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排队,不知不觉已经快要轮到孙惟最了。
随着孙惟最的眼神望过去此时一个十四岁面相俊秀,身着麻衣的年轻书吏在查问他面前那个少年。
“姓名。”
“张奇。”
“籍贯。”
“灵州回乐人。”
“身高。”
“七尺六。”
“年龄。”
“十九。”
“家中人员。”
“有一五十岁母亲,还有三个妹妹,其他没有了。”
听到这里书吏紧皱眉头。
“你是家中独子?”
那个叫张奇的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的点头。
书吏听完后摇了摇头,拿笔将他的名字从记录簿上划掉。
口中道:“不录,你回去吧。”
张奇听到自己被拒绝,生气的拍起桌子大喊道:“前面测试我都过了,连你们主事的都说我可以参军,你凭什么不要我。”
书吏脸都不抬一边书写,一边平静道:“你是家中独子,既无父亲,也无兄弟,还无子嗣。
你若参军家中老母与三个妹妹怎么办。
而且战场刀剑无眼,你若是不小心战死疆场,岂不是让你家中绝后,我朔方绝不可能要你,你回去吧。”
少年知道缘由也无法反驳,只得满脸伤心,失神落寞的离开募兵台。
书吏见少年发现自己不被录用后的神态过于悲伤,因此心中奇怪。
拦下他问道:“只不过未被录用,郎君为何如此悲伤。”
张奇回答:“家中已经一贫无洗,之前父亲又欠下大笔外债,我实在无力在偿还赌债外,再供养家中母亲及妹妹们。
今日见寿王招兵,才得见一线生机,本想着凭自己身强体壮能被录用,满心欢喜前来应征,未曾想最后竟然被刷下来,生存如此艰难,吾心中如何不伤心。”
书吏皱眉:“你既然有手有脚,做什么不能养活家人,何必如此想不开。”
张奇道:“养活家人不难,可是外债难还,我哪有时间去凑齐那么多钱,对方又催得紧,说拿不出钱就将家妹带走卖入勾栏中还债,既然这般吾还不如出去寻个地方自尽,也好过一生受此苦难。”
书吏见他语言真实,神态自然,不像假话,不禁沉吟。
等见到张奇又准备离开后,才道:“暂且留步。”
然后取出一张纸,书写片刻,递给张奇。
“这张纸你接着,一切经过我都已经写在纸上,我与节度使府的一名侍卫素为好友,他名叫郭勋,其父乃是现任的朔方指挥使郭琪郭将军,你将纸信拿去找他帮忙,报上我的名号李晔,保你无事。”
张奇听后仿若死前得遇良医的重患,接过纸张,对书吏千恩万谢,三跪九叩之后方才离去。
张奇身后的孙惟最目睹了整个过程,不由感叹书吏的心善。
但随即又对他的身份感到一丝怀疑。
能与节度使府中寿王亲信相识,又如此在这年纪轻轻时就能为一书吏,行募兵之事,身份定然不简单,不由对这书吏高看一眼。
张奇离开后,轮到了孙惟最,他在接受完坐在募兵台最中间那个满脸胡子的大汉的测试,合格之后来到之前那个书吏面前登记入军。
书吏照旧询问他刚刚问前面那个人的问题,他一一如实回答。
“姓名。”
“孙惟最。”
“籍贯。”
“盐州五原人。”
“身高。”
“七尺二。”
“年龄。”
“二十有八。”
“家中人口。”
“家有兄弟三人,排行第二,有子女二人。”
书吏记完后,感叹道:“可以啊,各方面都合格了。”
不由又多问了几句。
“对了,郎君可还有什么擅长的。”
孙惟最道:“曾入私塾读过五年书,少年时向乡人学过骑马射箭,因此粗通些武艺。”
书吏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了你合格了。”
然后取出田契与一贯铜钱递给他。
“这些拿去,回去先安顿好,明日前来军中报道。”
孙惟最接过田契与铜钱,站在一边等同伴测试结束。
不久后孙惟最的十几个同伴都一一测试完毕,因为他们十多人在五原是靠的放牧打猎为生,自幼就学的一身好骑射的本领,又常年在马背上行动,自然身体健壮,所以除了一个意外落选外,其他人无一例外,全部被选中。
几人安慰完落选的同伴,然后高兴的离去,准备回城里找个酒家好好庆祝一番。
而那边李杰依旧与郭琪进行征兵,就这样李杰与郭琪每日精挑细选,每日多者六七百,少者二三百人,一旦征得新兵就开始送入军营整编训练,持续了有半月之久。
而当李杰征集到有七千人众,还意犹未尽的时候,为他管理后勤的李文宁终于忍不住开始到他身边诉苦。
“殿下,再这样干下去,微臣实在坚持不住了。”
“延德怎么了,难道是身体不适吗?
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了些,不若好好休息休息,将事物先交给卢旻他们来做。”
李文宁闻言解释说:“不是微臣劳累,而是是殿下募兵的成本太高,着实让我心惊,再这么下去我朔方的底子坚持不住啊。”
李杰不由奇怪:“孤才征了多少人,府库就坚持不住?”
李文宁苦笑:“殿下有所不知啊,这七千人每月就要固定支出两万石米粮还有不少钱物,殿下要是再募集了几万人,长此以往,朔方将有大乱。”
“可是对付黄巢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不行,毕竟贼军有几十万之众。”
李文宁解释说:“殿下,微臣不是想阻止你募兵,只是您给出的成本太高,这若是募集了几万人,我朔方区区两州根本供养不起,强行如此,会导致民不聊生的,微臣希望殿下接下来募兵稍微考虑我朔方的底线。”
李杰听完拍头,拱手向李文宁道歉说:“是本王失算了,忘记了我朔方的大小。”
随后右手握拳,拍击左掌。
大恨道:“真是可恨,若得胜兵十万,孤必斩黄巢于马下!”
尽管心中不满,但李杰却不得不接受眼前这事实,他低头仔细考虑,然后才回答李文宁说:“这样,刚刚新募的这七千人是本王与郭指挥千挑万选的,乃是上好的良卒,将来作为精锐对待如何。
剩下的本王再募集一万人作为正兵,待遇减为现在征募的这七千人军饷的一半,一共凑齐三万兵马,延德你看是否可以靠我朔方一力支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