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500000015

第15章 从科举转向医学

弃文从医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明代嘉靖十九年秋,那是一个月夜,李时珍记得非常清晰,因为就在这一天,他决心彻底与科举告别。

浩淼的江水上,一叶孤舟顺水漂流,李时珍和父亲坐在船头,喝着闷酒,远处的圆月在水里荡漾,仿佛是此刻李氏父子的心,起伏不定,李时珍从这清冷的水中月里,看清了自己的十年寒窗路。

父子俩人相对无言,但都在为一件事伤感,那就是科举,只不过一个是因为自己儿子没考上科举,一个是因为自己没有实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李言闻望子成龙的科举梦又一次破灭了,他想不通儿子才华四溢、满腹经纶,竟然不为主考看重,落得个榜上无名,第三次赴武昌应乡试,仍然失败而归。

不过李时珍的心情却比李言闻还要好点,因为毕竟年轻,脑子灵活。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他李时珍还这么年轻,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考不上就考不上吧,我努力过了,我无悔了。

只不过唯一的遗憾是,辜负了父亲的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自己没有走上仕途,让父亲伤心了。

李时珍抬起头,看着父亲面色憔悴、神情沮丧的样子,他心里很不好受。他很少盯着父亲看,在自己的眼里,父亲一直是最坚强的,是不可战胜的,平时李时珍喜欢一切都按父亲的意思做,因为他感觉父亲永远是对的。

这是第一次,李时珍感觉到了父亲的脆弱,父亲的无助。现在自己已经成人了,自己要独立面对这个家庭,自己要挑起生活的重担了,父亲身上的担子,自己要接过来,让自己的家庭运转起来。

为了转移父亲的情绪,李时珍把一直藏在心里,已经思考多时的医学问题谈了出来。

李时珍对父亲说:“父亲,我一直在思考医学上的一些问题。有很多东西,一直没机会和您说,正好乘现在这个机会,和您谈一下吧!”

李言闻从失神的状态中回过神来,在确定了自己的儿子正和自己说话后,就随便“嗯!”了一声。

李时珍说,“《孟子·告于篇》上讲:心之官则思。《内经》上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两部书里都是说,心脏是主管人的思维活动的。儿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这里说的不对。”

“本来,《内经》上说过,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按这种讲法,是人脑主宰我们的视觉、听觉和运动器官的。”

“再往深处想,我们思考问题时,是心在想,还是动脑子想呢?读书读久了,是头昏头痛,还是心昏心痛呢?显然这主要是前者。所以,儿以为,脑才是六神之府,思之官。”

李时珍这番独出心裁的言论,使父亲颇为震动。他从振兴家庭无望的失落中回过神来。

《内经》是祖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总结和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后代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可以说都起源于《内经》。《内经》上提出的心是思之官,千百年来有学问的人都视为真理,医经、儒经都这么叙说。儿子却敢向传统挑战,提出怀疑,真不简单!

李言闻并不保守,他只不过是对儿子寄托的希望太大,一时缓不过劲来。现在,他也慢慢想开了,自己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为什么非要自己儿子实现呢?儿子已经努力了,这就够了,这就是自己的好儿子。

李言闻听着儿子的议论,仔细地琢磨着,儿子这番议论还真有点道理。

李言闻不由得感叹:“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这几年来,天天督促儿子面壁苦学,尽了最大努力,发奋读书,几乎丢了命。”

“但是,老天不遂人意,三次应试都名落孙山。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仅凭着家族的影响,自己平时关于医药学有意无意随便说说,就记在心里,对‘心之官则思’竟动了脑筋,作了如此深刻的见解。”

“自己行医数十年,也曾著书立说,但对于这么重大的医学问题,却从未产生疑虑,真是庸才!”

“儿子果然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勇于探索。其实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既然儿子在医学上能够如此钻研,何不让他跟着我学医呢?别让他像我那样了,为了科举白白耗费了青春,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时珍见父亲沉默不语,便把自己想放弃科举考试,跟随父亲学医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个念头在他心里许多年前就有了,但是为了显耀门庭,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藏在心里不忍心说出来。

看来,科举仕途与李家这一代还是无缘,自己的志向也不在这里。于是,李时珍趁父亲思想已经转变,便把多年来深思熟虑的话说了出来。

李言闻看着为应试累得瘦弱不堪的儿子,心头不禁涌出无限爱怜。李言闻并没有听到儿子的话,不过从儿子的表情,他就知道儿子要表白什么,儿子在重演他的悲剧,那个传说的笑话中,运气再也不敲门,儿子要等的是真正的学问本事了。李时珍决心从此放弃举业,随父学医。

李言闻觉得儿子的选择不能说最佳,但也算是条好的出路了。于是,他默默地点头同意。

李言闻最后痛苦地喃喃说:“为什么我李家父子两代都是同一个命?我能治别人的病,却治不了自家的命。难道那朱衣神也是趋炎附势之辈?只对着富家豪门点头。想那顾家小公子还小你三岁,都在前年成进士了。”

顾家是蕲州城里有名的大户,顾家大公子顾问,字子承,号日岩。他18岁便中了进士,在福建当了多年大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理学名家。

顾问归隐后回到家乡讲学,在阳明、崇正两座书院中开课授徒。由于顾问名气很大,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到蕲州拜他为师,已有学生数百人。

