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刚刚过去的30年,石狮人以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彻底改变了一个闽南小镇的内涵与外延,一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工贸新城拔地而起,那么,未来30年的石狮人又将如何开始呢?
醉后来爱
好好走入梦中
明日醒来
犹原是一尾活龙
——闽南歌曲《酒国英雄》
当所有耐心的读者与我们一起走过一座城市的30年记忆的时候,时针已经划过了2008年那个难忘的夏天。
这无疑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季节,当奥运圣火在北京夜空点燃的那一刻,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悄然度过了30个春秋。在随后的2010年,一场同样令世人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又即将开幕。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功在于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融入世界经济的道路,那么未来的30年,中国又将如何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人们更需要理性的指引。
回首刚刚过去的30年,石狮人以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彻底改变了一个闽南小镇的内涵与外延,一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工贸新城拔地而起。那么,未来30年的石狮人又将如何开始呢?
于是,一个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今天在哪里,明天要到哪里去?”的生存命题也逐渐浮现了出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过去30年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城市和板块的超常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最早在东南沿海的试验,以深圳和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不可能脱颖而出;同样,如果没有20世纪90年代初的浦东开发,百年上海的国际都市梦想不可能实现,而周边江浙地区的中小城市也不可能熠熠生辉;如果没有环渤海经济区战略的提出,京津一体化的加速也只能是空想;正是因为有了西部大开发的前奏,以重庆和成都为双核的经济板块才会风生水起。
但在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的你追我赶中,福建的处境一直相对尴尬。由于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难以形成集聚外来资本的平台,至少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福建的开放优势并不明显。此外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是,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往来被人为地设置了政治障碍,当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诉求发生关系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单靠自身之力无法解决。
2004年初,蓄势已久的福建省终于向世人抛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这个被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一经问世就引来四面八方的关注目光。对石狮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一时应者如云,好评如潮。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福建已等了太久。2005年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进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2006年初,又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纲要;随后“十一五”开局之际,胡****总书记亲临福建视察,明确表示“这是中央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希望福建的同志们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贡献。”一时间,中央各部委纷纷与福建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议或形成了相关会议纪要,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通关口岸、金融支持、交通建设、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支持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
更令人瞩目的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福建周边如广东、江西、浙江等相邻省份和地区也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要主动融入“海西”的大发展中来,此举更赢得了闽商、台商的一片掌声。
中央之所以高度肯定“海西战略”,是因为“海西战略”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2006年,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返闽祭祖,用闽南话对记者讲:“我们正在进一步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际规划内容和相关步骤,大家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政策方向,有助于我们在两岸的交流中把握当下,共创未来。”台湾有关人士也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成为两岸建设共同市场的试点,要利用经济的力量来促进两岸更好地交往与合作,让台湾海峡成为一座“和平之桥”。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西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为福建的发展揭示了一种可能。随着“海西战略”的加快实施,在整个大中华经济圈的范围内,福建或许会扮演一种极其特殊的角色,极有可能成为连接台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战略平台,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福建的发展不可估量。
总之,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怎样评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都不过分。确切地说,它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到来,这个构想将最大限度地激活福建所特有的各种潜力与资源,与此同时,更标志着福建省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走上引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
实际上,“海西战略”出台以后,福建省的每一个角落都已经躁动起来了。同样,一系列命题也摆在了石狮人面前。
可以预见的是,“海西战略”将首先在福建省内部引发一场历史性的大变局,或者说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力洗牌的开始。机会往往是平等的,一切都取决于人们的作为与抱负,一言以蔽之,谁能主动抓住机遇,谁能主动对接“海西战略”,谁就将在未来的区域竞争和发展中赢得先机。
对未来的石狮来说,首先必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石狮要在未来的“海西”发展格局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是谁”,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城市发展的规律表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区域竞合的大格局中,只有找准了自身的城市定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对于石狮来说,必须按照自身的特点与禀赋重新审视自己在“海西”格局中的价值和地位。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它的最长板,而是取决于它的最短板,所以人们常常注重如何补齐短板,但实际上,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分工合作、资源整合的经济,对城市的发展而言犹然。如果能把长板做得更长,做到极致,使其成为绝对优势,然后依此优势到外部去寻找短缺的其他长板,通过优势组合,组成一个新木桶,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石狮要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应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思考决定未来的“长板”到底在哪里?
无独有偶,2004年,在一家美国规划设计公司为环泉州湾城市群做出的概念规划中,第一次将石狮比喻为“金拇指”。如果把泉州湾城市带看做是一个手掌的话,那么其他城市组成了手掌的四根指头,而半岛城市石狮则是“金拇指”,没有这根“金拇指”,整个手掌将无法更好地发力。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石狮如何才能进一步的强筋健骨,真正担当起“金拇指”的作用?
