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7100000002

第2章 电视采访概论(2)

二、电视采访的界定及具体内涵

相对于以往媒介的采访,电视采访是运用画面与声音选择事实的活动。其本质特点没有变,只是选择的手段、媒介技术发生了变化。因此,根据以上对电视采访的认识,我们对电视采访做一个简单明了的界定。

电视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形式,其定义可概括为: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由于其运用的技术手段的特点,具体说来,电视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这三部分是建立在电视媒介技术特性基础之上的,主要有:

(1)拍摄: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出镜采访报道;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从以上的界定,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体现电视采访特点的主体活动主要是聚焦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来看,基于摄像机与采访话筒,电视记者把现场信息转换成可视可听的信息符号,传达给观众,这是电视采访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表达与传递方式,也是电视采访的核心工作方式。从第二部分来看,记者的出镜采访报道实际上是围绕着拍摄而展开的工作环节,是通过人性化的交流过程引导、激发、传递事件信息。由此,对电视采访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第一和第二部分,应当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体会电视采访与其他媒介的采访在方式、方法上的区别,从而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工具的特点。在第三部分,电视采访对资料的收集体现出了其与其他媒介采访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是相对的。因为电视采访的文字、资料的收集与选取仍然具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建立在形象叙事的基础上,即记者的素材收集都要围绕如何以视听媒介形象来传达信息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围绕这一核心点,记者在挖掘背景、人物关系、选取影像素材等方面的工作中才会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与其他媒介采访比较而言,电视采访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具体要求。

第二节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媒介的采访形态。电视采访的工具特性决定了电视采访与以往的媒介采访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的采访特性。这种特性是电视媒介的优势所在,也是电视媒体逐渐摆脱以往媒介的束缚,而逐渐凸显自身特点,从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在本节中,我们要着重理解电视采访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的采访观念的进步,同时也不能囿于电视媒介的现有技术手段,而以前瞻性的眼光关注在技术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作用下,电视采访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即采访方式逐渐呈现出与新媒介技术手段融合的趋向。比如,媒介融合报道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新闻院校作为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课程。而在实践中,电视记者一方面提供影像节目,另一方面也开始向网站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

具体说来,从现在发展的电视采访方式看,电视采访至少在技术手段、报道信息形态、信息采集方式、人际采访方式、信息综合程度、采摄分工的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

一、从技术特性看,电视采访采用声画一体的电子采集与传播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采访存在的基础是以摄像机、话筒等电子采集工具为主导。电视媒体是依靠电子摄像机、电子编辑机等声画一体的现代电子采集、编辑手段来完成信息采集与传播的。离开了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电视记者就无法将活动图像素材“记录”、“再现”。我们只有熟悉媒介工具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长处。

文字记者采访手段非常简便,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采访机就可以获得信息。广播记者也具有类似的编辑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正是以快捷、及时的优势,进入了“黄金时代”。美国CBS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Edward R.Murrou)以《现在请听》(Hear It Now)、《这里是伦敦》(This is London)现场广播报道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所配备的设备仅仅是短波发射机和话筒。此后,莫罗把这一现场报道方式带到电视,开办了《现在请看》(See It Now)。

对于电视采访来说,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配备一套成系统的电子采集传送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为了适应不同的采访,电视技术人员开发出多种采访手段,如隐性采访中使用手包式、笔式、眼镜式等微型摄像机;为了保证声音的采制质量和便捷性,使用随身麦克,钓竿话筒等;而在现场直播等一些大型电视直播采访中,多套ENG、EFP、DNG设备、SNG卫星转播车、DSNG数字卫星采集系统、多轨录音设备以及转播切换设备的使用都为电视采访提供了基础,为形象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作为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现代化电子采集技术手段,并熟知与之相配套的各个技术环节,否则就不能适应电视采访特性的规定和要求。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电视采访观念的变化,技术应当也必须和人文信息结合起来,这才是技术发展的目的。这要求电视记者适应技术的变迁,从而不断发展电视采访的创作形态与创作观念,拓展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征。

纵向比较,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我们所在的位置,放到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在顺理成章的电视采访形态与采访观念为何而来。为了便于理解技术所带来的电视采访观念的发展,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采访形态和观念,在这里,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电视采访技术手段的发展轨迹及其对电视采访方式与观念的影响。并且思考两个问题,即电视采访的形态和观念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当前电视媒介采访呈现出何种特点?

