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交朋友。”
我觉得可笑。他能交到朋友?但他在思索了一个中午以后确实是这样说的,“我一定要交到朋友!”不是说说而已,他有他自己一套准则(我觉着这是他长期交不到朋友的重要原因)。首先,他们要有基本相同的兴趣爱好(大致相似也可以)。
“这是能保证两个人可以有话题聊,”他说,“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些什么共同话题的话,那么实在无法很好相处或沟通。”这倒也说的过去。然后他还要求对方没有什么特别耀眼的缺点,以及优点。
他这样解释:“要是你有一处锋芒毕露,那我们必定时有针锋相对。最好,你平凡且普通。”这个实在叫人难理解了。最后他强调对方一定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大概就是包括不吸烟不喝酒不讲脏话之类的。当然,这些都是其次,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论对谁,他绝不主动。他说这是出于对他人的礼貌,我看他这冷酷的原则实际上是他懦弱性格的表现(我就是这么说说)。反正他倒挺为自己这样一个完美的想法高兴的,基于这些,他下午很是确兴地来到了学校。在七班教室门口,他碰见了阿飞。
“嘿!怎么……你也在一班吗?”他很是惊讶地问了眼前许久未见的阿飞。
“恩……是——好久不见呐……”阿飞一样感到惊讶。
“早上怎么没看见你来着?”
“我坐在靠后面那里了,早上倒是看见你了,转来转去的哈……我很肯定那就是你错不了,想着放学找你来着,结果一出教室你就没影了哈。”
“我放学就去了操场,也闲着没事做……”
“去操场,莫不是去打篮球了?”
“我那里会打篮球嘞,那像你呀——况且也不喜欢那玩意儿。”
“知道,你只喜欢看书的嘛……”
阿飞是和他从小学就一起玩的朋友,他们一直到初中关系都很要好,不过后来渐渐联系少了,关系多年来所有的空白和遗憾在这一刻似乎被填满。无须太多语言,无须太多亏欠,仅仅有两颗坦诚真挚的心。于是他们两个很是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一起,包括后来老师按个子大小重新排了座位,他们仍然想办法坐在了一起。靠窗户的倒数第三排,他发誓这是他坐的最靠后的一次。按道理来说他们两个的个子是远远没有资格坐在靠后的位置的,但老师也没说什么,毕竟后面不是什么着人喜欢的地方。和他坐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女生。
要说这学校里布置教室也可真是随心所欲,怎么每个班都不尽相同。记得他小学时候的班上,一个班里一共就分成四组,每一组就两排,同桌也只有一个而已;初中是一个班分成三组:中间一组有四排的那种;甚至有过一段时间只分两个大组,每组四排,中间仅留一个过道。实在有够麻烦。而今情况又有不同。一个班分成了三组,每组三排,留两个过道。这样,中间一组还好些,两边两组可很不安宁,每一次靠墙的同学要出来是必都是兴师动众,极其麻烦。那个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女生,早早地就坐在了最里面——最麻烦也是最安全的位置上;阿飞坐在最边上——最方便也是最危险的位置;他被夹在中间——毫无可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