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5900000016

第16章 机智与愚钝——人际交往的智慧(1)

墨子说:“运用大智慧的人,一般人很难知道他的功劳,爱耍小聪明的,反倒为世人所知。”(《墨子·公输》)

真正聪明者,是个大智若愚的人,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都爱耍些小把戏,哗众取宠,成了世人的笑料。真正聪明的人是使自己不聪明。

1.“聪明人”的“聪明”

【原文】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墨子·天志上》)

【译文】现在天下的君子,只知小道理而不知大道理。

墨子所处于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人人急功近利,为了追求利益而丧失了道义,所以墨子指出,知小而不知大。别只注意小聪明,而忽视大的道义所在。

有一则讲愚人与聪明人的故事:

城之南,有愚泉,饮之则愚。

聪明人想:假如将愚泉引入城,全城的人喝了愚水都变成了傻子,我岂不就可以独霸这座城了吗?

于是,他偷偷地将愚泉引入城河,自己却凿井而饮。

果不其然,几天后城里人都变得傻里傻气了。愚人们争相将自己的田产屋舍送给他人,其他人也都是愚人,故推辞不受。只有聪明人来者不拒,城里的土地房屋尽归于聪明人的门下。这些愚人又将自己的珠宝首饰等珍贵物品随便乱丢,聪明人全都拾回来,不多久,就成了一个大富翁。

城里人觉得奇怪:田产、珠宝,都是粪土不如的脏东西,我们都弃之不要,这人却宝贝似的捡回来,可见这人真是愚蠢之极。城里有如此愚人,是大家共同的耻辱,应把他赶走。

于是,城里人携带棍棒,围着聪明人的住宅,身高力大的冲进屋里去,将他绑了出来,城里人历数聪明人愚蠢的事例,欲将他赶出城外。

聪明人叹道:我本想使众人愚蠢,没想到众人反将我看成愚蠢之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天下没有比我更愚蠢的人了,还有何脸面呆在这个世界上呢?聪明人投城河而亡。

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专以算计别人为能事。结果总是会算计到自己头上。一个事事精明的人,不会有几个朋友。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聪明。所以过分地玩弄心计、过分卖弄自己聪明的人,反而被聪明误,引火烧身,招灾引祸。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讽喻那些设计整人整不到,反而贴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安徽庐江人,与孙权的哥哥孙策同年,交情甚密,结为昆仲。周瑜人生得靓,资质风流,仪容秀丽,才学也无人可比。在曹操屯兵百万虎视长江沿岸的形势下,东吴议降者甚众,军心涣散,如非力排众议主张抗敌的周公瑾,东吴早归属曹****。但他耍小聪明想用美人计囚禁刘备来换取荆州却成了千古笑料。

却说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知道了这个消息,心生一计,要孙权的妹妹嫁与刘备,让刘备来入赘,然后把刘备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讨得荆州,再对付刘备。不想诸葛亮听到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计谋,遂让刘备应允,并让赵子龙保护刘备,临行前授予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东吴那边,利、权之母听得消息,见了刘备一表人才,却真心实意要把女儿许配与他。周瑜和孙权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开囚禁和杀害刘备。刘备劝说娘子去荆州,娘子应允,于是,商定去江边祭祖,乘机逃离东吴。周瑜派兵追赶,却被娘子挡了回去。正当周瑜准备孤注一掷时,却见诸葛亮早在岸边等侯,刘备等已登了船,往荆州而去。岸上乱箭射来,却是去的远了。刘备的兵望着急急追来的吴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恃胜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诸葛亮。这“赔了夫人又折兵”,实际上正是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俗语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也正是说明耍小聪明不但得不到最终结果,还要做赔本生意,落人耻笑。

其实,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毁掉人。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他们平时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轻易使用,貌似浑厚,不让别人眼红。耍小聪明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

喜欢算计人的小人,无不以为自己聪明、妙算,但因为用心险恶,都维持不了长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言,这就注定了败局。设的计见不了人,是奸计;奸计不得人心,天人共愤,自己虽精心谋划,却未免心虚。有一丝透露,就心惊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别人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赔了,“兵”也折了。一个时时处处事事显露精明的人,不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同情和爱护、栽培,因此不会取得真正的、巨大的成功。

