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的用户化和二次开发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ERP软件,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都或多或少有用户化的工作,有时还要进行二次开发。这是因为:
(1)对于国外ERP软件供应商的产品来说,确实存在国情、厂情的问题。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①生产规模、生产类型不同。在我国,大而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些企业工厂规模大,生产类型复杂,产品中有70%~80%是自制件,既加工制造又装配,管理幅度大,难度也大。而国外基本是一些专业化分工较细的中小型企业,一些大的公司也以装配为主,自制件很少。相比之下,管理幅度和难度不如中国企业。
②企业的管理机制与管理基础不同。国外企业由于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管理科学规范。我国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基础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将会逐步提高,但目前差距还不小。许多企业买了ERP软件应用得不好,这往往和软件的用户化工作没有做好有关,用户在使用时感到有很多不满意之处,因此发出种种抱怨。目前,软件公司都提供售后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问题是很多企业在购买ERP软件时,对ERP的功能并不熟悉,甚至对计算机擅长作哪些处理也不清楚。所以,软件公司在调查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产品用户化时,企业往往提不出明确的要求,只能说出手工管理的现状以及一些要求,一般也没有考虑如何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ERP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另外,软件开发人员对于企业的具体管理业务了解不深,对用户提出的需求也只能是机械地听取接受,所以按其所作的一些修改未必都是合理的,导致日后用户不满意。
③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同。我国各类企业管理水平不一,交通、通信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企业生产所需的外购、外协件几乎不可能按企业的需求及时供应;供货合同中的供货日期不可能精确,也无法得到保证。
(2)对于国内的ERP软件供应商来说,即使他们的软件开发是基于对国情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之下,即使他们的软件系统功能再全、适应性再强,当面对不同企业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不同企业千变万化的特殊需求时,也不可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3)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品种类、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企业的计划模式、企业的分销模式都在不断变化,企业不断地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的规模不断地缩小或扩展,等等。总之,企业的变化是绝对的。因而,客观上要求ERP具备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如果ERP系统没有良好的柔性,不能进行方便的用户化和二次开发,那么,企业引进ERP系统之日,就是套上束缚自身发展的枷锁之时。企业对于花重金买来的ERP系统将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使自己陷于尴尬境地。
因此,不论企业采用国外的软件还是采用国内的软件,都面临着系统的用户化和二次开发的任务,都必须要求ERP软件具备良好的支持用户化和二次开发的功能。ERP系统的用户化和二次开发是ERP软件作为由企业外部的软件厂商提供的一种产品转变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在进行二次开发前,要作认真的分析对比:究竟是修改软件,还是改革现行管理程序,或是两者都修改。对修改的必要性、效果和代价要做到心中有数。经过分析和权衡,能不二次开发就不要进行。如果必须进行二次开发,则应尽量使二次开发出的功能模块独立于原来的ERP系统。这样,当ERP系统版本更新时,二次开发出来的模块无须修改或者只需较少的修改就可以应用于高版本的ERP系统。
一些成功的ERP的二次开发奥林岛公司在销售MRP9000系统时,针对中国企业的报表复杂、系统原有的报表生成模块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的情况,不是修改系统本身的程序,而是利用MicrosoftExcel设计了一些函数。当需要生成复杂报表时,运行这些Excel函数,读取MRP9000系统的数据库,利用Excel强大而方便的图表功能制作出满足需要的报表。当系统升级时,如果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没有变化,则Excel函数无须变化;如果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发生了变化,则只需修改相应的受到影响的Excel函数。平时如果临时需要特殊报表,只需设计一些Excel函数,而无须对系统“伤筋动骨”。
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在ERP系统的二次开发方面也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该厂引进加拿大InfoPower公司的IManufacture软件包中的五个模块:产品数据管理、库存管理、车间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在通读源代码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开发,不仅成功地应用了该系统,而且形成了自己的软件产品JWMRPⅡ。其的开发思想是:以物流为基础,以价值流为杠杆,以信息流为主线,建立起一个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方法科学、管理体制完善、符合国情和厂情的、既先进又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JWMRPⅡ保留了引进软件的精华,同时又根据具体情况,作了相应变化。例如,对MRP运算后生成的计划,给生产管理人员留有充分确认、调整的余地。再如,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好,采购计划不可能按照MRP运算结果执行,所以企业将计算机运算生成的采购订单作为请求计划,由采购部门审批确认,以符合生产实际等。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操作性。整个系统集成度高,而各模块又能单独运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四、系统切换
