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魏国大部分人还不清楚出现了假金票,一旦消息透露出去,绝对会让很多人恐慌,到时候必然导致大量的人来兑换魏国金票,这对魏国来说是场危机。
“查了吗?这些金票是如何来的?”庆王问金行的总负责人高云。
高云也是皇族人,是魏国的开国皇帝的七世孙,不过和魏皇以及庆王已经出了五服。像金行这些掌握国家命脉的重任魏皇都是交给自己族人来负责的。
“殿下,我专门查了,这些金票的来源基本都是一些大客商。不过他们都是收了其他人购买物资时付的金票。
而那些人很可疑,他们的背景不明但都不是我魏国人,购买大量的物资却宁愿付出比市价更高的价格。”高云说道。
“那么那些人去了哪里,购买了大量的物资我不信他们能够无声无息地消失!”庆王问道。
“这些人带着购买的物资去了除了北明以外的各个国家,有东周,有南梁,有西楚,等等。我们也不能从中推断出这些人到底来自哪个国家。”
“能够仿制出如此相似的金票,绝对是国家势力介入了。”庆王给出了一个判断。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单独一位神级炼金术师想要仿制出这种印版都是不可能的,也只有一个国家才有这等实力。
“殿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假金票流通太广了,我们该如何阻止这件事?”高云问道。
“发通告,告诉天下人我魏国金票出现了假金票,从今日起假金票一律不得兑换。”庆王说道。
“可是殿下,一旦如此,怕是没人再愿意使用我大魏的金票了!”高云担忧说道。
“那又如何?总不能让我大魏来负责这些假金票吧!”庆王说道。
高云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他感觉如此行事必定会导致更大的事端,但是这确实是让魏国止损的最好办法。
说到底,魏国目前只收了一亿金币的假金票,对于魏国来说不是不可承受的损失。但是若是将市面上的所有的假金票全由魏国来承担,那绝对是伤筋动骨了,更何况这种假金票根本就是无穷无尽的。
只能说,魏国也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承受最小的损失,至于其他人,听天由命吧!
当魏国金票出现高仿假金票这个消息传开后,几乎所有持有魏国金票的人都赶忙去魏国金行兑换。
而一些人发现自己居然持有大量假金票后当即状若疯狂,对金行的人大打出手,加上其他心怀不满之人在旁边煽风点火,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几乎没有人再愿意信任魏国金票,大量的魏国金票被兑换掉,商人拒绝再收取魏国金票,魏国金票在本国完全失去了市场。
楚逸这时候便开始收尾了,下令暗卫在各国将自己买来的物资全部倒卖掉,然后兑换成真金白银悄悄回国。
这件事干得实在是太缺德了,楚逸也是很顾忌的,所以事情一闹大了,楚逸便完全偃旗息鼓,生怕将自己给暴露了。
但是楚逸这些的暗手虽然没有了动静,可毕竟有整整五十亿假金票在魏国流通,这足可以对魏国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破坏。
魏国人已经对本国的金票彻底失去了信心,楚逸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因为楚逸数立的良好的公信力的形象。还有重要的原因是大周金票是最不容易被仿制的。大周金票与一般的金票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金票的表面有一层胶状透明物质,得益于这层物质让大周金票能够防火防撕。
这层物质其他国家实在没有弄清楚是如何制成的,仿冒便更加不可能了。
而这些胶状物质其实是东山岛上一种特产的胶树生长出来的果实提取出来的产物,这些胶树也只能在东山岛上生长。只要东山岛在楚逸手里,就没人可以仿冒大周金票。
仅仅到了武宁二年三月,大周便又多发行了三十亿金票,照此情形,怕是年末之前,魏国的主流使用的金票便会是大周金票了。
魏国朝廷其实损失也不严重,因为庆王下令假金票禁止兑换得及时,魏国归根到底只损失了一亿金币。
但是因为大量的真金票被兑换,魏国失去了一大批黄金的控制权。
而且剩下四十几亿假金票的损失落在了谁头上?当然是那帮商人头上。
商人虽然说社会阶层不算高,但是他们也是掌握了不小的财富,这些人如果全部联合在一起,力量非同小可。
这些人损失最为惨重,心底的怨气是最大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怀疑这是魏国朝廷自己搞的鬼,为的就是割自己的韭菜。
即便不是如此,魏国金票刚刚发行,假金票就接踵而至了,魏国朝廷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他们的报复很快就来了。
四月的时候,魏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贼寇在各地造反,各地狼烟滚滚。
而北明居然也兴兵南下了,原因就是有人私通了北明,将魏国的北境兵防图献给了北明。
北明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派遣了北明大皇子齐王公孙海亲领十五万大军南下。
北明都是拿现存的国家国号封自己的皇子的王号,可谓是既嚣张又吐露出自己的野心。
北明皇帝公孙璨去年刚成年的九皇子就在成年礼上,被公孙璨封为了周王。
这次齐王公孙海亲自领兵南下,很明显就是积累军功的,北明的皇位继承不是立嫡长子,而是谁军功大者谁为太子。
魏国听说北明居然发兵来打自己了,顿时惊慌。立即便有许多大臣上书表示可以向周国求援。
魏皇是拒绝的,在魏皇看来,周皇楚逸和北明皇帝公孙璨都是虎狼之君,向楚逸求援无异于饮鸩止渴。
可在正面战场上,魏国军队一如既往地接连战败,魏国皇帝终于答应了向楚逸求援。
这次还是曲奉带了使团出使周国。
其实楚逸是不希望北明坐大的,所以这一次,楚逸并没有勒索魏国什么,只要魏国提供了一百万石粮食作为军费。
之后,楚逸便令车明业令五万大军北上出征,这一战,楚逸不要求车明业取得什么战果,只要能够牵制住北明的一部分军队就可以了。
周国的百姓还没有恢复元气,出兵五万算是楚逸能够做到的最大程度了。
而车明业没有让楚逸失望,他虽然算不上能将,但是统兵不弱,擅长排兵列阵,借着地势居然和北明的十三万防守军打得有来有回的。
这也让北明再次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