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总是弥漫着炎热的气息,村子里的人都在自家田地里忙碌着,今年的稻长得特别好,天气也不错,想来家家户户都能有个好收成。
村里的一间小屋传来热闹的声音,李家正在吃午饭,一家子其乐融融的,突然里面传来一阵叫声。
原是李家儿媳莲儿怀胎已九月余,想必不久将要临盆,没想到竟如此快。说来李家盼了这个孙儿可是盼了好久,想当初自家儿子娶媳妇时,二老就盼着早日能抱上孙子,没想到两年过去了,这莲儿的肚子也没个动静。李家老两口商量着,:“听闻几十里外的娘娘庙求子最灵。”,便让儿子带着莲儿前去进香。没想到那娘娘庙竟如此灵,回来不久竟就怀上了。
只是这莲儿自从娘娘庙回来便开始不适,原以为也无什么大碍,听儿子说起从娘娘庙回来时,天色太晚,又无客栈可投宿,就在一荒废的宅子里歇了一晚,原看着天气还不错,没想到半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骤降。许是狂风吹了些雨水进来,感染了风寒,将养几日便能好。可自有孕以来莲儿更是百般不适,曾请郎中来瞧过,说是体质太弱,让好生将养着,二老也没太在意。
现下,可是急坏了一大家子,李大娘和儿子说:“去村口把王婆请来,她接生过许多人家,有经验。”。自己则将莲儿在床上安置好后,就急匆匆地准备着接生物品。好在王婆来得也快,让李大叔和儿子出去后,就开始准备接生。这王婆也有些年岁了,接生过的孩子少说也有好几百,可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用了各种法子,那腹中的胎儿还是不能出来,莲儿眼看就奄奄一息了,王婆也是急得大汗淋漓,看着这种情形心里有了些猜测。李大娘看情况不妙,开口问:“这怎么出了那么多血?”王婆也自觉情况不妙,便开口说:“这种状况恐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我也只能尽力一试。”李大娘虽担心,可也不敢妨碍王婆,只好在一旁看着,脸色越来越沉重。
一个多时辰后,孩子终是诞生了,说也奇怪,这孩子刚一出生便白白胖胖的,长得也可爱,全然不似刚出生的娃娃,左臂有个绛紫色的胎记,像是片羽毛。王婆神色有些异样,但转头还是高兴地说:“恭喜,是个男娃。只是你这儿媳怕是撑不过去了,我这有些丹药能保三日无虞,三日后便……。”。说着就把孩子抱到了李大娘手中着,莲儿也因难产失血过多又体力不支晕了过去。李大娘应下之后,就抱着孩子去报喜,边走边说:“生了生了,是个儿子。”。门口的父子俩早已急死了,看见李大娘抱着孩子出来,心才总算是放下。李大娘又接着神色黯然地说:“只是这莲儿恐活不过三日了。”。看着自家儿子冲了进去,老两口叹了口气。
话说自李家孙子出生时,原本晴好的天就开始雷电交加,随即下了倾盆大雨。本以为就是夏季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可眼看着也两日了,这雨也不见停,雨水已经漫至正常人的大腿了。村里各家各户怨声载道,这雨再下下去恐颗粒无收了。大家纷纷议论:“这李家孙儿怕不是是个妖儿,自他出生,村里就雨水不断,据说他还克死了自己的娘。”。村民们提议用那孩子祭天,或许能改变这个现状。李家自是不肯,可也要在村子里生存下去,终是无可奈何。
莲儿听闻了这件事,心里是百般地不愿,可算在平日里,自己也做不了主,何况现下自己已无多少时日,但将孩子送去祭天的不论如何也不行的,心中默默做了个决定。夜里,在家人都睡着后,莲儿撑着一口气,抱着自家孩子就往外走。现下外面还下着雨,莲儿也顾不得这么多,只顾将孩子送走。从黑夜走到正午,莲儿已精疲力尽。正走到了一座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个男子,那男子一袭白衣,气宇不凡。男子看到莲儿脸色苍白地抱着个孩子,正想上去询问,就看到莲儿已体力不支地倒下了。莲儿有气无力的说着:“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边说着边从衣服里取出一个玉牌放入孩子的怀中。这原本是出嫁时父亲给自己保平安的,现下将它给了自己的孩儿。不愿他能大富大贵,只愿他平平安安地长大。说完就咽气了。
那男子本想运功尽力一救,可莲儿已已咽气,既无力回天,只好抱着孩子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