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周大江去服徭役回来时,已经进入了二月份。村里人带回一个消息,朝廷要推广棉花。县里让每村必须要种植一半的棉花,以积极响应朝廷的政策。
推广棉花的消息,服徭役的人早已带回村。
村长站在大槐树下与人说着话。那人穿着衙差服饰,挎着大刀,手里拿着一卷纸。看样子是县衙的衙差。
有人提醒村长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村长清清嗓子站到大石头上喊道。“各位村民安静了。相信你们也都听说了,县上要推广棉花。每个村镇都必须要积极响应。今天差爷也来了,还带来了县太爷签发的公文,现在给大家读一下,都安静了,不许说话。”
村长从石头上下来请那衙役走上石头,打开手中的纸,把棉花的种种好处与种植棉花的要求给大家读了一遍。又道“种植棉花好处多多。届时县衙会派人来教大家种植。棉花收获以后朝廷也会派人来收。现在家里想种多少棉花的到村长家报名。”
那衙差的话说完了,村人就在下面议论开啦。
“安静。!”村长大吼一声。“差爷还在这儿呢,就敢大声喧哗。”顿了顿又道“该解释的都解释过了,都回家商量商量吧。要是想好了就到我家里去登记。都散了吧。”
周大江进门林氏问道“今儿说了什么?”
周大江叹了一口气的。“今日县衙的衙差也来了,还带着公文。说是朝廷要求村里有一半儿的地都得种上棉花。朝廷发种子教怎么种?等收成了以后,朝廷还会来买。”
“那咱们?”林氏担忧道
“先看看吧。咱们的地也不多,除了种红薯的三亩沙地,也就两亩地。”周大江也想不明白那边棉花是什么花,朝廷一定要推广它。
从周大江服徭役回来安心就知道了要种棉花的事情。安心绝对是支持的。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用途也非常广泛,可以说浑身是宝。弹好的棉花可以做棉袄棉被,又可以纺织成线做棉布,棉花籽还可以榨油。剩下棉花杆儿就是现成的柴火。
可惜安心既不会弹棉花也不会榨油。更不会防线织布,实在是可惜。
晚饭后,安心在心里微微一叹,笑道。“爹,你是不是心里有事儿给我说说,我说不定还能给你出个主意呢。”
周大江微微一怔,笑道“这中地的事儿,你能给我出什么主意呀?”
安心抓一把瓜子在手上。慢悠悠的说道。“不就是棉花的事儿吗?这有什么难的?”
周大江睨了他一眼“既然不难,那你说说怎么办?”
“爹愁的不就是不知道棉花是干啥的吗?咱们村里镇上不清楚,那县上能不知道吗?”咔哒,安心嗑一颗瓜子。
周大江恍然,笑道“对呀。明日我就到县上去,也正好问问粉条的事情。”
安心端起水杯喝了一杯水。嗑瓜子儿有点儿咸。“去了以后替我向胡伯伯问好,那我先去睡觉了。”
周大江天一亮就往镇上租一辆驴车就往县上去找胡掌柜去了。
胡掌柜一见到周大江就笑的道。“周兄弟你来的正好,你要不来我就该去找你啦。”
“胡大哥可是有好消息。”周大江跟着胡掌柜。到后院堂屋落座。
胡掌柜年后就蓄起了胡子。摸着胡子道“年前你留给我的粉条我都给个各大酒楼和食谱送去了。又把你给我的纸条。誊抄一份送给他们。这不年后他们纷纷来找我订粉条呢。你说是不是好消息?”
周大江大喜“是好消息,太好了。辛苦胡大哥了。”
胡掌柜哈哈一笑。“这粉条的销量是有了,你那作坊建得如何了?”
“建作坊好说。不过要想要粉条,最少也要一个月天以后了。”周大江道
胡掌柜点头。“这个无妨。咱们的粉条是独一份,一个月他们还是能等的。”说完就拉着周大江道。“今日既然来了,咱们哥儿俩就好好的喝一杯。”
周大江歉然,拱手道“胡大哥好意小弟心领了。只是小弟还有一事想请教胡大哥。咱们县上推广棉花,胡大哥可知道莲花水和咱们县上推广棉花胡大哥可知道。?”
胡掌柜摸着胡子沉吟道。“推广棉花自然是知道的。这棉花可是好东西。如今的两折和江南地区都已种了几年的棉花了。去年县太爷也在别的镇上试种了一片棉花地。收成还不错,才会在全县推广的。”
周大江知道了棉花在别的地方已经种了多年,其他镇试验过了,便也放心了许多。“多谢胡大哥告知。家里人还在等着消息,今日就不多留了告辞。”
告别了胡掌柜,周大江一刻不停地就赶回家去。先去了村长家登记了两亩地,都种上棉花。既然登记了以后,那收了冬小麦就不能再种别的,等着朝廷给发棉花种子。
随后就到老屋去,周老爷子是个闲不住的,正在给自留的菜地翻土。周大江走过去接过铁锹道“爹你歇一会儿,我来。”
周老爷子蹲到田埂上,掏出随身带的烟锅子,准备抽上两口。道“这几天村里都在说种棉花的事情,你们想好怎么种了吗?”
周大江翻地的手脚不停,一边答到“两亩地种棉花,已经到村长那里登记过了。种棉花是个好事情,我已经到县上的朋友那里打听过了。”就把从胡掌柜那里听来的说给老爷子说了一遍。
周老爷子吸两口旱烟,道“在别的地方试过了,在咱这儿到底是个啥还不清楚呢?再看看吧。”对于不知道没见过的农作物,种了一辈子地的农人自然是慎重起见的。
既然是菜地也就不是很大,周大江没多少时间就翻完了。蹲到田埂上给周老爷子说“我跟县上的胡老板一起合做一桩粉条生意,这两天就要建作坊了。”
“那个胡老板可靠吗?”周老爷子又“啪嗒啪嗒”抽两口旱烟。
周大江笑道“可靠的。建作坊我要大量的收红薯,这手里……”
“你缺多少?”周老爷子问。
“我手里还有一点,爹你要有就给我拿三两,”周大江有些不好意思。
“那走吧。”周老爷子先站起来背着手往家走去。
借了钱周大江就回家了。见到林氏说了从胡掌柜那里打听来棉花的结果和借钱的事。
解决了种棉花的事情,接下来就要买红薯建作坊。
周大江和林氏商量以后,决定分头行事。周大江请村长召集村人到大槐树下。说了要找人开荒,每人每天五文钱,管一顿中饭。
林氏到村里相熟的人家买红薯,再由他们把这个消息带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如今快要收冬小麦了,家里如果有多余的红薯,自然是卖掉最好。
如今正是农闲村里能来的都来了周大江就选了五十人。三十人开荒,二十人跟着他上山砍木头。村人都淳朴,有钱拿又管饭,干活儿很是卖力。短短十来天。荒地就开好了,作坊也建起来了。周大江就从干活的人里选了五个老实、勤快的人来做粉条作坊的长期工人。
林氏不过几天时间就收了几千斤的红薯。一开始好的坏的红薯都有人送,林氏当场检查,只收好的。不过几次,他们便知道坏的红薯,就算拿来了也会当场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