(一)并行
在相关工作(如系统安装、培训、测试等)结束后就进入了ERP系统实施的并行阶段,也就是指ERP系统运行与现行的手工业务处理或原有的信息系统同步运行,保留原有的账目资料、业务处理与有关报表等。并行是为了保持企业业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静态数据转换和动态数据转换。
1.静态数据转换
静态数据转换是指将静态数据输入系统,主要包括:完成财务类别/组别的定义,导入科目表,导入员工档案,导入物料档案,导入BOM,导入工作中心,导入工艺路线,导入成本数据,导入供应商信息,导入客户资料,导入其他资料,等等。
静态数据转换时应尽量做到:物料代码资料必须准确,重复率为0;BOM资料准确率在98%以上;库存数据准确率在95%以上;工艺路线准确率在95%以上;等等。否则,会导致系统运行与实际业务处理不顺畅,而且容易导致正式上线运行的时间拖后,从而影响实施周期与实施效率。
2.动态数据转换
开始转换动态数据的最好方法是在旧系统中完成并关闭所有生产指令,只在新系统中输入新的生产指令,并且只在新系统中输入已有的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中尚未完成的部分。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必须一次完成下列清单中的各项任务:输入动态数据,输入未完成的采购订单,输入采购收货单以匹配采购订单的状态,输入未完成的生产指令,进行生产领料和完工入库操作以匹配生产指令状态,输入未完成的销售订单,输入销售交货单、发票等以匹配销售订单状态,输入未结清的应付账,将采购发票与供应商连接,输入库存结存,运行所有的财务报表并与旧系统比较,输入财务期初余额,等等。
并行的时间一般为三个月,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并行计划。并行阶段的工作量较大,时间不宜过长。企业在该阶段要全力支持,做好资源调配工作。
(二)上线运行
上线运行也称正式运行,是在并行业务进行结账后,认证了新的系统,能正确处理业务数据并输出满意结果,新的业务流程运作也进行顺利,人员可以满足系统操作要求,而决定停止原手工作业方式、停止原单一系统的运行,相关业务完全转入ERP系统的处理。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讨论解决。不符合正式运行的业务处理坚决不能转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要分系统模块、分步骤、分业务与分部门地逐步扩展。
第三节ERP实施后的工作
上线运行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在ERP系统正式运行后,必须精心组织对上线系统的测试、验收和评估,并强化ERP运行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健全ERP运行支持体系,对ERP系统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建立内部运行支持体系,稳定系统队伍等。ERP实施后的工作主要有实施后的服务和故障诊断。
一、实施后的服务
实施后的服务主要包括实施后的监控与跟进、实施后的咨询与服务。
(一)实施后的监控与跟进
1.对系统和用户进行监控
在转换到正式运行后,利用监控系统的运行性能是很有必要的,常常是仅对系统进行简单调整就会显著提高整体性能。在最初的几周内对系统性能的监控可以帮助发现并避免许多潜在的问题。系统本身只是后续工作的一部分。必须仔细监控用户以确保所有的业务被完整地输入,并且遵循实施期间制定的工作规程。如果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就必须重新培训用户以便能更有效地使用ERP。
2.评估实施效果
在完成了所有的实施工作,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式运行后,就应该对工作规程进行一次正式的评审。这个评审应该包括对运行后企业绩效的度量。实施的业绩评估标准可以参考《ABCD优秀企业运作考核提纲》。企业一般根据推行前的设定目标逐项评估、考核,得出目标的达成率。
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不仅是修补,也是有意识地改进每一个流程,包括运行最好的部分。在老的基准基础上,要建立新的、更高的基准。每个部门都要对持续改进和向更高层次演进负责,这个过程的目标是改进新系统的效率和利用率。
(二)实施后的咨询与服务
1.数据库备份
实施结束后,咨询顾问为企业客户服务时,首先要检查数据库的备份工作是否正常进行。在对客户的系统或数据进行任何修改之前,实施顾问都必须首先进行数据库的备份。有些客户会设定自动(按时)进行的备份操作。如果发现备份任务不能正常进行,就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
2.系统评估
对客户整个系统的评估包括服务器评估和客户机评估。
(1)服务器评估。服务器评估主要是检查并记录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情况(如CPU数量、内存数量、硬盘的配置和容量、在硬盘分区中的剩余空间、使用的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版本和升级情况、数据库服务器版本和升级情况、安装的ERP版本等);检查用户在运行ERP时的性能参数变化;检查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日志、卡是否发生过问题等。
(2)客户机评估。客户机评估主要是检查并记录客户机的硬件和软件情况(如CPU数量、内存数量、硬盘的配置和容量、在硬盘分区中的剩余空间、使用的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版本和升级情况、虚拟内存大小、安装的ERP版本等);检查ERP日志记载的错误以及发生过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