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六年,周世平北上,十岁的周航随父到了北平,周航好戏,到北平的第一天便跑到了京中最出名的戏园子——云轩阁听戏,正赶上少班主延秋唱《长坂坡》,恍惚记得,那天他扮的是“常胜将军”赵云,他头带盔,足踏靴,手提一杆直枪,大将风范尽显......
周航倘若你提前知晓了结局,这天你还会来听戏吗?
——楔子
正月初一,满街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每年正月初一,云轩阁都准时开锣,但从不卖票,班主江慈贤说这是感谢大伙日复一日的捧场,请大伙的。
往年大伙都是说两句吉祥话,然后结伴儿去云轩阁听戏,可是今年邻里间除了道一声“过年好”以外,还会说上那么一句,“听说今年秋少爷压轴!”
大家伙口中的秋少爷,名叫江延秋,是江慈贤唯一的儿子,云轩阁的少班主。祖师爷赏饭吃,生得一副好身段,天生的长靠武生,小小年纪就已成角儿,在京城中名气正盛。往常想听一场秋少爷的戏可是不容易――秋少爷登台毫无规律,只唱给有缘人。
酉时,江慈贤吩咐小辈儿挨屋抬角儿。
小辈儿得令,开始满院子的敲门抬角儿,最后到了西厢,只见大门虚掩着,留了个门缝,小辈儿也不敲门,就笑嘻嘻的趴在门缝请人,“江哥,请您去后台准备。”
看客们喜欢叫他一声“秋少爷”是因为戏中的扮相,也是因为看客们捧,但下了场在后台,江延秋为人温和,待人友善,很好亲近,因此熟络的师兄弟都喜欢尊他一声“江哥”,也就顶数他和小辈儿们玩得最好。
江延秋听音便驻足,一侧头,看着门口探出来的小脑袋,不由得笑骂道,“你这孩子,又不知道敲门儿!”随即就伸手照着小辈儿脑门儿弹了个脑瓜崩儿。
小辈儿揉了揉脑门儿,嘿嘿一笑,“您留门儿不就为我行方便呢吗?”
“整个班子,就顶数你最机灵!”江延秋摸了摸小辈儿的头,笑骂道。
“走吧,去后台。”江延秋拍了拍小辈儿的后背,回身关上了门。
江延秋今儿选了一出《长坂坡》,他唱“常胜将军”赵云。
他头戴盔,足踏靴,手提一杆直枪,闲庭信步般上了台。
锣鼓一响,眉一皱,眼一瞪,气势骤变,举手投足间皆散发着大将风范。
台下一人刚拿起茶杯,准备喝茶,江延秋一动,台下那人一下便怔住了,随即又慢慢将茶杯放下了,眼神里多了一份欣喜和狂热。
江延秋刚一开腔,台下那人的眼睛一下便亮了。
一曲终了,看客们直呼过瘾,说秋少爷果真是名不虚传,角儿就是角儿!
江延秋谢幕下台,台下那人拽着身旁的小厮,偷摸跟去了后台。
江延秋对着镜子卸下了行头,尚未来得及擦去脸上的妆容,就瞥见两人站在门口,侧头一看,不由得一怔――这是两副生面孔。
站在前面的是一个身着锦衣的孩子,另一个则恭恭敬敬的站在那孩子身后。
那孩子看着也就将到自己下巴,虽身穿锦衣,却像个野孩子。身后站着的男子应该是他的小厮。如此看来,想必应该是哪家的小少爷。
还未等江延秋说话,那孩子就先开了口,“少班主,我叫周航。”
江延秋微微一笑,轻轻点了下头,薄唇微启,“小公子是有事找江某吗?”
周航嘿嘿一笑,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上的卷发,“我想跟着少班主学唱戏。”
江延秋身子一顿,笑容一僵,随即略带苦涩的回了句,“小公子的身份不该有这样的想法的。”
周航一怔,脱口而出道,“为什么?”
江延秋轻叹了口气,“唱戏被视为下九流,我们也是讨口饭吃,小公子有大好的前程,何必如此?”
周航自嘲般一笑,大好前程?在那个家里自己真的会有大好前程吗?恐怕还没到那时就已经死了吧?
江延秋见周航不说话,以为周航暂时做不了选择,便开口下了逐客令,“小公子回去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