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也不知道我们家姜夏现在还能不能出来。”王英是打心眼里疼爱这个女儿,所以不愿意让姜夏受到任何伤害。
“原本姜夏就是无辜的,无辜的人不应该受到牵连,我与姜夏也是夫妻,帮她也是应该的,岳母实在是太客气了。”
赵灜很客气,王英看到赵灜这样子心里开心的跟什么似的。
“听说你马上就要科考了,不能因为我家女儿的事情耽误你考试啊。”姜木匠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担心自家女儿妨碍了赵灜。
“耽误了两三天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回去把没有温习的再加紧温习一下就好了。”赵灜觉得这一家子人实在太客气,姜夏却来了一句,“爹娘……你们这意思好像就是我在拖后腿,赵灜是一个有才情的,必然能够高中,女儿当然是很相信自家的夫婿,大可不必担心。”
王英听到姜夏这么说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那是最好的,你们小两口感情好,我们比谁都高兴。”
一家子吃饭其乐融融,周氏在旁边一声不吭,这两天听到周娟煽风点火,周氏心里还是很讨厌姜夏的,特别是听到姜夏说话,周氏在心里头把姜夏骂了千万遍。
周氏知道有王英帮着姜夏,嘴也就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有什么都憋在心里头不敢说出来,只是耿娟说要回娘家探望一圈,没想到并没有回家,反而直接找到了小王氏。
“真是稀客呀,你怎么想起来找我了?”平日里都是小王氏找耿娟,今日没想到耿娟亲自上门,手上还提着大包小包的。
“我当然找你是有事情商量。”耿娟对小王氏是很是客气,经过上次事情,耿娟已经见识到了小王氏的本领,是一个有想法有谋略的,不可以掉以轻心,上次要不是因为小王氏从中提点,耿娟哪能想到那么好的法子来整天姜夏。
“上次的事情多谢你,我今日是专门过来道谢的。”耿娟十分客气,把东西都放在桌子上,小王氏看到那么丰盛的东西,喜不自胜,嘴里却还一直在说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就是帮你出了主意而已,你何必那么客气呢。”
虽然小王氏那么说,但是耿娟绝不可能会这么做的,她摇摇头说道,“今天我专程过来感谢你,就是因为上次你给我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么好的法子。”
“你真是过奖了,如果你要是想顺利的嫁给赵灜,只要有姜夏挡在你们中间,就绝不可能会成功,我实在是太清楚赵灜的性格了。”
小王氏听到别人夸赞,心中有些沾沾自喜,耿娟对她言听计从,小王氏当然也觉得很是得意。
“今天我来也是有事情要找你……”
耿娟觉得既然事情都已经做到了这一步,那就自然不能轻易的放过姜夏,所以干脆做到底,姜夏这个人也是有脑子的一些寻常的办法,压根就对付不到她,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耿娟一时半会想不到,所以就过来请教小王氏。
“有什么事情你但说无妨,你和我之间何必那么客气呢。”小王氏看了一眼耿娟,耿娟这阵子过得似乎并不如意,面色有些苍白,却依然难掩美人姿色。
“还不是因为姜夏出来了,不知道她从哪里多弄出来了一块玉佩,所以上次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让姜夏和赵灜的感情越发的好了。”
小王氏听到耿娟那么说,停顿了一会儿,小王氏一早就觉得姜夏不是平常人,明明都已经胜券在握,可没想到最后姜夏又想办法逃了出来,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那也算你们运气不好,既然这一次不行,咱们还有下一次机会,反正这件事情,衙门里没有抓住你们的把柄,你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姜夏永远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只要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你想要的一切都会有。”
小王氏告诉耿娟,“上次那件事情都是张言才做的,和你并没有关系,你就当不知道这件事情,好好的把耿氏哄好了,到了关键的时候,说不定耿氏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那是自然,这我也早就想好了……婶婶那边自然没有问题,以后如果我要是进了家门,那自然也是把她当成是婆婆看待的。”耿娟笑了笑,这阵子她在家里十分勤快,把他们老两口哄得一愣一愣的。
“只不过赵江有点癞哈马想吃天鹅肉,整日没事就往我们这边跑,他的心思我能不知道吗?但是他一个跑了老婆的男人,我怎么可能看得上。”董娟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赵江一直护着耿娟,耿娟确认赵江心里是有自己的,而且是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赵江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耿娟能够看出来,赵江是一个很痴情的人。
“他就不必多想了,还带着两个孩子,怎么着也不能委屈了你。”小王氏当然也看不上赵江,她对耿娟说,“那你就接着对他好,让赵江死心塌地的,你就可以利用他,赵灜应该很相信他这个大哥吧,有些事情你做不到,但是赵江却可以帮你做到。”
耿娟觉得很有道理,因此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
小王氏叹了一口气,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礼品,她就知道的确就像外面说的那样,赵家不容小觑,姜夏在镇上混得不错,能挣不少的银子,赵灜前途一片光明,照这样看来他们家想必很快就会发达,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我想问问你赵灜什么时候参加科举考试?”小王氏觉得必要在赵灜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将姜夏一把扳倒,这是耿娟唯一的机会。
“大约一个礼拜之后,我看他每日都很勤奋的温习,只不过姜夏出了事,耽误了几日,耿氏因为此事一直在家中埋怨姜夏。”
耿娟想了一会儿觉得这阵子应该是指赵灜最忙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路走到京城,赵灜的确费了不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