1.电视采访初期

这个时期的电视媒介在起步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记录手段,而不得不求助于现成的电影制作技术。比如我国在80年代之前,电视采访大量使用的是16毫米胶片摄影机。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采访的现场抓取能力和时效性都有很大局限,“摄影设备上,较为先进的摄影机是50年代初瑞士生产的发条式鲍莱克斯摄影机,一把发条最多时间25秒左右”,“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徐寅生扣杀星野的‘十二大板只拍了九板,摄影机就停止转动了’‘第二次再上发条已经时过境迁’”“初期的纪实,除解说外,对16毫米影片的新闻节目,不论其内容是否适合配乐,一律按新影厂《新闻简报》的惯例配以背景音乐,在中央台建台初期,周总理在一次审片中就提出,能不能让人们在电视上听到老百姓自己说话的声音呢?”这个时期是电视采访的婴儿期,电视采访形态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电影的制作模式和创作观念。这时期,电视采访的技术特点是“声画分离”,没有新闻事件现场声,采访也没有关注事件的现场感以及观众对现场的参与感。而且胶片在摄影之后,必须经过冲洗,新闻的时效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电视传媒还没有成为一个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观众收看电视还是偏重于娱乐。

2.电视采访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可供新闻采访的摄录设备——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摄录一体摄像机。它以纯电子的方式拍摄新闻。ENG工作这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素材采集工作方式,是电视采访技术手段的重大突破。画面信息和声音信息在采制阶段就以双通道的途径进入摄像机,由于现场画面和声音的采集是同步的,同期声成为电视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就实现了电视采访对现场声音画面的完整抓取,方便电视记者进行出镜采访,突出了电视新闻采访的现场感。这个时期还出现了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即“电子现场制作方式”。“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接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EFP的实质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编辑,追求前期拍摄与编辑制作一次完成,并与播出系统相连。现场采集,现场编辑,即可实现现场直播。EFP可以兼容ENG(或DNG,即“数字化新闻采集”)的工作系统,在现场拍摄和编辑切换的系统中,EFP可以采用ENG和DNG的设备,但在多机拍摄时,EFP需要监视器、切换台和其他一些录像设备连成一体,对现场多机拍摄的多路信号进行现场的切换、加工和录制。EFP除了拍摄新闻节目之外,也用于其他演播室节目的拍摄。

中国电视媒体实际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ENG和EFP设备。这个时期的技术发展至少在三方面影响了电视采访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技术设备的轻便性与灵活性使电视记者更加便捷地接近现场,所谓“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没有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的摄取,何来对事件的深入探究?没有现场的亲身经历,何来独家角度的展现?因此,从这一点看,技术的发展使电视采访、电视报道开始接近事件现场,传播事件现场。应当指出,中国电视新闻界是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意识到新闻事件的“现场性”是电视采访的重要特征,并在实践中逐步拓展,比如记者现场出镜报道从实际的发展来看,现场出镜报道真正为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重视和大规模的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业界和学界所关注。

第二,同期声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这个时期,由于信息双通道的建立,同期声带来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更重要的是同期声成为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状态使电视基本摆脱了电影重摆拍、重后期加解说等主观声音的制作模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性与真实性日益凸显。

第三,随着21世纪初DV等微型采访设备的出现,电视新闻把采访报道的视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采访设备的平民化使受众成为新闻素材的提供者以及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这极大地扩展了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采访与传播视角,加深了新闻事件的认知度。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办了iReport栏目,选用观众发来的视频资料。2007年4月16日发生的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中,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Jaml Albarghouti离事发地不到200米,他用手机拍摄下第一现场,并把素材发到“iReport”。2007年,CNN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火这一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也采用了大量观众提供的视频资料。又如,2006年11月25日,“BBC News 24”推出了被称之为英国第一个完全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新闻栏目——“Your News”,其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特写以及简短的视频。“BBC News 24”的主管凯文·巴克赫斯特(Kevin Bakhurst)说:“Your News将使用大量用户提供给BBC的素材,其中一些是真正具有新闻采集价值的”。

青山遮蔽,旭日初升,这个时期之后,电视采访的形态和方式都开始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向。

3.SNG卫星新闻采访时期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译作“卫星新闻采集”,是指将ENG和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这种系统是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上安装了小型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卫星新闻采集车能够在它到达15分钟之内播出现场的新闻图象。具体而言,SNG系统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卫星转播车(Outdoor-Broadcasting Van),包括若干套ENG设备(或DNG设备);

一系列监视器配合摄像机作业,每一架摄像机配一个监视器,用于辅助直播时选择画面;

一套视频选择器,通过视频选择器进行画面的切换;

一套卫星讯号发射设备,将现场采集和编辑的内容转化为电子信号或数字信号发射到卫星上,实现同步播出;

一套或几套录像设备,用于录制现场的实况;

通讯设备,在转播过程中,导播在转播车内,通过通讯设备与现场编辑、摄像师以及电视台的主控室保持联系和通报情况;

