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一杯浊酒慰风尘
柳长青染了风寒。
从青湖回到矮楼,柳长青换了衣服之后,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没人知道他在做什么。
《白狐传》的影响力比柳家众人想象中还要大,吴子江那曲《千年等一回》流传到大街小巷,甚至三岁孩童也能哼上几句。
柳家新开的纸书铺门庭若市,买书的学子,还有进货的书商络绎不绝。
柳通坐镇书铺,想到工坊里堆积如山的书销售一空,他觉得一切如梦一般,虽然见多了二少爷柳长青的神奇手段,可那如流水一般印刷出来的书,还是让他惊为天人。
文字是神化的符号,九州大陆的人类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敬畏。
而今,这些离普通人如亿万光年遥远的文字,却不再依靠写书人废寝忘食的抄写,柳通似乎看见了一个人人识字的将来,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
读书人为何让人敬畏,因为他们从书中明世间理,知天文,懂地理,可以改天换地,无所不能。
柳通永远忘不了记忆深处的一幕,那是他年轻时候。
一位羽扇纶巾的读书人,面对着泛滥决堤的洪水,轻描淡写的吐了一句箴言,那洪流便温顺的像一条家狗。
可柳通不知道的是,天下有千万读书识字的人,能拥有这等伟力的,少之又少,起码万中无一。
圣国首府,有一座文圣台,凡是读书人拥有鲤鱼跃龙门的资格,便可以在文圣台的帮助下寻圣道,踏上人间至圣之路。
与修道者一般,读书人的修行需要日积月累的修身养性,然后通过功名得到在文圣台感悟浩然正气的资格,一旦有鱼跃龙门的天份,受到儒教浩然正气的滋养,再进那化龙池,读书人也就拥有了改天换地的惊天伟力。
……
……
在青河县柳家的大堂,一位老人神情凝重的听了众管事的汇报后,露出了喜色,随即开口道:
既然长青说可以开始了,那便动手吧,不过老头要警告你们,做事要做漂亮一些,不能给长青带去任何负面的影响。
老人正是柳家老太公柳真卿,柳长青的爷爷。
众柳姓管事也是喜色迎面,更有甚者提起,若此次长青会试取了功名,我们柳家熬了六辈人,终于熬到了成为士族的一天。
有人一副憧憬的道:我柳氏五辈人以商养士,终于修成正果,总算可以改换门庭,以后再与其他氏族人碰面,也可扬眉吐气的说我柳氏如今是书香门第。
柳老太公年纪最大,喜悦之情展露的却比小辈们更加外露,见族人如此说道,他也欢喜,但也不妨碍他对众人叮嘱道:
长青写的那《三字经》与《劝学篇》,你们务必人人熟读,更要一字不差的能写,还有自家的小子们不能放纵,要求要比你们严格,老头我都能背写了,你们没理由办不到。
老太公看众人脸色突然变化,再接着道,这是家训,族中任何人都务必要做到,做到之后自然有奖励。
对了,是任何柳姓人,稍后各自去族堂里细看。
柳家众人先前听到背写三字经与劝学篇,都是一脸凝重,再听到奖励,不由得好奇,众人心想,这相必又是长青的手笔,那奖励自然会不凡。
可当众人见到那奖励之时,面色更加凝重,因为那奖励太重。
柳长青要立碑林,凡是对家族有突出贡献者,都会记生平于碑上。
碑林在族堂内,而族堂的进门多了一座碑石,石碑上苍劲有力的雕刻了一句话:
“为柳氏之崛起而读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柳氏众人大多识字,自然一眼明白其中的意义,于是所有柳族中人当即对石碑行拜礼,面色凝重而平静,因为他们知道,这五为将成为柳氏万世流传的根基,也是保护所有柳族人的箴言。
见识远些的柳族人不禁想,仅仅只是后四为若是从柳家流传出去,柳家的名声亦可流传千古了,柳家出了一个柳长青,当真是上天眷顾,与彼荣之。
……
……
浙道府近年来以制衣闻名各府,可各府州却不知道,怎么突然之间,浙道府产出的衣物样式新奇,衣质不凡,而且价格低廉。
浙道府地理条件优越,走货放便,青州各府甚至其他几州的州府也来进货。
自古以来人们多爱丝绸锦秀,对于浙道府的特殊衣质棉麻一开始不怎么接受,可当见到棉麻做成的儒袍长衣后,对于细腻而飘然洁丽的棉麻就爱不释手了。