顾问的兄弟顾阙,号桂岩,当时合称“二顾”,虽然年纪不大,已经被视为理学宿儒了。

顾阙也经常和哥哥在蕲州的崇正书院、阳明书院讲学,四面八方来蕲州听讲学的很多,弄得名气比公侯卿相还大。

李言闻虽然答应了李时珍不再应考举人,但要求他学医之前,先去拜顾问为师。

既然不再应考举人,身上没有负担了,李时珍可以免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误,超脱出来看一看顾问讲的理学是什么样的理学。

都是读的朱子一本书,为什么他们顾家人都会进士及第?李时珍就考不上一个举人。看清了真正的学问本事何在?再来决定学不学医。

李时珍去拜师听讲了,回来后告诉父亲说:顾问讲的理学还是老样子的理学,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真正的学问,也没有可以实际应用的本事。

这就像当时一些还有点头脑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它本质是“禅学”。既然是说禅,那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佛祖拈花,迦叶会心。

这种玄妙的东西,不是李时珍喜欢的。他心里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治蛇虫咬伤的蚤休,是那一味起死回生的黄岑汤。

李时珍这时心意已决,他毅然写了一封“求父允儿学医”的决心书,其中有诗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身如逆水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畏难。

看到儿子学医的决心,李言闻终于点头了,他不想把儿子逼出毛病来,到时可能后悔都来不及。

幸亏是李言闻点头,如果是那传说中的朱衣神点头,也许最多不过是又多了个当时的名宦大儒,而绝对不可能造就出,中国科学史上流芳百世的一代医药家。

李时珍就这样开始正式学医了。

这样,从23岁开始,李时珍就弃文从医,继承父业,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孙传芳

    孙传芳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比尔·盖茨商道全集

    比尔·盖茨商道全集

    他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他是一个商业奇才,独特的眼光使他总是能准确看到IT业的未来;他更是一个传奇,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登上福布斯榜首的位置,这个神话就像夜空中耀眼的烟花,刺痛了亿万人的眼睛。然而,他退休之际,却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用于慈善事业。他就是原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
  •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在最近几年里,没有哪一位运动员像斯特凡·埃芬博格这样处于聚光灯下,成为舆论的中心人物。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比如荣获2001年欧洲冠军杯赛冠军,很富有传奇性,他在1994年世界杯赛时被赶出国家队,也同样是一段奇闻。关于他的失败的婚姻以及他的新女朋友克劳迪娅·施特伦茨的报道已经屡见媒体。现在斯特凡·埃芬博格第一次自己站出来发言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敏感的讲述者,他生活中的有些情节跃于纸上后听起来就像是由一位充满幻想的小说家写的。他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他的开端,他怎样从一块墓碑上摔下来压断了腿骨,以及他怎样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伟大梦想。
  • 世界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十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1844年,16岁的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次年转入法律系。在大学期间他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信徒。19岁时辍学回庄园进行农事改革,力图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至尊纨绔

    重生之至尊纨绔

    他,是帝国神秘部队暗影的教官。却因为一次失误而重生到了一个十足的纨绔上。他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却被一些恶毒小人打扰。同时围绕在他身边的美女如云,看她们怎么为了这个“纨绔”争风吃醋!
  • 极品鬼妃:王爷总想套路我

    极品鬼妃:王爷总想套路我

    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凌阳王是个残废,整天只能坐在板舆上。他新娶的王妃新婚之夜勾引别人,给他戴了一顶巨大的绿帽子。初夏表示不服,从来都没听说过新婚之夜新娘子一个人满园子跑的。你们就是想陷害我!这时的凌阳王脸色大变,猛地自板舆上站了起来……
  • 人生要完美

    人生要完美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当你遇到人、事、物,需要你做出选择时,你又该如何抉择!
  • 斥天辰

    斥天辰

    为了找寻身世之谜,杨辰步入一个个怪圈之中。为了报仇,杨辰选择了隐忍与主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吾以年少之躯斩断万千仇恨,若要犯我,就要做好被杀之准备。
  • 系统之万界神帝

    系统之万界神帝

    地球上一个渺小的人类获得了一个系统的认可,从此玩转万界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 大梦尘

    大梦尘

    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因一段平淡的开始而就此改变,是谁在操纵?还是命运使然!血在燃烧,他的疯狂是为了什么?“逆了你这天!让世界围绕我转!”
  • 未待晨晞思君齐

    未待晨晞思君齐

    那时的未晞以为他们度过的每一天只是漫长人生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天,然而当有一天他们被世事万物相隔开来,被世俗琐事割裂开来,才发现那些被时间碾压的过去,是那样的美好而又整体,所以在这阴霾而又清冷的夜里,未晞总是想起陆思齐上课时被阳光勾勒的侧脸,和她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时,浅浅的笑和偷偷举起答案时纸上好看的字,不知道他是不是也一样……
  • 决策的逻辑

    决策的逻辑

    本书在解剖这些关键、疑难问题时,深入剖析了决策者的洞察力、视野、心智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具体决策结的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深远影响。进一步,作者在讨论这些具体的影响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分析了经营管理者在个人心智和相应的决策判断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具体应该形成怎样的状态方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 气死天下

    气死天下

    神马都是企鹅,菩萨能度化,新人都是浪人
  • 拒嫁帝王:第一狂妃驾到

    拒嫁帝王:第一狂妃驾到

    纨绔狂妃,身怀异能,手握天下,煌煌星辉,肆掠三界!“给你个机会麻雀变凤凰,要不要?”他将皇后金印放到了她面前,笑得妖娆。“给你个机会,王子变青蛙,滚不滚?”她挑眉,高捋袖子。开玩笑,追她的男子,皆是白马王子,才不要再一颗树上吊死!重生后的她,身怀异能,睁眼时泛起的潋滟,轻描淡写间,便颠覆了这个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