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交谈的人还没来得及说话,赵德顺就忍不住出来反驳了:“刘氏,你休要血口喷人,我家老二才不是那样龌龊的人!”
赵德顺的出现让交谈的两人都有些尴尬,不过刘氏也不是善茬,一张嘴从不认输,很快反驳,“若是你家赵瀛没有这样的心思,人家姜夏还能强迫他不成,也难为当时姜夏那个模样,他也下得去手。”
“当时的事情整个村子都知道,你怎能在此污蔑我儿?”赵德顺气得脸色铁青,这要是个汉子,他都想上前揍人。
可惜对方是个女人,他怎么气也不能跟女人动手。
这不仅是对他,对赵瀛的名声也不好。
“当时的事情还不是你们说着我们听。”
刘氏这些天看着赵家一天比一天好,心里早就酸成柠檬了,这会儿有机会让赵家人不快,她怎会放过?
当即冷笑着道:“事实到底如何,谁知道呢。”
“你!”赵德顺气得倒仰,手指颤抖的指着刘氏。
“你什么你,难道还真被我说中了?”刘氏嘲讽道,“你们家赵瀛可真厉害,为达目的连个一百八十多斤的胖女人都能人。”
“别把你自己的龌龊心思用到别人身上!”赵德顺咬牙道,家里老二向来是他们的骄傲,行得正坐得直,哪里容别人如此污蔑?
可他有嘴笨,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愤怒的说出这么一句。
倒是之前跟刘氏讨论的人见机不对,赶紧拉了刘氏:“快走吧,你刚不还说家里孩子等着吃饭吗?”
说着就把刘氏拉走了。
刘氏走了,赵德顺却因为她的诋毁在原地愤怒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回到老屋时,耿氏已经做好了饭,见他回来,兴致勃勃的跟他说起姜夏在镇上有了田地的事。
“我听人说了。”赵德顺闷声道。
他心里其实也是高兴的,但这份高兴因为刘氏颠倒黑白的话打了折扣,让他现在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
“大好的事板着个脸干嘛?”耿氏见状不满了。
“是大好的事,可也有人因此觉得咱们家老二当初娶老二媳妇别有用心呢!”赵德顺郁闷道。
耿氏一听怒了,将拿出来的筷子往桌上一拍,“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污蔑老二!”
“没谁。”赵德顺怕耿氏受不了去找刘氏算账到时候闹笑话,就没说实话,赶紧转移话题,“好了,吃饭吧。”
“还吃什么饭!”耿氏却没有顺着他的意思来,怒道,“当家的,你给我说到底是谁,我要去撕烂他的嘴,看他还敢不敢再胡说八道!”
见赵德顺还是不太想说,转身就往屋外走:“你不说是吧,我去问,我就看哪个茅房堆里的贱货敢在我背后嚼我儿子的舌根!”
赵德顺怕她闹得人尽皆知,连忙把人拉住。
“我说,我说还不行吗。”赵德顺无奈,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很气愤,需要说出来泄一下气,就把刚才回来路上发生的事跟耿氏说了。
耿氏听了大怒,当即就要去找刘氏算账。
赵德顺和赵江两个人都拉不住,两人无奈,只得跟着去,省得出什么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靠山村就这么大,赵家跟刘氏所在的陈家也不远。
很快,耿氏就到了陈家门口,大嗓门往里边喊:“刘氏,你这个烂货给我出来,敢说我儿子,有本事当着我面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刘氏也是个倔脾气,一听这话哪里忍得了。
也不吃饭了,将手中的筷子往桌上一拍,走出来跟耿氏对骂。
“耿氏你个破烂货,说谁烂货呢!真以为你儿子考中秀才就很了不起吗?我就当着你面说又怎样,你儿子为了人家姜家的家产娶个两百斤的肥婆,对着那张肥猪似的脸也下得去口。”
“全村人都知道的事,你们遮遮掩掩也掩盖不了!”
耿氏本来就不是个能忍的性格,更别提刘氏当着她的面诋毁她最喜欢的儿子了,当即怒火中烧:“好你个刘氏,谁给你的胆子这么说我儿子,看我不打死你!”
说着上前几步走到刘氏跟前,抬手就想打人。
刘氏也是个厉害的,哪里会让她得逞?
立即抓住她的手,抬脚还击,一脚踢中耿氏的小腿。
耿氏吃痛,却不愿放开,张口咬住张氏的手腕。
两人就这么扭打起来,就连上前来拉架的人也被波及,不是被刮花了手就是被踢痛了腿。
好不容易将两人分开,刘氏的脸被抓成了花猫脸,耿氏也好不到哪里去,胳膊都脱臼了。
耿氏也是犟,当时一声不吭,等被赵德顺和赵江拉回家了,才道:“你们给我看看,我手是不是断了,使不上力,还疼死了。”
说着又忍不住骂刘氏,“那个小贱人,以后见一次打一次,让她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说我儿子!”
“得了吧你,再闹到时候丢人的还是咱们儿子。”赵德顺拿起她的手,在她青紫的手腕处捏了捏。
“嘶!你个死鬼,想疼死我是吧!”耿氏疼得龇牙咧嘴,身上直冒冷汗,没一会儿后背的衣裳就湿了一大块。
“脱臼了。”赵德顺判断道,“你在家歇着别乱动了,我去请郎中来给你看看。”说着起身准备离开。
耿氏伸出那只没出事的手拉住他,“不过是脱臼,哪里就这么金贵需要请郎中了?用土方治也能好,。”
“可是……”赵德顺看着她的手腕,皱眉。
赵江也劝道:“娘,胳膊脱臼不是小问题,还是该请郎中来看看。”
“都说用土方就能治好,还请什么郎中!”耿氏十分坚持,事实上是不想让人知道她打不过刘氏被刘氏那小贱人弄伤了胳膊。
赵德顺和赵江还想劝,耿氏立刻威胁道:“你们要是敢请郎中,我就敢上刘氏那儿再找她算账!”
赵德顺父子俩一听,连忙熄了心思。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要是老二在家就好了。
再不济姜夏在也好,这两人办法多,肯定能劝耿氏。
靠山村发生的事,姜夏并不知道,她让十一把肉食和耕地的消息带回去后,就回解忧铺看铺子了。
隔日下午,她刚送走两位客人,就见到赵满走进解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