女子们的长裙更偏爱用轻薄棉麻来做,因为棉麻如丝轻盈,又有棉质柔软,麻质的凉净,一些世家小姐的棉麻制成的长裙更是被读书人夸为仙女裙。
柳家转卖了浙道府的制衣工坊后,浙道府的棉麻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一般,闻名各州府的潮流衣质,竟然没有了。
而得到柳家制衣工坊的黄家,吐血了,花了千万钱到头来得到的只是工坊房产,还有一些制衣器物,掌握核心技术柳家人撤走了,虽然他们曾雇佣的长短工会生产,可制衣的棉麻布匹没了。
一开始黄家以丝绸为材料,可丝绸昂贵,批量产出的制衣不仅没有成衣铺生产的丝绸衣物那般华丽,而且制衣还显得无比粗糙,一位黄家管事看了成品后,无比感慨的说,这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啊。
随着柳家那位才名渐显的二少爷与黄家黄之峰的事迹传回浙道府后,浙道府的士族大家们都觉得,是黄家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逼迫了柳家,以转卖日进千金的工坊和浙道府所有的产业为由,柳家才换取了世家大族中的黄家的宽恕。
可是,曾经一度让浙道府众世家赚得盆满锅满的棉麻消失之后,众世家对黄家的敌意和抵制出现了,因为断了他们财路的这一切恶手源头便是黄家,甚至一些世家认为,棉麻被黄家垄断了,不再对外出售。
这导致了一些大笔投入的世家亏损,更严重的是他们倒卖棉麻无法再出货后,对进货的其他州府的朋友的失信。
这个巨大利益的产业链突然崩坏,参与其中的各州府世家损失惨重。
有句话叫做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黄家被孤立,被抵制,被浙道府各世家敌对,于是黄家货物无人再帮他销,有世家不得不断了黄家的供给,有的世家甚至深仇大怨的投入,让河流改道,令下游黄家的良田无水可灌。
不到半月间,黄家风雨飘摇,人心恍惚。
……
……
青帝城内。
会试即将放榜,文圣楼外,士子们聚集成人山人海,这座容纳数亿人的大城里,今日一切的话题都围绕着会试榜。
青帝城中的世家今日也将集体出动,有榜下捉婿的美差,也有锦上添花的安排。
看热闹的百姓们更加的热情,他们想要第一时间见证金榜提名的读书人的风采,哪怕只是听见不曾看见,那也将成为他们一生之中足以乐道的美谈。
……
……
柳长青这几日与孤山仙人吕伯虎喝了许多的酒,他听了喝醉的吕伯虎说了许多的事。
李治这些日子与沈清泉常在一起,虽然始终没有得到沈小姐的任何表示,但他觉得每天都很幸福。
吴子江在青湖垂钓数日,终于钓到了海鲤,海鲤足足有七尺长,三百斤重。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怎么将鱼拖上岸的,但众人都知道,海鲤味道极为鲜美,鱼鳞比珍珠还漂亮。
而那一双海鲤鱼目,被一个叫东方宁的老人讨走了,还直言道少不了吴子江的好处。
大江才子龚宏之与凤歧府夏仁杰结为知交,两人在群英楼上对诗作词两百首,才情如日月光辉挥洒,令当日在场众位士子倾服,一时之间,两人名满青帝城。
某日,大江才子方文杰看了龚宏之与夏仁杰的诗词后,不屑的道:卖弄风骚,不过而以。
四大才子之首方文杰对《宏仁诗词集》的点评,让许多士子们跟风鄙低龚宏之与夏仁杰,也有少数宏仁死忠粉对方文远的不屑表示,方文远像一个嫉妒心罐子打翻了的卖糖人。
……
……
午时,文圣楼的钟声响起,清脆的钟声涤荡开来,响彻这座容纳数亿人的巨大城池。
青湖陆家别院的小楼里,陆小曼正练习着书法,听闻钟声后她停下了笔,眼眸向隔岸的矮楼投去。
柳长青与李治在书房里闲聊,内容自然是关于沈清泉。
柳三焦急的在矮楼走来走去,虽然少爷不知道为何原因,不愿去看榜,但还是派了人去打探消息,而柳三也知这事的重要性,所以将青帝城中柳家凡能用上的人都派了出去。
柳玄也站不住脚,即便他修为了得,心境此刻也难以平静,他紧握着剑,恨不得在院中肆意舞弄一番,以消他心中难耐的等待。
……
……
高耸入云的文圣楼前,一声咋呼声,将平静的人海点燃了了。
丁榜五百名,青帝城黄光中。
丁榜四百九十九名,大江府颜乐。
丁榜四百九十八名,南充府肖冉。
。。。。
一张泛着金光的巨布由天而落,上面的金光正是丁榜上中榜的名字。
在下高中了,高中了!
