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刘众医治的太舒服,公孙衍竟然睡着了,正准备收手,一回头,却发现一张大脸正贴着他的耳朵,看着他对公孙衍针灸的地方。
刘众用胳膊肘顶了顶身后的人,让他起开些,那人间刘众转过脸,赶忙一脸的讨好,点头哈腰的,弄得好不亲热。
“起开些。”
刘众只好小声提示。
那人听到刘众的声音,赶忙让开些,还小心翼翼的,怕惊扰到睡着的公孙衍。
收了针,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水,转身向房间外行去,刚行到门口,就见到刚才在他身后那人。
“贤士手段高明,相邦已经许久未曾安稳休息了,小人实在没有办法,这几日小人为相邦睡眠忧心竭虑,愁坏了心,如今贤士略施手段,相邦便安稳入眠,小人甚是钦佩。”
那人一边说,一边满脸堆笑的讨好刘众。
“你是何人?”
刘众看着这笑脸,心里有些膈应。
“小人是相邦的医者,为相邦治病而来。”
“方技者?”
“非也,小人师从祝由。”
祝由术,本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怎么这人在刘众眼里,那么的油腻?
祝由术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黄帝内经曾记载一些关于祝由术的理论,祝由,就是祝福。
现在来说的跳大神,也就是巫术。
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也就是说,方技家跟祝由术是同宗同源,但方技家已经完全脱离巫术,用医术草药治病,而祝由术却是跳大神为主,草药医治为辅。
在祝由术的世界里,祝就是通鬼神,用鬼神之术来安慰病患者,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强大,然后根据病者的抵抗力治病。
相当于心理暗示,也就是说,催眠术,心理医师,等等,都跟祝由术有关。
(祝由术也是古中医的鼻祖,书里不能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但建议有病还是去医院,尽量别跳大神)
刘众对着祝由师行了一礼,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贤者,小的请教贤者,是如何让相邦沉睡的?”
那人不依不饶,见刘众要走,赶快追了上来。
刘众见那人追来,回过头,心生一计。
“师者,有所传有所不传,是祝由师的传承,我与你素不相识,为何要教你?”
那人见刘众这般言辞,楞了一下。
“圣人曰,医者父母心,贤者之名,早已传遍四海,贤者欲寻济世天下之良方,使得诸王免于纷争,百姓安然若泰,可见贤者之仁心,是为天下人,贤者若教小人,小人便可多医治一些病人,是贤者之贤,贤者之德也,请贤者不吝赐教。”
道德绑架?
不跑江湖都屈才了。
刘众可知道,一些江湖骗子可是有很多来源于祝由心理学。
“医术虽仁心,却也非低贱之术,你若是想学,便要让我看到诚心,是否为天下病者着想。”
刘众说完,那人眼珠子一转,从怀里摸出一些金。
“贤者,这些可够?若不够,小人再去帮贤者取去。”
这是要交学费吗?
可刘众根本不缺钱呀。
“医者仁心,乃是圣洁之术,岂可用铜臭衡量?夫子医治病者,从不取分文,我受你医术,岂能用金银来换?”
“那贤者要什么?”
在魏国的大梁城,又是公孙衍的府邸,刘众虽然被礼遇,但行动不便。
“我听说魏国有一名唤范雎的人,你且与我寻来。”
说完也不再理会此人,转身向自己的住处行去,留下那祝由师在那疑惑不解。
几个时辰后,公孙衍睡醒了,唤下人来叫刘众。
老头睡了一觉,感觉精神好多了,两眼炯炯有神,刘众行了一礼,公孙衍招呼刘众坐下。
“刘子贤德,医术也高明,老夫觉得病轻了许多,秦国之行,刘子可有策略?”
至始至终,这老头都在关心他的秦国之行。
“相邦且让刘众晚些回答,请相邦回答刘众一些疑惑。”
公孙衍也是鬼谷子一派,为何公孙衍就能用祝由术?
这祝由术可是鬼神之谋。
“刘子有何要问?”
“相邦,刘众听闻鬼谷一派有一必做,鬼神之谋,必杀,相邦乃是鬼谷一派,为何身边有人行祝由之术?”
公孙衍听完,从怀中摸出一个锦囊。
“齐国有人送来书信,说刘子曾预言嬴稷做了秦王当如何,此乃鬼神之谋,想必那送信者,就是苏秦了。”
公孙衍把锦囊递给刘众。
“刘子在燕国影响之大,于九州而言,却是甚小,刘子之影响,与刘子之秉性,绝非乱国之人。
眼下西有秦国坐大,东有齐国称霸,与我魏国而言,刘子乃是救世之才。
刘子乱国与否,皆可节制秦齐之势,对魏国却是无伤,魏国伤刘子,只有害而无一利,刘子且可放心。”
跟聪明人聊天,不费劲,公孙衍听到刘众的话,就知道刘众的想法,实在聪慧。
“相邦明辨,刘众敬佩。”
刘众行了一礼。
“刘子可言去秦国之谋了。”
三句离不开秦国,感情马陵之战,魏国根本没放在心上啊?
“秦王嬴稷虽年幼,却有魏冉扶持,此人若得势,秦国必成虎狼,去秦之谋,就在此结。”
公孙衍想听,那刘众就说给他听。
“为何?”
公孙衍听刘众竟然不谈合纵连横,直接谈秦国内事,很是好奇。
“魏冉若得势,必起战事,魏冉久经沙场,手下良将众多,亦曾参与诸多战事,刘众以为,合纵不如折翼,这魏冉,便是秦国之翼。”
魏冉手下可是有白起这个杀神,若果没魏冉保举白起,秦国想统一六国,将会困难很多。
“魏冉此人,可比张仪?”
张仪被秦惠王称为国士无双,堪比商鞅,在公孙衍眼里,张仪是他一生的政敌,在秦国秦惠王一通接见了张仪和公孙衍,却重用张仪,导致公孙衍气愤离秦。
后来张仪来到魏国,魏王又拜张仪为相,公孙衍又被打压,所以公孙衍眼里,扳倒张仪扶持的秦国,就是对张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