2.智者与愚者

【原文】愚之知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知哉?(《墨子·公孟》)

【译文】愚者的所知,有胜过他人的地方,然而难道能说愚者是聪明的人吗?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反过来说,在一两件事情上的闪失,并不失去其智慧本色;偶然一两件事上表现出的聪明,未必就意味着才智出众。

马谡失守街亭,则是诸葛亮用人不当之过,但诸葛孔明仍然是诸葛孔明,瑕不掩瑜,美名千古传。

守株待兔的宋人尽管碰巧抓住了一只兔子,但却只能作为愚笨的典型为后人传笑。

智者的过失是上帝对人的警告,智者也是人,不是神,人无完人,错误总是难免的。

所以说,智者不必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垂头丧气,失去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才是大家气魄,英雄本色。愚者更不必为一两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尾巴翘到天上去,若如此,更显出其荒唐可笑。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昏庸无能之辈飞扬跋扈,才识卓越之人倍受欺凌,此等事情,历朝历代还少见吗?

愚者在两个方面有着天生的特长,令智者望尘莫及恐怕这是其生存的理由。一是嫉贤妒能,二是自以为是。在自然社会面前,智者优势明显,但智者与愚者一对一PK时,愚者却时常能战而胜之。

智者的心思全在人生的大问题上,想的是天下兴亡,成功立业,探索的是宇宙的变化、自然的道理;而愚者的心思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自己做不了大事,见到别人做大事却心里痒痒,抓住智者的一点小辫子就大做文章,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高明。

智者懂得太多道理,他们常常是一个或几个方面技术上的专家,是出色的工艺师、农艺师、艺术家、发明家等等,任何粗糙的东西,经过他们的掇弄,就会焕然一新,成为了不起的珍品。这令愚者非常不快。愚者于是想方设法、鸡蛋里头挑骨头,对智者的杰作横挑鼻子竖挑眼。譬如说陶瓷制品虽然好看,可惜没有铁制的坚硬,等等,仿佛自己一下子击败了智者,由此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和心理平衡。

愚者最大的毛病在于不愿承认自己的愚笨,打肿脸充胖子,除了贬低智者以抬高自己外,便是自吹自擂,自己做的稍微拈得上筷子的一点事情,逢人就讲遇人就说,一可以说成十,十可以说成百。譬如守株待兔者拣到了一只兔子,可以向别人说拣到了一百只;十岁抓住一个蜻蜓可以说成是一岁抓到的。愚者之愚在这种自作聪明之中就更加暴露无遗了。

智者不与愚者计较,更显其智慧超众。

愚者与智者纠缠不休,更显其愚笨之极。

所以说,大智者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的才干,并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追求的境地中,淡泊自乐。

为人处世中的过于精明并不是什么大智慧,说到底,那不过是一种小聪明,小智术,这种人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孟子·尽心章句下》中说:只有点小聪明而不知道君子之道,那就足以伤害自身。

盆成括做了官,孟子断言他的死期到了。盆成括果然被杀了。孟子的学生问孟子如何知道盆成括必死无疑。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却不懂得君子的大道。这样,小聪明也就足以伤害他自身了。”

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小技。小道小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只有大智才能使人伸展自如,只有大智才是人生的依凭。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写出了《呻吟语》这一千古处世奇书。书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提起《红楼梦》,说到王熙凤,人们一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的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但人们更为熟悉的是她的结局。她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了。人们王熙凤的判词是这样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各种办法,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赞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招来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

王熙凤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说她在背后遭骂挨咒劳心竭力,绞尽脑汁,就是死时的凄凉和死后的寂寞也会使她备尝苦楚。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干净自在,人缘好,中年时儿子功成名就。的确,王熙凤只知耍小聪明,不知道厚道待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连自己的丈夫也数落她,背叛她,她实在是活得好苦好苦,而这一切的根源,却在于她的聪明和爱耍小聪明。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培根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的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

3.谄媚奉承可以覆灭一个国家,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原文】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亲士》)

