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听得大师哥提到师父,虽然极不舍师哥离去,但也不可奈何,一番内心斗争之后,理性终于战胜了感性,只是擦了擦眼泪,怏怏地道:“大师哥……我……没事,师父的事要紧,你……你去吧……”
鲍金山看着曹冲如此楚楚可怜的样子,心中也老大不忍,毕竟是自己最喜欢的师弟,要是就这样离去,太也不近人情。
鲍金山笑道:“小师弟,我现在有点闷,你能陪我在这山林里逛逛吗?”
曹冲一听,破涕为笑,道:“好呀!师哥,我们这就走吧!”又觉得不妥,犹豫道:“师哥,师父的事……”
“不碍事的,等你陪我解了闷儿,我再去不迟!”
二人就在这山林子里闲逛。远离了喧嚣的天矶派,这偌大的云梦山倒是显得清雅幽静。忽听得不远处树上飞鸟乱鸣,原来是五十步开外的树梢上有一条大蟒,正张开大口,想吃掉一窝新生的小鸟。曹冲叫道:“师哥,不好了,我得去帮帮那些鸟儿!”若要去救,说什么也赶不及,曹冲只能施展如意行神功。
鲍金山却一把拦住他,笑道:“割鸡焉用牛刀?看师哥的!”
于是随手拾起地下一枚石子,三指扣住,用力激发。“嗖”地一声,石子激飞,正中大蟒额心,打得脑浆迸裂,瘫软落下。鲍金山手法娴熟,只见扣住石子,却不见发出石子,更别说看见怎么打中的大蟒。
曹冲见状大喜道:“师哥,你这一手好俊啊!这是什么仙术?”
“哈哈哈哈,哪是什么仙术,这是我自创的功夫,若是严格说,也不算什么功夫,击射暗器,就此一招,不过小把戏,逗逗小孩子玩罢了。”
“大师哥,既然不是师门功夫,你能教教我吗?”
“好啊!”
鲍金山就想用这一招逗逗师弟开心,二人练了两个时辰,已是正午时分。见曹冲天资奇高,学得如此之快,心下大喜。让他随意击打一些树叶野果,竟然百发百中,就连一百步开外的小东西,也能十击九中。鲍金山又让曹冲击打他激射出来的石子,也是十有五六能中。
他心中大慰,喜道:“小师弟,没想到你对这暗器的功夫倒是有天生一般的悟性,很好,很好!”
“大师哥,这一招叫什么名字?”
“名字?我倒从来没想过,要不小师弟,你给取一个?”
“我?好!那就叫……‘飞弹打’吧!”
“好!就叫飞弹打!哈哈哈哈……”
二人又欢喜了好一阵。
忽然鲍金山脸色一沉,叹道:“小师弟,这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去回禀师父。”
“是的,大师哥,你快去吧,师弟会想你的,愿你平安顺遂!”
“好!”鲍金山竟也有些不舍,抚摸了一下曹冲的头,运起神功,飞身而去。
孤独的曹冲,也渐渐习惯了与寂寞同处。
建隆七年春,曹冲刚过完十六岁生日没多久,天矶派便传来了一件大事,整个门派里都炸开了锅,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极其隆重的大事。今年恰逢天矶派武艺试练大会,这个试练大会每十年举行一次,参赛的人员自掌门卢传风和二代弟子贺义、廉思明、顾敬山、司马扬之下的所有三、四、五代弟子均可参与。天矶派数百人之众,参与者至少也有一百来人,占了一半。
试练大会有初试和终试两个阶段,初试人数均在在一百六十人左右,由于参赛人数众多,初试将以团战和对战两种形式进行。
第一战是对战,每次参与的人数为一百六十人上下,两两对阵,获胜的八十人将晋级。
第二战是也是对战,第一战中获胜晋级的八十名选手将进行两两对战,最终又淘汰四十人。
第三战是团战,在第二战胜出的四十人中进行抽签组队,四人一队,分为十队,进行混战。最终,当场上剩下的二十人时,比赛立即结束,这二十人将作为初试的通过者,进入终试阶段。
终试由掌门人定题,最终的获胜者将会得到天矶派的内功心法秘籍,并由掌门人亲自指导。天矶派内功心法名叫《息心望峰》,虽不及仙家的混元功,但在江湖上却属一二流内功。只是这内功不易练就,必须由武艺高强的人在旁辅助,否则极易走火入魔。是以数百来人的天矶派,虽修行《息心望峰》的不在少数,但能够完美掌握它的人,除了掌门人和他的四名弟子以外,寥寥无几。
此内功一旦练就,配合天矶派武功运功,威力奇大。昔日司马扬带了一众曹氏兄弟逃出城,就是将天矶派轻功配合了这等内功,才能毫发无损地“飞”出城,不然一带三,四个人,如此重量,早摔死了。
却说在天矶派人人都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乐不起来,那就是李洪谷。试练大会参赛者一百六十人,绝大多数是廉思明和顾敬山的门下弟子,至于贺义……除了李洪谷和他门下的两名弟子以外……就真没人了!
李洪谷二师弟早亡,马三和他手下又不会武功。李洪谷在三代弟子里面势力也算可以的,他也曾参加过两次大会,但每次都受尽了别人的眼色,耻笑他这一门弟子凋零,不堪一击。这就是他为什么乐不起来的原因。
这次大会,李洪谷力邀曹冲参与。曹冲本不想参加这等大会,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被别人道破身份,就拒绝了。但李洪谷说什么也不答应,一个劲儿要让他参加,说虽然实力不济,好歹也能长长见识。这说白了,还是想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声势,免得在大会开幕式里丢丑,至于功夫,他倒从来没有寄予曹冲任何希望。
两周过后,筹备已久的天矶派试练大会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隆重开幕。是日上午,所有天矶派弟子齐聚大练武场,因卢传风和贺义醉心于经文研究,并没有到场,大会便又二弟子廉思明主持,三弟子顾敬山,以及几位师叔也到场了。
台下分为三个方镇集中站立,分别是贺义、廉思明、顾敬山三个门下的参赛弟子。廉思明和顾敬山门下弟子最多,各有七八十人。贺义方镇有进步,今年有四个人,这倒是一件大新闻!那两个方镇的弟子仿佛都在窃窃私语,说不清楚是在夸赞还是在嘲讽,无数对眼睛全都盯在了这四个人身上。
李洪谷因为是第三次参与,早有心理准备,故作镇定,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倒是不大好看。曹冲毫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虽然人杵在那,身体里却是在练着混元功的,一动不动地,也没反应。最不能适应的是李门下的两名弟子,东张西望,汗出如浆,见前面的师父和后面的曹冲一动不动,仿佛觉得全天矶派的目光都到了他二人的身上,真是恨不得一个地缝钻进去!
正午时分,廉思明的终于演讲结束,接下来轮到参赛者抽签。
李红谷运气不坏,作为一个三代子弟,竟抽到了一个五代弟子对阵。可他的两个徒弟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一个抽到顾敬山的九徒弟,一个抽到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四代弟子。至于曹冲呢……呵呵……“抽”到的是廉思明的侄子。
廉思明这名侄子与曹冲同岁,入派却已有三年,只是资质太低,武艺低微。本次大会廉思明本不愿让这侄子参加,可他竟是死缠烂打求着叔父,偏偏廉思明又特别宠溺这孩子,便允了。
他知道他这侄子心高气傲,要是输了头阵,一定气死气活。于是乎……廉思明便用了一些手法,让他侄子“抽”中了杂役出身,习武不到一年的菜鸟曹冲,心想好歹让他侄子闯过第一关,才好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