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岩开门见山,直说要害。
闻言,姜夏气定神闲,笑眯眯的说:“哪里又怀疑,是孔大夫医术了得,如华佗再世,齐三的伤才能恢复神速。”
身边的人不多,朋友更寥寥无几,但他们都是她所信之人。
可小蜜一事,她没想过要告诉任何一人,至少目前不会。当然,他们也不会多问。
这是他们彼此的信任,也是她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无论从哪方便而言,小蜜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只会起祸端。
简单两句话的功夫,姜夏心思百转千回,面上却如常。
听了她的话,孔岩气得直瞪眼,定在原地,“去去,拍马屁也不行!当时齐三那小子伤势严重,即便再快也该有个两三月,可他恢复的惊人,不过一个月,太不正常了!”
姜夏继续打马虎,弯眉一笑,“齐三的事情与我何干,大家可都觉得,那是孔大夫的功劳。”
药是偷偷给齐三用的,并没有人知晓,她不认,孔岩也拿她没有办法。
“行,那次暂且不论。可芳芳生孩子时,我亲眼所见,看得明明白白,姜夏,那些药,你到底是从何而来。”
孔岩不想逼迫姜夏,但医术是他追逐一生的东西,是他毕生的坚持。
他想了想,有些气恼,“你不肯说,难不成以为我会害你?如果这样,你又何必让我看见!”
“别介,别生气啊。”姜夏笑眯眯的凑到跟前,两手指举耳畔发誓,“我发誓行不行?绝没有不信你,就像你说得,如果我害怕你害我,我干嘛还当你面把药给芳芳。以我的手段,随便想个借口就能把你支走。”
她顿了下,笑容渐渐收敛,一脸严肃,“我确实有难言之隐,来源恕我无可奉告,但是,如果你想拿它们去做研究,我可以给你提供。”
她还算了解孔岩,这个脾气古怪的怪老头,货真价实的医痴。
他刨根问底,无非想知道药方搭配供他学习钻研,要说不劳而获以此威胁,是他不耻的。
“啊?”孔岩原本揪住胡子的手骤然一紧,力道大的他手上掉了几根胡。
来的太突然了,还没开始就跳到了结局。
他狐疑的盯着姜夏,往后退了一步有所防范,“当真?”
姜夏扑哧一笑,“当真。但……”
放慢了语气,肉眼可见孔岩脸部抽搐,她扬了扬眉,“但,我有个条件。”
她不能轻易暴露自己,想卖特效药她的身份并不合适,不懂医术又无这方面人脉。一次两次还行,卖的多了势必引人怀疑。
而百姓眼里医术高明的孔岩就不同了,最是合适出面的人选。
孔岩问:“你说,什么条件?多少金随便开。”
姜夏诧异挑眉,听这口气,财大气粗呀。
“你帮我卖药,你的名声卖这些药再合适不过了。”有些药的效果确实惊奇,要只放在手中,虽然也会救命,可范围有限,可若是让孔岩拿去用,还可以赚到一笔钱,一举两得。
“可以,但每卖出一颗药,你就要给我另一颗让我做研究。”
孔岩相对而提出的要求,姜夏觉得合乎情理,点头应了。
两人达成共识。
只是,部分特效药的成分孔岩目前无法一一回答,和姜夏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用孔岩的师叔,四处云游的云方道人为由,问及便有了出处,没问最好,省了不少麻烦。
约莫约个时常,姜夏才拿着药回到解忧铺,熬夜给芳芳除恶露。
芳芳出了月子后,又主动在铺子里忙碌了,孩子睡觉就放在木床里,不睡就背在身上,前一个后一个,倒吸引了不少稀罕孩子的妇人。
这天,姜夏帮大宝和小宝换了尿布,就见郑太太在丫鬟的拥簇下来了。
“姜夏,与我后面说话。”郑太太因有要事说,前堂人多口杂不方便。
姜夏引路,来到后院她的房间。
不过大户人家的宽敞华丽,但好在干净利落,空气弥漫着淡淡清香。
进屋,郑太太便把身板的丫鬟打发去守门。
“来,近些说话。”郑太太笑盈盈的把姜夏招来身边,轻拍着姜夏手背,“是喜事。”
姜夏心头一动,隐隐猜到,“关于香露?”
“好个聪明的女子!”郑太太惊讶,“的确是因为香露得来的喜事。”
狐臭于女人而言万分尴尬,幸好她从姜夏这儿得了香露。这不,她跟身边那位贵人絮叨时,贵人也对香露生了兴趣,要买一些。
的确是喜事,但姜夏没有得意忘形,先谢过郑太太帮忙。
妇人间口口相传最见成效。
“何事取货……”
“等等。”郑太太打断姜夏的话,脸上虽有笑容但有所收敛,“贵人门第高,赏银绝对让你满意,的那你得说说东西的出处,确保来源安全,贵人才愿出手买。”
“来源、出处?”姜夏攒眉低难。
郑太太一愣,“该是很容易的,有难处?”
姜夏抿了抿嘴,声音平缓含着歉意,“抱歉,郑太太,让您失望了,此事确实难办。我开了解忧铺,就是为了解人之忧,但解忧不问出处。这是我唯一的条件,如果不能做到就罢了。”
她思考片刻,微微躬身行礼,“我有个不情之请,贵人我得罪不起,还劳烦太太转告贵人只说没货了。”
“快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郑太太立刻扶起姜夏,然后坐回椅子上,“此事怪我,急于求成,事先该问一问你的。”
接着,叹了口气,惋惜地说:“可惜了,贵人是省城里的正经主子,你的货若能卖到贵人手里,在省城是要赚足名声的。”
“确实可惜,不过,钱财不能过于强求了。”姜夏微微一笑,神情豁然,“能遇到郑太太已经是我的福气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你能这么想就是好事,做生意是长久的。”郑太太认同的点点头,“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我并没有承诺贵人什么,这事我来善用,你放心。”
郑太太比齐太太还长三岁,但和姜夏聊得融洽,时间一晃过去个把时辰,在丫鬟的提醒下才离开解忧铺。
姜夏把人送到街口才往回走,进了铺子听到婴儿奶声的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