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我都想寻找到一条解决人们情绪障碍的途径。感情对于人是必不可少,但一旦它淤积,得不到合理疏泄,就会造成对身心的伤害。
人需要感情的滋润,正如鱼儿离不开水。男人和女人千百年来都在寻找沟通彼此情怀的道路,但至今任荆棘丛丛,从此岸到达彼岸,仍有一段艰辛的路程。
机巧的人赢得爱情,怯懦的人选择逃避,轻浮的人游戏感情。在那一切阴霾之中,隐匿着萌生自现代人心深处的怪物,那就是孤独、自闭和忧郁症。
“土崩瓦解”这个词可以用来概括忧郁症患者面临极度的悲伤绝望的那种轻生感,绝望感。在忧郁症患者看来,他们心里的那一个黑洞在主宰着机体的正常运转,那个洞占据了整个生活中非常致命的一个方面,一点点吞噬着他们活下去的快乐、决心和勇气。当精神最后瓦解,失常也就到来了。
它的产生往往源于人的感情遭遇。而后侵蚀到人后来的感情生活中,使现实破碎、欠缺,而极度动荡,人有一种缺乏勇气和逃避的冲动,在忧郁症强迫思维的威胁下,遭遇到痛苦现实的重演,最后使生活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忧郁症离完全的抑郁只一步之遥,是抑郁发生的前奏。它本因患者神经质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沉浸其中的情绪体验方式而起,后来却转变为了精神疾病。
人精神上的疾病往往具有极大的杀伤力,重视精神疾病的防治,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负责。
人类除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得对自己的感情负责。关注这样一种精神疾病,也就打开了通往人情感深处的一扇窗。
忧郁而略带惆怅的女性,就像一条长的隧道,只有探索才能抓住她的根源所在。对于男人,也是如此。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死的本能对外就造成攻击和战争,而对内即造成自杀、自毁或自残。
自杀问题是当今一个重大的问题。忧郁症是导致自杀率极高的精神疾病。因为死亡是一个往下沉落的黑洞,与忧郁症患者心中那个黑洞颇为相似。
忧郁症形成了这样一个黑洞和怪圈,那就是产生严重的自罪和自责感,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从而变得越发悲观厌世,感受到更多的负性情绪。他们沉浸在这种失落了真实自我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悲恸中,感觉到只有自我结束生命才能解脱这种痛苦。
忧郁症就像人生理上的癌症,因为一件事引起的打击可能会在患者心中扩大,蔓延,成为解不开的节,这时,死亡变得可爱起来,为了解脱痛苦,他们最终放弃了挣扎,选择了自杀。
人的行为受两种不同的思维决定,一种是理性思维;另一种是非理性思维。
人有一种天生的非理性思维,这是理性情绪疗法的一大重要发现和核心发现。我们只有发展出理性的思维来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才能做出更加理智正确的行为,否则,即是平常所说太受情绪影响,在非理性思维指导下,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错误行为。
忧郁症患者就是非理性思维过度发达而导致错误行为的最好例证。从思维上入手,比从情绪上入手更好把握。所以,对忧郁症的治疗的关键就变成了消除他们头脑中大量的非理性思维,以理性的健康的思维代替,来消除错误非理性行为的循环,做出理智的行为,以重拾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
首先,就是“我不行”。患者在挫折面前变得很自卑,对自我产生了偏激的非正确评价。他们变得疏离人群,其实是在隐藏这种深深的自卑感。
跌倒一次就再也爬不起来,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获得性失助”。忧郁症患者的痛苦首先是从对自己的非理性评价开始的,他夸大自身的缺点和软弱性,使自己的变得极其脆弱,受不得一点打击。患者的人格一般存在低耐挫性,极度依赖性的特点。
其次的一个非理性思维就是:“我再做什么都不能改变已发生过的事实。”忧郁症患者一般在生活中都受到过这样那样的打击,有的甚至是一连串的常人想不到的打击。命运之花就是这样,赐给一些人阳光和鲜艳;而另一些人受到不公正的残酷的对待。
米兰·昆德拉曾经讨论过“永窃回归”的问题。因为人没有回归,生命就像一张草稿纸一样,已经发生的事实没有办法改变,更不可能重来一次。人唯一可以抓住的是今天和明天。
忧郁症患者看成期盼回归的非理性人群。正因为他们不能接受已发生的事实,所以终日沉浸在这种遗憾里,而不自觉地放弃了本可以好好把握的今天和明天。
理性的思维是:永远没有回归,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走好每一步,一样也能让自己幸福。
悲剧既然给人力量,那我们就不要让悲剧成为现实,如果成真的,可能别人就真要向你扔汽水瓶了呢。
再次一个非理性思维就是:“我不论怎么做都不能在将来的日子使自己快乐,并减轻过去带来的那份痛苦和不堪。”
人激情的时候让整个身心都沉浸其间,患者遭到那种负面的激情,痛苦巨大得足以隐没太阳。一种死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巨大,最后终于使理智彻底瘫痪,让人做出自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