同类推荐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

    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

    时下,语文教学是最容易收到针砭的学科,语文老师也经常遭人质疑。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又确实有一批语文老师孜孜以求,同孩子一起逃脱束缚。《有趣的语文》的作者凌宗伟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教育批判者。在这本书中作者借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案例,对时下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地反思,以生动直白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个性化的思考与行走方式:原来语文教师可以成为一名好玩的教师,语文课堂也可以成为有趣的课堂。作者在这本书里用自己的行走告诉读者,尽管每个人对语文、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要让自己的理解回到语文教育的本源,就要将阅读、实践、思考、总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研究文字力求找不到理论依据的不写、没有具体教学实践印证的不写,凡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坚守,在行走中反思于改善。《有趣的语文》不仅可以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一个语文老师的心路历程,通过语文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外部世界和我们自身,并更流畅生动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媒体精英如何在近代中国生成,其间身份与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中,报人群体如何发展为与政权相离异的一股势力,从体制内“清议”,走向“抗议”?本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关注近代中国精英如何使用报刊展开政治诉求,影响晚清政治进程,以及报刊抗议如何对城市民众形成示范和感染,激发和配合其他政治抗争行动,从而激发、塑造不满和怨恨,瓦解清廷的合法性,影响辛亥革命的到来。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又名《政治权利的原则》,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它提倡“人生而自由”,并提出“社会秩序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本”。作为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提出的“主权在民”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曾说:“《民约论》,法国大革命之原动力也;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全世界之原动力也。”本书根据法国伽里马出版社1964年的版本译出,编者在涉及卢梭的某一论点时,往往将对卢梭产生启发和影响的相关作者的论述以注释形式列于文末,这就使本版本具有鲜明的互文性,也极具参考价值。
  •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进程:基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本书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27座国际城市为案例,系统剖析了这些城市智慧化发展的理念、特点、各自所倚重的发展路径,给出迈向卓越的城市智慧化推进方法和策略,对于当今城市化大环境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情定今笙

    情定今笙

    她带着目的闯入他的生命,却在拨动他的心弦后消失无踪。三年时光悄然而逝,重遇时,他强势将她囚禁在身边,极尽所能地羞辱,“夏晴澜,为了秦天,你还真是可以下贱到底!”她明明深爱着他,却爱在心口难开。任由彼此在爱恨纠葛中痛苦挣扎,直至最后都遍体鳞伤。母亲病危,她站在他面前,羸弱身躯如风中飘摇不定的落叶颤抖不已,隔着朦胧泪光指着他泣不成声,“慕笙,如果我妈出了什么事……你曾经有多恨我和我的家人,我的余生……就会有多恨你!”母亲逝世,她带着满心的恨与绝望,再度消失。爱一个人,会卑微到骨子里,然后开出花朵来。整整六年,他困在爱情里无法自拔,满世界地寻找她的身影。偶然再遇,她竟要带着他的孩子和别的男人结婚!
  • 合租情缘:甜宠无极限

    合租情缘:甜宠无极限

    刚毕业的大学生蘑菇和好友意外合租在高富帅的别墅里,看似美好的人生还没谱写。第一份工作就遭遇上司骚扰;结识渣男。偶然一次帮别人相亲,认识了网络公司的总监。意外的他们组成了5人“谈情说爱”工作室,专门帮助有情感需求的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总监,高富帅,小甜心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TFboys十年我们一起走

    TFboys十年我们一起走

    我的QQ是:86223811。写不好加我QQ给我一点介意。
  • 我的上将大人,别黑化!

    我的上将大人,别黑化!

    乐依莫名奇妙的被系统绑定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想要一份工作,然后她得到的工作是boss夫人...她想要考上一所大学,然后她成为了校长夫人...她想要抓鬼,然后她成了冥王夫人...她想要...为什么她想要的总是会莫名奇妙的跑偏...
  • 破三国

    破三国

    以《三国演义》为脉络,重述历史故事,但是风格以搞笑幽默为根本,从桃园结义写到赤壁之战,里面一些重大事件,如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经典场面历历再现,重新演绎,推陈出新,解构历史,新奇大胆,令人啼笑皆非。
  • 我有无限天赋

    我有无限天赋

    带着系统穿越异界,别人生来只有一种天赋,但我却拥有英雄联盟之中所有英雄的技能这些技能全都是我的天赋!无敌的开始!
  • 丫头哦

    丫头哦

    余生很长,好好珍惜眼前人,对每个人都说一句,丫头你好?
  • 被恶魔强宠了

    被恶魔强宠了

    逃婚离家后,凌幽媚成了古城小镇的民宿老板娘,而那个冷峻神秘的男人,则成她意外人生里的一段经年荒唐……分明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两人却各自默契着暧昧疏离,不问过去,不诺未来。直到未婚夫的突然出现,掀开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面纱,逼得她不得不重新回到家族视线,守住属于她的一切。不想再次见面,男人已经是她高攀不起的大人物。“女人,勾引完我就想跑?”他将她逼直墙角,她笑靥如花:“谁跑了,你想要什么我都满足你好不好?”“你确定我想要的你都能满足?”男人的目光格外深邃。后来她才知道,他要的,从来都只是她的真心。
  • 侯门嫡妻

    侯门嫡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次见面,芳心暗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得良人,日夜念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嫁的良人,嫡姐反目。沦为妾室,四面楚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腹中胎儿,身死冬日,良人在侧,冷眼相关。译吁唏,译吁唏!世人皆言痴傻儿,怜之痴男怨女何处从。若有来生,但求不曾相遇。
  • 妈妈带我们躲猫猫

    妈妈带我们躲猫猫

    从没有一个女人会打自己,而且还是重点部位。从来没有一个男人敢悄无声息的闯进她的世界,还听她唱完了失恋的歌曲……他是恶魔?不,是无赖;她是小女人?不,是个满是自己思想的当代女性。她和他,遇上,慢慢相爱,误会,让她带着他的种远离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