一位中旬年纪的士子喜极而泣,别人十年寒窗,自己却是二十年苦读,所幸苍天有眼,终于榜上得名了。
此人正是青帝城黄光中,青帝城大族黄家的支脉子弟,但从这一刻起,他将被黄家重视,入黄家嫡系谱,从此上青云。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擦去眼泪,便有几位穿着褐色衣的家仆在一位老人的带领下,将他给绑了。
旁观的众人皆露出羡慕的神情,有人认出了那位老人,不禁惊呼道,那是青帝城李家三老爷带人捉婿了。
榜下捉婿,这是自古而来的传统,被人喜闻乐见,正是应了那句,金榜题名时,娇妻美妾至。
如此场景,在金光丁榜如若神迹一般落下挂在文圣楼那刻起,便随处可见。
那巨幕金光字的丁榜太庞大了,人们隔着千米的距离仍然看的清清楚楚。
会试四榜,分为甲乙丙丁四榜。
丁榜五百人,丙榜三百人,乙榜一百五十人,甲榜五十人。
百万士子中取一千人,看似取率千分之一,但基数何其巨大,哪一位士子不是饱读诗书,一路过关斩将才走到了会试,所以能在这个金光巨幕上留名,是何其困难。
有人欢喜有人忧,那些心中希望落空的士子,颓然转身,他们明白,又一个轮回将要开起,准备再次备战五年后的会试。
文圣楼前一家酒楼,吴子江提壶酒望着窗外,嘴角微微翘起,一副得意的模样。
酒楼下两位身材纤瘦的仆人搀扶着一位面红耳赤的白衣公子匆忙的上了马车。
吴子江望着被搀扶走路也有些不稳当的白衣公子,得意的哼道:
小样儿,就这点酒量还敢与我说什么小酒仙。
文圣楼前,神情各异的士子们,看热闹的百姓们此刻间屏住了呼吸,皆自觉得不再喧闹。
紫金色的甲榜从天而降,似一块遮天黄布,悬挂在文圣楼的上空。
偌大的金体字缓缓浮现,像仙人落笔,字劲平缓沉重,仿佛不带一点情绪。
有痴爱书法的士子当下便用力捂住嘴,含糊不清的惊叹传出,圣人笔法。
士子周围的众人却没有被圣人笔法震惊,但却被紫金甲榜散发的气息折服,说不出话来。
看着仿佛在头顶之上的紫金甲榜,众人心中不自觉生出无数生力的想法,荣耀,骄傲,价值,生当如此。
紫金甲榜现身后几秒后,回过神来的士子们开始寻找自己在意的名字。
我大江府果然文风鼎盛,紫金甲榜五十占四,又是千府之首。
一位大江士子骄傲的说道,表情与有荣焉。
等等,那是青州府青河柳长青,他高中了甲榜第三,探花郎。
那……那是青州府青河李治,他高中了甲榜第二,榜眼啊。
案首是???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紫金甲榜上最后一段字缓缓浮现。
甲榜第一,青州府青帝城吴子江。
案首是吴子江,那《千年等一会》的作者,我们青帝城人。
哗,哗,哗!
一阵阵举手欢呼的声音响起,青洲千府会试魁首,案首是青州府青帝城吴子江。
榜眼与探花亦是我青州府高才,青洲千府会试,青州府虽然在其它三榜表现寻常,但最重要的,也是最体现价值的紫金甲榜却占了三位,且还包揽了前三。
籍贯为青州府的士子,百姓,一瞬间沸腾了!
千府案首吴子江之名瞬间传颂遍了青帝城,紧随其后的是榜眼李治,探花柳长青。
文圣楼前不远处酒楼三楼的窗边,吴子江趴在桌子上,写着女儿红的酒坛横倒着,剩下不多的酒仿佛被声音推动,一滴一滴的抛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