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咋变白了?”王月英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穆婉微微一笑。
自从灵气入体以后,她每天晚上最少都要修炼三个小时。
那些灵气会自动净化她体内的浊气和垃圾,所以她的皮肤才会一天天变好。
不过这话自然不能跟王月英说,于是穆婉便找了个托词,“我也不知道,可能我是晒白脸吧?”
“原来真的有人会越晒越白啊!”
王月英感叹起来。
从前她只知道有晒白脸这种说法,却没想到穆婉的皮肤就是这样的。
果然是女大十八变啊!
看到穆婉越变越漂亮,王月英的心情变好了许多。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县城的百货大楼。
穆婉为王月英挑了一顶羊城来的新款太阳帽。
帽子是水粉色的,帽檐上还绑了个同色系的蝴蝶结,看起来新潮而又大方。
这种新款的帽子农村人自然是没见过的,所以王月英一回到王老庄,便被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给围上了。
“王姑,你这帽子真好看!是在哪买的?花了多少钱?”
“我也想买一个,镇上有卖的吗?”
“真好看啊……”
“……”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问话,王月英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却是自豪,“是小婉给我在柏城县买的,花了六块钱!”
六块钱啊!
周围的人一听,顿时不再说话。
她们当家的累死累活,一个月最多也才赚二十来块钱,让她们花这么多钱买一顶帽子,她们怎么舍得?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王月英现在有钱了啊!
有眼尖的人看到她提着这么多东西,好奇地开口问道:“我看你闺女天天一大早就坐驴车去县城,这是去干啥了?”
“做点小生意。”
王月英一脸谦虚地回道。
闻言,问话的人一脸的痛心疾首,“月英啊,小婉还没出门子,你怎么能让她去做生意呢?”
在这个年代,做生意可是要被大多数人瞧不起的。
出去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女娃,连嫁人都不好嫁!
“就是啊月英,你糊涂啊!”
这人的话得到了周围人一致的认同,所有人都点头附和,用可惜了的眼神看向穆婉。
此刻穆婉只觉得这些人无知。
改革开放,百废待兴,这明明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前世她知道的一个女企业家,就是这个时候敢于出去做生意才积累下原始的资本。
在未来的几年乃至几十年,有多少女人因为敢于走出去做生意发家致富,青史留名的?
而这些抱着陈旧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人,最终也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不过穆婉无意跟这些人解释这么多。
因为就算是解释了,这些女人也听不懂。
于是她只是朝着这些女人们笑了笑,玩笑般的开口,“嫁不出去我就不嫁了,我就不信我妈不给我吃饭!”
说完便挽着王月英的手臂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王月英虽然面上不显,脑海里却一直在回响着刚才那些人说过的话。
之前小婉说要出去卖串串的时候,她只想到卖串串能不能赚钱,却忘了小婉一个女孩子出门卖东西,外面那些人会怎么看她?
小婉被林浩然那负心的退婚,原本名声就不怎么好,现在只怕更没有正经人家敢娶了吧!
王月英此刻很懊恼。
万一小婉因此嫁不出去,她的罪过可就大了!
只是令王月英意外的是,她们刚到家没多久,村里的张金莲却找上门来了。
张金莲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媒人,凡是经她说的媒,十对有八对都能成,所以别人还给她起了个别称叫“张红娘”。
“张姨来了啊,快坐下快坐下!”
一般人见到张金莲,绝对会好茶好水的奉上,王月英自然也不例外。
她很想知道,张金莲是受谁之托来的。
张金莲喝了半缸子茶,这才将视线投向一旁的穆婉,笑着开口:“这就是小婉吧,一眨眼的功夫就长这么大了,看这面相,是个有福的啊!”
“啥福啊?”
王月英知道张金莲要说到正题了,好奇地凑过去问。
张金莲将茶缸放下,清了清嗓子道:“大柱子看中你们家小婉了,就连李梅也一直夸你们家小婉能干,说小婉只要肯嫁过去,肯定会好好对她,这不是有福是什么?”
在来之前,她早就把穆婉给扒了个底儿朝天。
姑且不论那些说穆婉跟混混在一起厮混的事情是真的,但她被娃娃亲退婚这一项,名声都已经不好了,想要嫁只怕都很难。
大柱子家虽然没了顶梁柱,但大柱子人高马大的,人还老实肯干,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了。
所以说完话她便一脸自信地看向王月英,觉得这媒一定能成。
大柱子?
王月英微微一愣。
之前在马车上的时候,她已经跟李梅说过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没想到李梅居然自己做了主,直接找人来说媒。
这种强势的做法,令王月英心里有些微微的不舒服。
不过她一向不太会拒绝别人,也不想得罪张金莲,便推脱道:“张姨,我们考虑考虑,过两天再给你答复怎么样?”
“那好,两天后我再来。”
张金莲起身走了出去。
这时候她依旧觉得,说考虑两天,不过是王月英为了不答应那么快而让人觉得自己女儿廉价才找出的托词,这也是很多女方家长经常说的话。
所以在出门的时候,她依旧是一脸的自信,觉得这事儿已经十拿九稳了。
于是在路上碰到张嫂子,张嫂子问她这是去给谁说媒的时候,张金莲便如实道:“是大柱子,托我跟王大海他外甥女来说媒了!”
王大海他外甥女?
那不是被退婚,名声还不怎么好的女娃吗?
张金莲的话顿时勾起了张嫂子的好奇心,张嫂子连忙又问:“那王大海他外甥女答应了吗?”
“你觉得呢?”
张金莲用自信的眼神看了张嫂子一眼。
张嫂子顿时意会。
得到了最新一手的消息,张嫂子坐不住了。
可是当家的又训过她,让她不要在外面跟人东家长西家短的。
她不去外面,去隔壁二毛娘家里总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