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一郡主官由朝廷任命,而辅佐太守执政的郡主薄,大多是由太守招募本地世家豪强的子弟出任。
如此,郡太守才能借用本地豪强的力量。
尹端用一个寒门子弟担任郡主薄,不免又得罪了那些世家豪强。所以那些豪强暗中作梗使坏。
朱儁则没有辜负尹端的这份信任,危急时刻拼命护得尹端的安全。
尹端兵败后,朝廷紧急任命吴郡太守臧旻为扬州刺史,领兵南下平叛。
臧旻上任后,率领丹阳太守陈夤、吴郡司马孙坚等人召集扬州各地兵马,杀入会稽郡征讨许昭乱军。
臧旻是已故太尉袁汤的门生故吏,臧家又是徐州广陵射阳的世家,与吴郡隔江相望。
因此,臧旻在扬州有许多亲故好友。
当臧旻走马上任,召集兵马时,吴郡、丹阳郡的世家豪强们立即群起响应,与尹端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新任扬州刺史的臧旻一上任,就将兵败的会稽太守尹端关押于吴郡,并向朝廷上奏他征讨失利的罪名,要求判尹端弃市斩首的罪名。
臧旻这是要杀人立威么?个中原委绝非如此简单。
尹端心头明白,如果自己是关东世家出身,臧旻必然不会,也不敢如此绝情。
可是,尹端是凉州人,是张奂的老部下,跟随张奂参与了平定大将军窦武之乱,得罪了不少的关东士人。
趁着尹端兵败,臧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报复尹端,为党人泄愤的好机会。
谈到得罪关东士人,牛猛与尹端回忆起了五年前雒阳平乱的往事。
镇压大将军窦武之后,张奂在朝廷两股势力之间进退两难。作为他麾下将领,参与镇压大将军窦武的尹端、董卓、牛猛三人自然也不为关东士人所喜。
尹端不久就被调离军队,孤家寡人地打发到东南边鄙之地的会稽郡当太守,与时常闹事的山越打交道。
大司农张奂还在朝中时,扬州士人虽然不喜欢尹端,多少还对会稽太守尹端有所收敛。
如今张奂早已隐退,尹端又在任上出了大纰漏,臧旻等人当然要乘机迫害尹端了。
狗日的!那个臧旻如此阴险狡诈啊!他能对世叔尹端下黑手,将来有机会,说不定也会对我牛家打击报复。
以后碰到那个臧旻,一定要打断他的三条腿!
牛平在心中,将素不相识的臧旻记在了自己的小黑本上。
面对臧旻的迫害,尹端又是如何脱险的呢?
原来,尹端被捕后,对他忠心耿耿的朱儁带着数百金,骑着快马匆匆忙忙地赶往雒阳。
终于,在臧旻属吏到达京城之前,朱儁抢先进入雒阳,为其上下打点,开脱了死罪。
原本要被弃市斩首的尹端改判为输作左校,被朝廷用囚车从吴郡压回了雒阳城,脱离了扬州刺史臧旻的掌控。
输作左校类似于现代的劳动改造,是东汉政府针对犯罪官员的一种惩罚。
官吏犯法,常输左校为工徒,主要负责在京师工程劳作,修造宫室、宗庙、陵园、道路等等。
也就是说,犯了法的官员,要罚到雒阳城搬砖,为建设大汉王朝添砖加瓦。
尹端被免除死刑时,还不知晓为何能够死里逃生,因为朱儁从没有对他说过此事。
直到回到雒阳城中,在搬砖之余,尹端方才打听到自己脱罪的恩人是朱儁。
尹端好歹也是世家子弟,搬几块砖做做样子就够了,岂会老老实实的在雒阳城服刑?
没过几日,尹端让家人带钱去疏通了中常侍张让的关系,就被减罪释放,回到了家中。
尹端在江东为朝廷勤勤恳恳地效力数年,最后却险些把老骨头丢在那里,最后落得个破财丢官。
相比之下,反而是急流勇退的牛猛过得更为逍遥自在。
尹端一边向牛猛敬酒,一边感叹牛猛有先见之明,只恨自己没有早一些学牛猛归隐。
听了尹端的述说,牛猛拍着自己的伤腿说,若非行动不便,自己也未必会下定退隐的决心。
对于忠义的朱儁,牛猛也是赞不绝口,说关东也有真英雄。
牛平听了父亲与尹端的对话,也对那朱儁产生了几分兴趣。
牛猛知道自己的儿子想要结交天下俊才,此时见牛平的模样,如何会不明白牛平的心思?
于是,牛猛告诉尹端,过些日子,牛平会到关东地区去游学,也不知是否能见到会稽郡的义士朱儁。
尹端听牛猛说牛平不愿呆在陇西担任郡吏,而是想要先周游天下,历练自己时,对牛平大加赞赏。
同时,尹端决定写一封给故吏朱儁的信交给牛平,介绍牛平与朱儁相识。
尹端说,如果牛平去了扬州会稽郡,拿出自己的信,一定能够得到朱儁的帮助。
牛平当然是求之不得,急忙起身向尹端致谢。
敲定朱儁之事后,三人继续饮酒畅谈。
面对老友,尹端敞开心扉,说出了实话。
对于被关东小儿算计,罚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之事,尹端还是耿耿于怀,深以为耻。
牛猛安慰他说,不论是关东名臣李膺、还是关西名将皇甫规,都曾被输作左校,在雒阳城抬过石头搬过砖,与尹端有同样的遭遇,劝他不必放在心上。
李膺李元礼是天下名士,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
他曾经在担任河南尹时,准备检举羊元群的罪行,整治地方。
怎知羊元群贿赂宦官,反告倒了李膺,降旨罚他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
凉州名将皇甫规年轻时,也曾经获罪罚到左校官署去作苦工。
所以,在任上没有犯过错,没有为大汉帝国搬过砖,不过是坐啸的庸人,也配称得上名臣?
牛猛的一席话,让尹端释怀了不少。
说到皇甫规,牛猛与尹端二人都叹息不已。
作为凉州士人代表的“凉州三明”,如今都已逐渐老去。
张奂告老还乡,闭门教学。
还在护羌校尉任上的皇甫规已经七十高龄,也是年老多病,不堪重负。
所以,他把领兵出征的事都交给他的侄儿皇甫嵩了。
如今,只有武威姑臧段家的段颎一枝独秀,代表着凉州势力,在朝堂上尚有少许政治影响力。
虽然抓捕太学生得罪了党人,使得段颎被关东士人集团视为仇寇,但是论起对大汉朝廷的贡献,段颎却远超那些关东坐谈客。
在凉州三明中,战功最多,对平定羌乱贡献最大的正是段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