“金拇指”的说法不只是一个比喻,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石狮在泉州湾城市群中极为特殊的城市地位。
从历史的渊源看,石狮本来就是因商而兴,在闽南你很难看到商业氛围如此浓厚的城市。这里不仅有亚洲最大的服装商业市场,有星罗棋布的各种专业市场,有泉州湾最有潜力的中心港区,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使石狮成为闽南经济最活跃、最适于创业、最适合进行商务活动的地方。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我们可以断言,石狮的产业必将向更具有辐射力的现代第三产业转型。到那个时候,石狮不仅将保持服装产业的活力,而且更有可能成为信息、资金、人流和物流中心。
那么,如果石狮找到了自己的城市发展定位以后,接下来该思考的问题就是:“我有哪些资源?”
在很多人印象中,石狮是一座服装城,人们之所以到石狮来是因为这里有与服装产业有关的商机。但在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除了服装,石狮还有什么?至少在我们看来,虽然石狮的地理发展空间有限,过去的区位条件不好,但另一方面,作为闽南文化的代表之一,石狮人在过去的30年其实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无形资源,而这些无形资源都将为石狮的未来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对石狮来说,“海西战略”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使命。仅就对台而言,石狮在文化和血缘上与一水之隔的台湾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很多石狮人到台湾去探亲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两地不仅有着极其相似的民风民俗,而且很多台湾人不断到闽南来认祖归宗。
这或许孕育着一种可能,它意味着石狮极有可能在未来“海西经济区”中扮演更微妙的角色。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石狮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多年以来石狮人不仅善于从事有形的产业经营,其实也同样善于各种无形资源的整合与营销,一旦他们看到了可以落实的平台,也会表现出与在服装产业方面一样的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石狮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就是回答“我将如何成长”的问题。30年来石狮从一个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镇扩张成为现在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的城市,城市规划有一定的超前性,城市功能布局较为合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小有小的优势,下一步石狮所面临的是如何将城市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区域板块中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
在“海西战略”的推进中,可以想象将有大量的外部资源涌入福建,就此石狮还应该思考“我将如何让世人再一次认知自己”,做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城市营销工作,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氛围。
客观地说,石狮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一座浑身是戏的城市。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突破城市的先导产业,强化城市的支柱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最终达到城市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而为“海西战略”的实施助一臂之力。
因此,从长远来看,石狮将不仅是一座中国的休闲服装名城,并且很有可能成为泉州城市带中商业最繁荣、产业经济最活跃、第三产业最集聚、环境最适宜人居、最具文化张力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我们满怀敬意地来到闽南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发现今天的石狮人似乎已没有足够的兴致来讲述昨天的辉煌,他们或多或少都生活在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之中,更关心自己的明天。对于一座经历了太多沧桑与激情的城市来说,这里的人们已经逐渐回归了理性。
这种平实中流露出来的几分焦虑不仅仅属于石狮,也同样困扰着关心中国命运的每一个人。
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最新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时成为国人争议的热点话题。他在书中宣称“世界正在抹平”,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互联网的崛起和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共同创建了一个“平坦”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景观,使过去与权力和财富中心无缘的人得以直接参与赚钱和制造舆论的活动——只要他们有能耐、有胆识、有宽带连接就行。
无论我们对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观点如何解读,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世界经济的壁垒正在消失。值得欣慰的是,此时的中国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命题,在这个日渐“平坦”的世界上,中国的地位与作用已无法忽视,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已经把中国推向了全球化的风口浪尖。
1978年摆在中国面前的命题只是如何从世界经济的边缘重返主流,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的每一个风吹草动都会在中国引起涟漪,应对未来需要更高超的技巧。
真正的考验或许从2008年开始,形势看起来似乎不容乐观,甚至有人开始惊呼中国经济的“冬天”来了。
对曾经创造了“中国制造”神话的企业来说,它们正遭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洗牌。在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东南沿海数以万计的中小民营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缺氧”,出现了倒闭、停产以及迁走南亚的景象。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外向型企业今年的日子普遍不大好过。
打开当下的媒体资讯,到处可以看到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招工难、利润大幅滑坡等一系列焦灼的字眼儿。
在素有“鞋都”之称的晋江,新华社的一项调查表明,90%的晋江鞋企融资出现困难、80%依赖出口的企业进退维谷。“几乎每周都有工厂倒闭,不是接不到订单,是不敢再接订单了。”在晋江陈埭镇,春节前后就有一批有着30年制鞋历史的晋江鞋企发生了第一轮倒闭潮,先后有上百家工厂关门停产,据行业人士分析,这种情况仍将继续,中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为此,当地的很多中小企业主动找上品牌企业要求代工,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上市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石狮历来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大本营,自然无法躲避这个“冬天”的笼罩,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完成这次转型,他们都在思考明天的奶酪在哪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忧心忡忡,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正分秒必争地谋划着迎接明天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