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高技术战争的含义、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明确科技与战争的关系,树立国防建设的新理念,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而努力。
高技术武器用于战争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当今时代的产物,但其反过来又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使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高技术战争概述
一、高技术战争的含义
高技术战争指的是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一般来说,构成高技术战争应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作战兵器,主要是高技术兵器;二是使用了与之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法;三是战争进程和战争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技术战争不仅要大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而且还要采用相应的作战方法。所谓相应的作战方法,就是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的方法。如近年来在军事领域出现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火力圈外打击”、“非线式作战”、“联合作战”等都是一些新的作战方法,它们借助高技术武器装备这些新型的作战手段,取得了非同寻常的作战效果。
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历程
战争形态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在恢复战争创伤的基础上兴起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它推动了作为高技术战争物质基础的高技术群体的涌现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局部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和运用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因而局部战争中的高技术含量也是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高技术战争已逐步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形态。
(一)高技术战争的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20世纪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在朝鲜战争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所谓“联合国”军队,使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空中作战平台方面,有F—86“佩刀”后掠翼喷气式歼击机、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等,前者已可发射8~16枚火箭弹或挂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在地面机动作战平台方面,有性能先进的M—46、M—47、M—48型坦克;在海上作战平台方面,有以“安提坦”号为代表的六七艘航空母舰和包括“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在内的200余艘水面舰艇;还有大量化学、生物武器,并拥有核武器作为威慑,以优势的军事装备对中、朝军队实施了陆、海、空立体作战。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在空中作战平台方面,有F—105、F—4C、F—Ill、B—52战斗轰炸机,SR—71侦察机、C—5A大型运输机等,并运用了“百舌鸟”、“响尾蛇”等新式导弹和气浪弹、激光制导和电视制导炸弹,还使用了EB—66、EF—10B等电子干扰飞机;在海上作战平台方面,先后动用了20余艘航空母舰,舰载机出动达20余万次以上;在地面作战方面,除各种先进车辆与火炮外,首次使用了大量的武装直升机;还有化学、生物武器的大量使用等。在作战行动中尤为突出的是,依靠优势空中力量进行长时间“地毯式轰炸”的空袭作战,以及直升机与特种作战部队相结合,进行了“蛙跳”式的袭击作战。
(二)高技术战争的初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英阿马岛战争。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最为突出的是,交战各方普遍运用了具有高技术标志的各型导弹和大量先进装甲车辆进行较量。其中,地对空导弹有苏制SA—2、SA—3、SA—6、SA—7(“萨姆”)系列等,空对地导弹有美制“小牛”、“百舌鸟”等,舰对舰导弹有SS—N—2A(“冥河”)、“加希里埃尔”等,反坦克导弹有“萨格尔”、“陶”式等,制导炸弹有“白星眼”等,它们多为第二代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与毁伤力。在交战中被导弹击落的飞机占85%以上,被导弹击毁的坦克占90%以上,而埃、叙军损失的10艘舰艇则全部是以军的导弹所为。在这次战争中,还首次利用空中卫星进行战场侦察,美国与前苏联分别发射了18颗与10颗侦察卫星,向以方或埃方提供侦察情报保障。同时,战前及战中都实施了激烈的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地集中使用了制导武器,交战双方共投入了17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炸弹进行对抗。其中,英方使用的主要有“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渔叉”、“海鸥”空对舰导弹,“百舌鸟”空对地导弹,“海标枪”舰对空导弹,“毒刺”、“轻剑”、“吹管”地对空导弹,“米兰”、“霍特”、“陶”式反坦克导弹,以及激光制导炸弹等。阿军在战争****损失了117架飞机,除了31架被摧毁于地面外,其余86架中有73架被各类导弹摧毁于空中,占空中击毁总数的84%。此外,在海上交战中,阿军曾以AM—39“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大型货船,并炸毁了“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热心”号护卫舰、“羚羊”号导弹护卫舰、“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等,还击伤另外10艘舰船;而阿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等5艘战舰,也被英军击沉,并另有6艘被击伤。这一系列典型数据,反映了高技术兵器在海空交战中的效用。在战争中,英军还以“竞技神”号、“无敌”号航空母舰上的电子干扰系统和“鹞”式直升机上的机械干扰系统,对阿军的袭击兵器和指挥控制系统实施了电磁干扰与压制。
众多高技术兵器的使用,加上空地、空海一体的高技术兵器对抗和具有突出作用的电子斗争,使上述两场战争具有高技术战争的明显特征。
(三)高技术战争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集中了3500多架各型飞机、250余艘各型舰船、3500多辆坦克,对伊拉克实施了空、海、陆一体多方位打击和封锁。其中,美军仅装备的53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就运用了48架;当时仅有的14艘现役航空母舰,就先后有8艘派往战区;并发射了运往战区的500枚先进巡航导弹中的一多半,运用了30多颗卫星进行航天侦察,集中使用了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开创了“爱国者”拦截“飞毛腿”导弹的先例。这场战争中出现了独立的空中战役,多国部队长达38天的空中突击和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超视距火力打击,达到了火力致胜的目的。同时,运用多种先进电子战器材进行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斗争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并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基本作战手段之一;多种新型夜视器材的运用,使夜战具有新的含义;C31系统的运用则使战区战役指挥与后方战略指挥、战场各作战集团的战术指挥达成了沟通,并确保了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与处理。使战场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分,这就是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高技术战争的
