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讲,就国有经济来说,除了继续推进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大型企业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外,如何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是亟待实现突破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任务。对垄断行业,也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和各自的改革进程,分类推进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提到,铁路、盐业等行业的体制改革,要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而电力体制改革,任务是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电信、石油、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改革,要继续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方向推进。对非公有制经济来说,主要任务是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等,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两项改革,既涉及经济体制和机制,又与政治体制有关,是解决我国未来许多经济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近十余年来,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我国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着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在部分省份先行试点基础上,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外汇管理体制不断深化。但是,当前,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税制结构不合理,税负偏高;财政收入制度不够完善,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不尽匹配;政府预算制度还不够完整,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财政转移支付不够规范,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同时,我国金融体制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结构、资本市场管理、金融宏观调控机制、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等金融体制上的一些问题都制约着经济发展。此外,从根本上破除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今后,要大力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根据当前我国的财政经济形势,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具体来说,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继续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范围,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完善消费税制度,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稳步推进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继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等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总的来说,要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服务。要在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下大力气。具体来说,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改革,修订《贷款通则》,合理引导民间融资,加强信贷机制创新,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继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等。
(三)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体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制定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对于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来,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2006年,我国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并于同年实施成品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2008年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并配套推出成品油价格、燃油税等项改革。2012年,以阶梯电价和城市水价调整为标志,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从“探路”走向“提速”。电价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煤电联动的电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但是,当前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除了矿产资源和部分商用土地价格全面实现市场化以外,水、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至今仍大多由政府集中管制;水、能源等产品价格水平总体偏低,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水、能源等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资源开发使用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能源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此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还不规范,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还没有完全通过自身局部突破;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很不适应,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快推进改革进程。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体制改革,理顺资源价格形成关系,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减少政府对价格的过度干预,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重点要推进水价改革、深化电价改革、完善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以及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配套制度改革。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加快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先试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做点压力测试,把各方面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好,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能够增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一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同多边贸易体系的开放相比,自由贸易区的开放有对象可选、进程可控的特点。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开放是一种以局部带整体、安全而高效的开放。通过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适当提高自由化标准,可倒逼我们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竞争带动产业健康发展。二是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选择有关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区,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相互开放市场,可以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五)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
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意义。因此,加强社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为此,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构建健全社会治理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