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举荐伏羲成为人族共主,有拍马屁的嫌疑,也是无数人的心底愿望。
伏羲创造八卦,帮助人们趋吉避凶,他教大家制作渔网,驯化家畜,极大地提高了人族的生产力,为此养活了无数的人。
他又改变婚姻习俗,让人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男系氏族社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陶器的出现,为原始农业的诞生,创造了基础。
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并且开始建城,任命官员治理,将无数的人族部落凝聚成一个整体。
这些都是他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人族的实力,如今人族都服从他的统治,他虽然没有共主的名义,但确实事实的共主。
如今无数人族部落推荐伏羲成为人族的共主,他实至名归,也是该得的。
做不做人族共主,伏羲倒不是很在意,他最大的心愿,只是让人族过的更好。
但他手下的官员,可不是这么看,要知道那是整个人族的共主,这是大多的荣誉?
伏羲耐不住手下的哀求,再三推辞无果之后,也就同意了。
为此他们建造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祭祀台,还准备了海量的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和五谷。
当伏羲登上祭祀台的时候,紫气东来三万里,接引和准提先出现了,没办法,在圣人中他们的实力最低。
之后上清也乘奎牛而来,奎牛身边总是环绕着五彩祥云,比接引、准提稍微拉风一点。
玉清的排场最足,坐着九龙沉香辇,此辇是以鸿蒙沉香木为车基,上采九天五彩神石、下集九幽五气玄金,辇车之上所刻九条五爪金龙盘绕飞腾。而车身周围异香馥郁、鸾歌凤舞,祥云托定。辇车的四只车轮上各显现一枝金色莲花,莲花上现有毫光、毫光上再显现莲花。一下子就将所有风头给抢了。
玉清之后是太清,太清就比较简单了,他的坐骑是青牛,除了通体青色,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和他的道一样,大道至简。
三清到了之后,接引、准提见礼道“见过诸位道兄”
三清也回了个礼,道“见过两位道友”
双方为了气运可以各种明争暗斗,对他们来说就是游戏,场面上谁也不肯失礼,省得别人笑话。
伏羲见到众位圣人之后,不敢怠慢,带领无数子民向圣人参拜道“拜见诸位圣人”
三清、接引、准提朝伏羲点点头,道“不必多礼”
这时,造化也来了,对于人族,造化除了为洪荒众生讲了一次道之后,再也没有特别关照过,人族自己的路,怎么走,造化都交给了他们。反倒是后土和巫族对人族的关照比较多。
此次他是不想来的,既然人族的路都是自己走,有没有他无所谓,但人道即将圆满,即便下次再出现,对他来说意义再也不一样了,想了想,他还是来了。
见到造化,三清、接引、准提等人上前道“见过造化圣人”
造化点点头,道“见过诸位道友”
伏羲也带着族人拜见造化,道“拜见父神”
父神?多么遥远的称呼啊,对人族来说,造化确实是他们创造神,只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繁衍,人族中含有造化、后土血脉已经非常稀少了。
造化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点点头道“吉时已到,你们开始祭天吧”
于是伏羲开始正式祭天,向上天阐述自己的功绩,以及他即将成为人道共主的事情。在祭祀的时候,洪荒人道气运响应,人道气运开始汇聚。
崆峒山
因为气运的牵引,守护人道至宝崆峒印的先天阵法自动破开,崆峒印随着冥冥中的感应,飞到造化手中。
造化将崆峒印交给太清道“你是人教教主,有守护人道的责任,崆峒印是人道至宝,关乎人族的气运,没有它,无法册立人皇,望你好生使用。”
太清朝造化一礼,然后接过崆峒印,道“是,必不负所托”
太清作为人教教主,没有崆峒印他一样可以册立人皇,洪荒也没人敢不服,但不会被人道承认,有了崆峒印,他的册封才能名正言顺。
感受着崆峒印的气息,准提眼馋不已,不说它册立人皇的作用,单单是其本身的威力,就不比先天至宝差。
不用说,准提就知道这崆峒印是人道气运凝聚的后天至宝,只可惜这灵宝比较特别,除了造化、太清、人皇之外,无人可以使用,特别挑食。
就算这灵宝不挑食,准提也不可能有机会得到,最多只能羡慕一番,想从太清手里抢灵宝,他连想也不敢想。
手里握着至宝,一向无为的太清也忍不住激动,这灵宝完全就是一个大杀器,有了这东东,接引、准提在人道的事情上,很难再搞出什么事了。
太清在册封伏羲的法旨上用崆峒印盖上印之后,玄都昭告道“奉人教教主混元圣人太上道德天尊敕令:兹尔伏羲...(伏羲功绩)..,册封伏羲为人族共主,为天皇,功德圆满之后,当居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
玄都言罢,伏羲不论是名义还是法理上,正式成为人族的第一位人皇,一时间人族气运不断汇聚到他身上,这是他这么多年来为人族付出的回报。
“轰”
命运长河中,一声巨大的龙吟声响起,随着伏羲地修为不断提升,他终于突破了瓶颈,一颗人首蛇身的道果不断凝聚,伏羲终于再次摘得大罗道果,开始一点一滴地明悟前世。
当突破完成之后,伏羲心情有点复杂,前世的时候,为了妖族的大业,他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族,如今作为人族的人皇,他又活人无数,成为人族的恩人,可谓因果循环。
伏羲接过太清的法旨,恭恭敬敬道“伏羲遵圣人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