【译文】如果在国君身边的都是一些阿谀奉承谄媚之徒,正确的意见就会被阻塞于外,那么国家就要面临危险了。

墨子是在强调国君重视贤士、人才的必要性时提出这一名言的。墨子认为君主一定要有“弗弗之臣”、“谘谘之下”的辅佐,才能治理好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分议者延延,而交苟者谘谘,焉可以长生保国”,“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意思是说:如果为人臣子的只注重保全自己的爵位,而不敢正义直言进谏,在君主身边的臣子都沉默不语,远离君主的臣子沉吟而不言,那么怨恨不满的情绪就会在人民百姓的心中聚结起来。如果充盈在君主身旁的全部都是那些善于阿谀奉承、谄媚拍马之徒,以致使好的正确的意见不能传达给君主,君主所能听到的尽是虚假、好听的谎言,那么国家就要出现危机了。为了将道理说明得更充分可信,墨子以夏桀、商纣为例,指出夏桀、商纣就是因为任用了谀媚奉承之徒,而拒天下贤士以千里之外,只听信那些无益的虚言假语,而未能得到敢于诤谏廷争的忠臣辅佐,才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治国之君应当多任用一些直言进谏之臣,而不要亲信阿谀谄媚的小人,否则的话,言路被阻,国家哪有不危险的道理?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人,道理都是相通的。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样的朋友呢?

一样米饲百样人。人有很多种,在对待朋友的态度上也有很多种类型,有每天说好话给你听的,有看到你不对就批评、指责你,有热情如火、喜欢奉献的,也有冷漠如冰,只考虑个人利益的;有憨厚的,也有狡诈使坏的……。

这么多类型的朋友,好坏很难分辨,而当你发现他坏时,常常是来不及了,因此平时的交往经验极为重要。

不过有一种类型的朋友肯定是值得交往的,那就是会批评、指责你的朋友。

和只会说好话的朋友比起来,那些只知道批评、指责你的朋友是令人讨厌的,因为他说的都是你不喜欢听的话,你自认为得意的事向他说,他偏偏泼你冷水,你满腹的理想、计划对他说,他却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问题,有时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你做人做事的缺点数说一顿……反正,从他嘴里听不到一句好话,这种人要不让人讨厌也真难。

但是这种朋友,如果你放弃,那就太可惜了。

基本上,在社会做过事的人都会尽量不得罪人,因此多半是宁可说好听的话让人高兴,也不说难听的话让人讨厌。说好听的话的人不一定都是“坏人”,但如果站在朋友的立场,只说好听的话,就失去了做朋友的义务了;明明知道你有缺点而不去说,这算是什么朋友呢?如果还进一步“赞扬”你的缺点,则更是别有居心了。这种朋友就算不害你,对你也没有任何好处,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和这样的人交往。

但实际上的情形如何呢?很多人碰到光说好话的朋友便乐陶陶,不知是非了。其实他们顺着你的意思说话,让你高兴,为的就是你的资源——你的可以利用的价值,很多人被朋友拖累就是这个原因。

比较起来,那些让你讨厌,像只乌鸦,光说难听的话的朋友就真实得多了。这种人绝对无求于你(不挨你骂,不失去你这个朋友就很不错了),他的出发点是为你好,这种朋友是你真正的朋友。

也许你不相信我所说的,那么想想父母对待子女好了。

一般父母碰到子女有什么不对,总是责之、骂之,子女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总是想办法替他踩踩煞车,不让他脱缰而去,为的是什么?是为子女好,怕子女受到伤害,遭到失败。这是为人父母的至情,只有父母才会这么做。

朋友的心情也是如此的,否则他为何要惹你讨厌?说些好听的话,你说不定还会给他许多好处呢。

只有经常批评、指责你的人才是你人生的导师,真正的朋友。

4.虚怀若谷,方能海纳百川

【原文】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墨子·亲士》)

【译文】长江、黄河不嫌弃小溪、小流的水来注满自己,所以才能使水量增加,汇成滔滔巨流。

墨子以长江和黄河为喻,指出为人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要善于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努力加以改正,并虚怀若谷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取人之长,以补已之短,使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都有所提高。这些话说起来十分容易,一旦做起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往往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自尊心和虚荣心,很容易过分看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沾沾自喜,爱听别人对自己赞美的话,哪怕是过誉之辞,也会觉得十分受用;而一旦听到指责和批评,就难以正确对待和接受,对别人的优点长处,更难以虚心借鉴吸收。因而墨子在战国时期所提倡的“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的名言确实对我们有警示作用。

