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了摸怀里特意为知县准备的实话丸,姜夏心里可惜得很。
日子就这样很快挨到了八月十五,按理说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姜夏在镇上住惯了根本没想到这方面,赵瀛也没对她提过这事。
小两口不会被人说嘴,可在村里的耿氏天天被村民东一句西一句地问“怎么不见你家儿子儿媳?”、“八月十五都不回家过?”,不仅面上无光,就连心里都又烦又闷。
“你说说这过节的喜日子,家里缺人算咋回事?真是儿大不由娘!”
耿氏一回家就冲着赵德顺撒气,赵德顺看她明显神色有松动,就是抹不开面子。
“许是孩子们事多给忙忘了,我去镇上喊喊他们。”
耿氏没反驳,赵德顺就自己出发了,一路向人打听,寻着解忧铺的时候,姜夏和赵瀛刚好都在,看着赵德顺来了还愣了愣。
“爹,您怎么来了?”
对于赵德顺,姜夏倒是很尊重的。
“今个是八月十五,我和他娘都想让你们夫妻俩回村过节,阖家团圆聚聚,不知道你们今天有没有事?”
姜夏听到团圆,突然就想到了郑太太的事。
这些天她去了几次都没遇到知县,可今天既然是团圆日,总归在家吧?
看着赵德顺略带期望地看着自己,姜夏悄悄扯了扯赵瀛的衣袖,对他耳语道:“我想去趟郑太太那送点东西,今天知县肯定在。”
计划姜夏和赵瀛说了个七七八八,赵瀛顿时就明白了姜夏的意思,“爹,白天我们还有事要去办,您先回去,我们晚上一起吃饭。”
赵德顺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却也没说什么,叹了口气独自走了。
这让赵瀛的眼神不禁暗了暗,他悄悄看了一眼身边的姜夏,却见她搓了搓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笑眯眯的眼睛透着坏光。
“我去去就回,今天一定和你回家!”
姜夏进屋捣鼓了好一阵,才拎了个食盒出来,看着赵瀛还坐在堂里看书,连忙开了口。
“嗯。”
——
赵德顺的心情,一直到到了家门口都没舒缓。
一想到今日在解忧铺,姜夏和赵瀛两口子嚼耳朵后,赵瀛说晚上再来,他便觉得那只是推脱借口糊弄自己。
回家又要看耿氏的脸子,一时心里烦闷得很。
林氏背着镰刀准备进山挖些野菜果子啥的,想着能省下一个子儿,就能背着婆婆攒下一个子儿私。
给大柱提早启蒙的束脩没了,但就算晚上个一二年,她还是想把大柱送去读书,就像小叔那样。
出门时,正瞧见推门就看着赵德顺杵低着头在门口不知想些什么,林氏眼珠子一转,凑上前问,“爹?你咋站门口不进去啊?”
“妇道人家没什么本事就别多插嘴,平白讨人嫌!”
赵德顺现在看谁都不顺眼,林氏的多话又让他想起了自己在老二和老二媳妇那吃的闭门羹,更烦了,索性将气都撒在了她的身上。
“爹……我这说什么了您这么火?”
林氏也觉得委屈,自己就随口一句关心,怎么就招嫌了?眼里泪花闪烁,让赵德顺看着更是窝囊。
“去去去,爱哭就跑偏地哭,在家门口哭也不嫌丧门?过个节都不让人如意!”
赵德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气什么了,推开挡路的林氏就走进了家里,耿氏见他一个人回来,骂骂咧咧就是一顿吵。
站在门口的林氏又被波及了好几次,心里委屈得很,倒是硬憋着眼泪没再落了,狠狠的想再苦再难还是要送大柱去读书,这样她才能扬眉吐气。
进了山的林氏两个时辰没挺闲,可连野菜叶子都没瞅见,无奈丧气的回到家中。
进屋见赵江就干坐着都不安慰自己一下,心里不仅对耿氏有些记恨,对赵江横看竖看不顺眼。
“你说说我这是嫁了个啥男人!婆娘在外面被骂的狗血淋头,男人窝囊地就会在屋里躺着,一句话都不帮,我真是苦命!”
赵江性格就是这般,被林氏呛也不吭声,就头微微低了低,这幅样子让林氏看着更是气急,将篮子往桌上重重一摔。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活了!从前你不生气,家里谁都可以欺我一头,什么重活累活不都是让我去做?我这瘦弱的肩膀扛了多少你知道吗?现在倒好,脑袋被那畜生伤了,腿也废了,我一边给你端屎端尿还得照顾这个家,好不容易给大柱攒的银子也被娘夺去了,你就说这活得有必要吗!”
林氏气得不行,叉着腰还掉着眼泪。
赵江看着自己动也不动的腿垂头丧气,声音很小显然没底气,“娘拿银子也是为了给我治腿。”
“那治好了?全都白瞎了!我咋命这么苦!”林氏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直接住了嘴嚎啕大哭。
靠山村这一出姜夏丝毫不知晓,她拎着食盒上门拜访,照例是翠环来接她。
见到郑太太的时候,她穿的衣服颜色不似平日般鲜红靓丽,倒是看起来沉稳了不少。
“姜夏啊,今个不是中秋节吗,怎么会来我家?”
“正是中秋节,所以我才来给您送了些月饼。”
姜夏四处看了看,没瞧到知县,心里失望地紧。
她将食盒放在桌上,开盖后一股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让郑太太的眼眸都亮了几分。
“每次你来,都给我带些新鲜玩意让我开心,姜夏,你真是有心了。”
郑太太心里很满意,嘴上夸赞也不停。
姜夏眸子微闪,索性开口询问:“既是中秋节,怎的家中没见到老爷?莫非今天衙内事务也颇多,知县抽不开身吗?”
一开始郑太太便向姜夏言明了自己的身份,这般提起,也并无不妥。
“嗯,今一大早就出去了,最近总如此。”提起知县,郑太太原本的笑意淡了许多,垂着眸子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种事情,姜夏不知道该如何劝起,只当做没懂,插科打诨地混了过去,郑太太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结,很快就一笑置之。
两人聊了一阵子,姜夏便准备告辞,晚上还要回靠山村,铺子里还有些事情需要她处理。
可也是在这时,门口突然一阵喧闹声,翠环从外面进来通禀:“太太,是老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