天亮。小麦随着几次暴风雨的袭击本来都已经精疲力尽了,按例再过一星期就成熟的它们终于在这场暴风雨的摧残下拖着重重的身体倒在了泥土里,这让赵二一家尤其难过。如果小麦都烂在了田里,那接下来要怎么生活啊!可是据说还有七八天才会放晴,也不能一家人都在家里坐着,等着粮食被吃空。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各有了各的主意...
赵二的大哥,赵学说要去望佛山上挑煤。
赵二的三弟,赵生说要买个三轮车运输木材,做运输生意。
赵二的姐妹们也都在家急得直跺脚。
赵二想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个苦力活干一边照顾家里一边赚点钱。
赵二几个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争辩,最后决定还是问问他们的爹。可是,这些所有的想法都没有经过赵二爹的同意。他说:“想都别想,不行”。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从那以后,大家意见不合的频率越来越高,争吵也越来越被摆上台面,大家都疏远了。大家都各怀心事,以前能互相忍让的赵学老婆和赵二的娘就经常开始吵架了。以前起床轻手轻脚的赵二的大姐再也不轻轻掩门了,而是“啪”的一声关上大家房间相连的中堂门。赵二的二姐再也不帮大家洗衣服了,而只是洗赵二爹娘的衣服。
赵二的娘开始的时候很好相处,最近却也变了。吃早饭的时候,乘的一小碗苞谷稀饭被她用筷子来回搅动着,细细地找没有筛干净的苞谷皮,并把它们挑在桌子上,用筷子敲打着桌角对杜鹃说:“你怎么又没筛干净呢?我上次不是叮嘱过你,要先把磨好的苞谷用筛子先筛一遍,然后再---”赵二的娘开始不喜欢杜鹃了,总是在细枝末节上狠狠的数落她甚至在一家人面前,不留一点面子。
赵二对杜鹃说话却总是那么亲切温柔,比对其他人说话的声音小了好几个度。他对杜鹃的好,总是表现的很明显,杜鹃拿主意他从来不插嘴,做什么事都会问问杜鹃行不行,而且会很好的执行杜鹃交给他的任务,杜鹃教训他,他也总是耐心的听着,认真改正着。或许是因为他太听杜鹃的话了,在他爹和他娘心里,他仿佛又离“靠不住”近了一步。
总之,大家开始默默计较谁做的活多一些,谁起得早一些...渐渐地,渐渐地,大家开始意识到了什么,赵二的爹也终于意识到,是时候该分家了。
杜鹃告诉我,分家的时候是农历五月二十八,天气热的让人喘不动气,津津快要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