人生处世要放长远眼光,大智若愚,这一道理是中国大儒们努力所做的。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本书遴选了儒家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下至民初的王国维、梁启超,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生履历、赓续设笔等方面描述出每一位大师在学术史上的创树、所起的传承作用以及所居的高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于学有养的简易中国儒学史读本。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会腹语》《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作者将现代性设想为一场肇始于西欧的冒险和一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在西方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价值标准被输入的所有地方不断重演的巨大闹剧。在全球性的媒体-虚拟-网络垄断或说霸权之下,人的存在显然只能以自身的消亡为代价。他只有以自身在技术层面的消失和融入数字技术的秩序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修山者历行记

    修山者历行记

    无名诗云:辰星期期无虚尽,日月艾艾初显嵘。模模糊糊汉河路,迷迷茫茫人生中。清朝末年一个16岁的少年遭遇人心险恶,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数万年前的太古时期,天地之大,奇珍异兽,闻所未闻,远非人族蛮夷之辈可堪。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 反派饲养计划

    反派饲养计划

    【快穿,1v1,甜宠】小梧桐追夫记。为了找到因魔化身死的师尊,林青梧又被坑了一把,绑定了一个坑货系统,她以己之身借着位面法则的帮助化身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可是系统太坑,总是拖后腿,回回都是重伤才进入下一个位面。小草包为了高冷师尊真的付出太多了,走开,你们这些该死的美男!走开,你们这些过于可爱的反派!叛逆不羁少年,神色冰冷:众人皆黑,那我要站在黑暗的顶峰......媳妇儿,撒手,我错了,你厉害,你上.....枭雄之子,睥睨天下:不登帝位,誓不为人!......啊,娘子,我说着玩儿的,这皇帝累得跟狗一样,就便宜那个狗东西吧!娘子之命大过天!历经几世,终于回来的师尊道:小梧桐,别怕,我回来了。另有连载免费文《穿书之黑莲花觉醒记》哦,连载在qq阅读,欢迎来看呀~
  • 紫蔷薇之重生守护

    紫蔷薇之重生守护

    那时,她患了癌症,检查出来时已癌症晚期;那时,他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时他已选择死亡。两个相爱的人,因为怕连累对方而含泪分离,在海的两岸双双自杀,也许是上帝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让他们在千年之前重生。这一世,他们是否能相认并且相爱?
  • 名为家的旅店

    名为家的旅店

    方牧出国留学,遇到了一位胜似家人的老人,就此展开的一系列温馨的故事,像溪流般娓娓道来……
  • 凉亭与灯光

    凉亭与灯光

    每个人都需要独立生存,任何时候!生活会压倒一切,但绝不会压倒你!
  • 不存在的星期八

    不存在的星期八

    我在最迷茫孤独的时候遇到了你,如初秋阳光般的少年。兜兜转转,似乎回到了原来的模样,初心却丢在路旁。有些东西就像是星期八,就算不存在,也有人期待。有甜有虐,因为是高中的故事,学习的压力肯定是不可少的,但是结局肯定是美好的。本文很长很啰嗦,主要讲述一群高中生的日常。
  • 神武剑主

    神武剑主

    神魔灭绝,天道破裂,谁主轮回?一颗来自神域的珠子,为小小少年打开一片新的世界。少年逆天崛起,踏天骄,灭群雄,唯我独尊,成就绝世剑神。“如果这个世界有神,我怎么能容忍他不是我!”
  • 从超神开始的万界天使

    从超神开始的万界天使

    地球青年因为意外穿越,并在诸天万界留下了许多足记
  • 明月风淅淅

    明月风淅淅

    她以为美食可以柔化人心,可他的心却如钢铁般坚硬。她以为美食可以使人快乐,为何她拥有的全是苦涩。是去?是留?云开雾散,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她是否还愿意洗手羹汤,博那人笑颜。亦或是曲尽人终散,此生永不相见。
  • 果盘

    果盘

    宇宙中一切奇异的迹象。。。。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