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兴在平潭郡守备校尉面前耀武扬威一番之后,直接准备进攻张添所在的圣京。
孙道兴一路疾驰猛进,星夜兼程,直逼圣京,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袭击了圣京。
圣贤天国的圣京只有一万守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孙道兴军队直接攻进了城。
不过留守在圣京的军队都是圣贤天国的精锐,面对敌军破城,丝毫不惧,与之展开了巷战,血肉横飞的样子,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一时间,两边竟然打得不分上下。
孙道兴见此情形,派了一部分军队占据四下城门,对圣京的军队采取合围之势。
即便做困兽之斗,圣京守军居然硬是支撑了三天。不过,到了第四天,圣京守军开始支撑不下去了。
越来越多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或是溃逃,或是投降。
很快,孙道兴就领兵包围住了张添的宫殿。
张添见大势已去,想要自杀,却没有这个勇气,只能选择了投降。
孙道兴押着张添前往圣贤天国的前线,当这些军队得知圣贤天王被俘虏后,自然没有了战意,除了少部分军队依旧顽抗,大部分军队直接缴械投降了。
孙道兴将张添绑缚着押送到楚逸面前。张添“噗通”一声,跪倒在楚逸面前。
“逆贼张添,见过周公。”张添面色惊惧,颤声说道。他知道他的命运就把握在了楚逸手里。
“道兴,谁让你把张天王给绑起来的?”楚逸却严肃地指责孙道兴。
孙道兴连忙将捆绑着张添的绳子给解了下来。
楚逸亲自扶起了张添,和蔼说道:“张天王,你到底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了,而你虽行战事,但是没有祸及百姓,虽然有错,却非大恶。既然你主动投降,本将军便册封你为顺安侯。”
如今,东齐朝廷不存,爵位楚逸自然就自己册封爵位给属下,而张添是第一个被楚逸册封的侯爵。
张添此人绝对算不上好人,偏偏又不是什么恶人,关南九郡发生了几年的战事,然而没有民生凋敝,张添其实是一个重要原因,对待百姓,他绝对算得上是个好人。
加上楚逸刚刚收编了十数万的圣贤天国大军,张添在南四郡的影响力更是不能小觑,楚逸还真不能苛待了张添。
所以楚逸给张添封了爵位,厚待他,只要张添自己不再作死,楚逸会让他富贵一生。
张添听后心里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命是保住了,对楚逸更是大礼参拜。
魏国那边,因为楚逸引发了热议。本来,魏国以雷霆之势迅速占据了东齐最富庶的一块地方,让魏国不少人都开始膨胀了,结果楚逸以五万战十万,将魏国的十万大军打得全军覆没,给魏国狠狠抽了一个嘴巴子。
魏皇召集了众臣商议如何处理楚逸这个问题。
有一位大臣便提出了一个很损的主意:“陛下,那楚逸身为东齐的卫将军,自立之心昭然若揭,我们不如把东齐的小皇帝给送过去。”
“对呀,陛下,那东齐小皇帝被扣押在我们大魏,不如送给楚逸,还能显得我们仁德。至于小皇帝在楚逸那边是什么处境就不是我们可以干预的。”
魏皇感觉这主意不错,坏笑一声:“那就把东齐的小皇帝给送过去吧!”
楚逸占据了关南九郡和临海关,加上东山岛,在天玄大陆上这面积比一些小国都要大不少。楚逸这时便有了称王的想法。
大齐的旗号楚逸是要继续打着的,这实在是很好用,不过继续当一个公爵是满足不了楚逸的野心的,周王这个名号是不是挺好的?!
楚逸下令让东山岛上的士子全部来安庆城,楚逸打算将自己的周王都定于此处。
楚逸本来的计划是要在东山岛上积攒实力的,在大齐灭亡之前不会出动的。结果魏国突然对东齐动手,逼得楚逸也只得抢先出手,占领临海关。
不过楚逸并不打算放弃东山岛,虽然让世家士子都前来关南,楚逸却让卫冰继续驻守东山岛,训练水师。
楚逸因为打着大齐的旗号,让许多不愿投靠魏国的世家士子纷纷前来投靠,加上一些因为战争失去土地的流民纷纷南下,楚逸派人安顿这些流民和士子,使得关南九郡迅速繁荣起来了。
程闫得到了楚逸的暗中授意,派人传播言论。很快士子中就流传出卫将军当晋封为王的言论。
兵权尽在楚逸的手中,加上这些言论的煽动,以及众多士子迎合楚逸,卫将军当为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就在楚逸感觉自己的美好生活即将到来的时候,却迎来了一个晴天霹雳。魏国派出了一个使团,声势浩大地将东齐小皇帝给送了过来。
楚逸是欲哭无泪啊,楚逸需要打着大齐的旗号,但是实在不想上头冒出来一个皇帝。
即便这个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但是却可以让反对楚逸的人有了反对自己的合法性。尤其那些世家,这些世家本性就是要掌握权力的,和楚逸之间本质的矛盾是不可调节的。
楚逸头顶上多出一个皇帝,这些世家不趁机搞事情,为自己争夺权力那就见鬼了。
可是楚逸还需要大齐的旗号,楚逸就算咬碎了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楚逸亲率两万大军前往临海关接小皇帝。
“臣楚逸拜见陛下!”楚逸对小皇帝行跪拜大礼,没有半分逾矩。
魏国生怕光小皇帝一人制约不了楚逸,把当初俘虏的一百多名朝臣全给送了过来。
楚逸将这些人全部安排在安庆,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安全,楚逸专门安排了五千血神卫护卫在此。
楚逸将血神卫已经补回了一万之数,并且重新培训了一千玄阶一重天实力的士兵,这些耗光了楚逸血灵鼎中的血气。
这一千士兵被楚逸编为皇帝的羽林军,保护小皇帝的安全。
小皇帝似是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对于楚逸的安排没有抗拒。不过,小皇帝提出重建尚书台,选了几位老臣进入尚书台。
其中就有江元举,路俜,江元翼,还有袁家的袁重,世家出身的老臣几乎都被选进了尚书台。
楚逸则是将自己的人安排进了六部,程闫为吏部尚书,李阁为兵部尚书,贺宪为礼部尚书,汪惠为户部尚书,何泰英为工部尚书,夏侯德为刑部尚书。
除了一个夏侯德,其余五人没有一个出身世家,即便是夏侯家也不过是个二流世家。
至于张顺之,楚逸任其为御史中丞。
这也不怪楚逸吃相难看,皇帝大力征召世家重臣进入尚书台,楚逸要是再让世家子弟掌握六部,那是真的和自己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