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祭天大典,那可是祖宗传下来的,一年之内最重要的活动,而每逢六十年的祭天大典,又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而今年的祭天大典,又恰逢皇帝的六十岁,不管是谁,都不能耽误了这祭天大典一丝一毫的进度。
就连皇帝本人,也得跟着斋戒七日,由礼部侍郎指导着到时候的每一个步骤。各个大臣更是需要调动物资,排练顺序,同时也需要斋戒7日。而武将更是需要为了祭天大典之后的演武拼尽全力的练习,不论是谁落后了,而且实在皇宫大臣所有人的勉强落后了,仍是谁都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要说最忙的还是宫里的各位太监,这段时间王公共光是嗓子就感觉已经要喊哑三个了,而这帮不省心的,还一直给自己添乱。
“快把演武的名单交到兵部!”
“祭天台的木材呢,速度运过去!”
“祭天大臣们的衣服呢,还不快去催!”
诸如此类,王公公不得不从早晨喊到晚上,而且这几天王公公心里总是觉得不安,老是有噩梦来缠着他,王公公总想着,这办一次祭天大典,自己就得少活三年。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不过到时候祭天大典自己还能分到一个前面侍奉的位置,这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王公公心里想着,又得把整个大典的行程顺了一遍又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才敢慢慢休息一下。
不过也闭不上几下眼睛,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说道:“王公公,司马元通求见皇上。”
司马元通?那不是司马家的族长嘛,看来还是得速速禀报一番。
王公公只得拖起疲惫的身体,狠狠拍了拍自己脸,向皇上居处走去,而皇上此时在大总管的服侍下熟悉大典流程,王公公心想这啥时候可以让自己成为大总管啊。不过看起来,皇上今天的气色还算不错,灰白的头发整齐的编成发髻,一道道的皱纹无比显示着岁月的痕迹,沉沉的眼袋,只有稍稍带有血色的脸庞,才能看出来身体还算健康。
王公公赶紧下跪道:“陛下,司马元通大人求见。”
“司马元通?”皇上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好似听过,但又想不起是谁来了,岁月明显带走的不只是身体,还是孱弱的神经以及记忆。一边的大总管虽然年岁也不低,可总归这些记得清清楚楚,附身悄悄在皇上耳边提醒了几句。
皇上这才漏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对着大总管点点头,大总管宣道:“请司马元通大人觐见。”
王公公应了一声之后,出门请司马元通大人觐见。
只见司马元通大人走过来一路踌躇,犹豫不决,多年不见皇上,突然觐见,应是有求与皇上。王公公顺势说道:“司马大人,奴才不知大人何事烦忧,可今个陛下心情不错,此次觐见,事情当不会太差。”
“谢公公吉言。”司马元通拿出一锭银子塞给王公公,却依旧是一样不发进了屋内。
这屋内,可就不是王公公的可以进去的了,里面只有皇上和大总管以及刚刚觐见的司马大人。王公公刚想着是不是看看大典的进度如何,只见刚刚关闭的房门又打开了,司马元通大人一年惨容的出来了,王公公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刚想说什么,司马大人已经是挪动着脚步出了皇宫。他记得之前司马大人好像是递过奏折,也是被皇上一口否决了,看来司马大人多年不在宫中,宠幸不佳啊。说道宠幸,王公公还是想到了诸葛家,诸葛家竟是让一个十岁孩童接替了诸葛家家主的位置,还要在过几天的祭天大典中主持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最让王公公惊讶的是,陛下也没有说什么,真是得到宠幸的,一切都好说。
这时,房内大总管步出房门,对王公公招了招手。
王公公只得快步走过去,大总管说道:“王公公,大典之时增加两百个席位,要前排观礼的位置。”
王公公吃了一惊:“两百个?可是大臣以及外国使臣的位置已经定好了啊,怎可能再加两百个,况且大臣们加起来也就几百人,怎的突然要加这么多人?”
大总管却是不理会王公公的聒噪:“这是陛下的意思,这里是名单,务必准备妥当。”
王公公苦瓜着脸结过了名单,却见上面两百个名字,整整齐齐的都写着“诸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