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征
综合最近这些年来爆发的几场局部高技术战争来看,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主要如下。
(一)战争目的趋向有限化
高技术局部战争多通过有节制的战争手段,达到有限的战争目的,主要表现在:
(1)军事打击与威慑相结合,强调威慑。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争双方或一方更加强调威慑的作用,即在使用武装力量直接打击对方的同时,还广泛使用政治、经济、金融、外交、科技及其他手段,威慑对方,迫使对方屈服,达到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长达38天的空袭作战中,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打示威,在威慑中有节制地打,边打边威慑,逐步达到小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2)战争进程短促。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作战双方或一方力求速战速决,以高技术手段一举达到战争目的。1983年10月,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前后共用了8天时间;1986年4月,美国空袭利比亚,战争仅仅持续了18分钟;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从总统决策出兵到美军空降兵着陆巴拿马,不到48小时;1991年的海湾战争持续42天,地面作战仅用100小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也只持续了40多天。
(3)打击目标集中。高技术局部战争往往只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目标达到特定的战略目的。1986年,美国为对利比亚的反美恐怖活动进行军事报复,从30多个目标中选择了卡扎菲的住宅和恐怖活动突击队员的训练基地等5个目标,进行了精确轰炸,迫使卡扎菲的反美恐怖活动有所收敛。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打击伊国的也多是指挥、通信、预警和石油生产等目标,有效地掣肘了伊拉克军事、经济系统的运转。
(4)战争胜负的标准紧紧围绕政治利益。以往战争的胜利,通常是以摧毁敌人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或意志为标志。农业时代的战争,只要打败敌对国的军队就可以使其不再拥有重新启动战争的能力;工业时代的战争,不但要打败其军队,还要摧毁其基础设施、资源和工业基础才能使其丧失支持战争的能力。高技术局部战争,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不再仅仅取决于军事上杀伤对方多少有生力量,夺占多少领土或摧毁多少设施,而主要取决于既定的政治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二)影响战争的因素中非物质化因素作用增强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再仅仅是坦克、飞机、火炮、舰船等有形因素,而更多的则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因素,如信息、知识、技术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等。
(1)信息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信息就是战争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过去因为技术的原因,信息的获取和传输量极其有限,获取信息和传输信息的速度也很缓慢,所以信息对战争的影响并不明显。在高技术条件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且很快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环节,军事力量的发展转向信息化,每一种武器装备系统都要依靠信息设备保证其性能。因而,信息对于战争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可以说,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建立对敌信息优势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首要任务。美军就把信息视为战争的三要素(机动、火力、信息)之一。
(2)科技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战斗力,这在高技术战争中越显突出。海湾战争是一场科技密集型的战争,高技术渗透于一切领域,对军队的所有行动都产生重大影响。战前,伊军虽然在坦克、火炮、兵力数量方面与多国部队旗鼓相当,但在高技术领域却基本处于空白,而多国部队则拥有伊军所没有的最先进的武器和科技,如卫星侦察和情报实时处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形技术、夜视技术、先进的C31系统设备以及对坚固的地下目标的打击技术等。多国部队占据了高技术的绝对“制高点”,从而使战争呈现一边倒的现象,伊军在战争中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进入到战争的后期,这种一边倒的现象更为明显,伊军在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的猛烈炮火攻击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美英联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攻占了巴格达。这就说明高技术战争将更加强调科学技术水平的较量,谁先抢占高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战争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3)高素质人才群体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同志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一原理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海湾战争的军事经验和才识》中指出:“不能光靠技术。尽管技术是美国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抽象的高技术武器和军事系统毫无作用。只有一支能使用技术、善于与同盟国协调和实施正确战略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才能连续不断地取得战争的胜利。”虽然海湾战争让人们领教了高技术武器的威力,但高技术武器是要人来把握的,因此,说到底,赢得高技术战争胜利的最终因素还是人,而不是机器或技术。不过这里所说的“人”有着特殊的内涵,一方面,他们具有很高的科技素质和宽广的知识面,了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性能和威力,具有较高的军事技能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掌握先进的军事理论。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一个群体,既有指挥人才,又有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既有战略战役指挥人才,又有战术指挥人才;既有专业型人才,又有复合型人才。培养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高素质人才,今后将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