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我们将会在后面看到,在陈爱莲主导下的万丰奥特摩轮工厂在开发印度市场的时候,几乎是完整地把公司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历程重新走了一遍。
在新兴市场国家,交通工具构成巨大的需求,这当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的一面。人们常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来形容这一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有句话叫作“太阳底下无新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历的这个经济起飞期,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之初就经历过了。摩托车这一商品,在西方已经度过了它的兴盛期,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因此到90年代后期,市场的增量开始向拥有后发优势的亚洲转移。
陈爱莲的这个判断,与政府在90年代之初的宏观决策是一致的。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采取了“大规模引进”的快速战略来满足需求。在政府的安排下,一大批军工企业转向民用市场,它们大多选择进入摩托车制造领域,政府为这些企业制定的基本战略是“先引进技术,然后逐步国产化”。
这个路径是精心设计过的:由于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当时又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消费者需要高度统一,也就是说,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当收入水平到了某种程度,并开始需要摩托车的时候,市场需求总量常常是爆发式地增长,不像其他经济自然发展的国家有一个逐步的普及过程。
在国内摩托车生产厂蜂拥而起、争先恐后地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有一大批原来的军工企业由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倒逼,不得不削减常规兵器生产,从而需要通过“军品转民品”另找出路,纷纷投产摩托车,重庆嘉陵、洛阳北易就是其中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一时间,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出现了国有、军工、航空航天、民营资本各种“成分”百花齐放、大干快上的局面,使市场瞬间的需求很快得到满足,不至于出现大规模黑市、高价的现象。
而在市场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各企业“逐步国产化”,这就是企业自主积极性发挥的过程了。由于当时国内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都非常便宜,所以配件国产化对摩托车生产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想象,市场上的摩托车价格都是既定的,如果主机厂能寻找到相应的配件厂,其产品在品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价格低于进口配件,那主机厂在销售整车的时候,利润空间就会增大。
在这个战略之下,当时在政府指导下的国企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活力。80年代末,《人民日报》报道,天津一家国企为了争取市场机会,从欧洲引进一整条生产线,从考察、决策到采购,总共只花了22天时间,创造了一个速度上的奇迹。
而从方式上,当时的国企采取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有财力的企业采取的是引进整条生产线的方式;实力弱一些的企业采用合资的方式,引进国外的资本;更小一点的企业采取横向联合的方式,与国有大企业合作。国内的主机生产,很快就铺展开了。
陈爱莲带领团队在进入摩托车轮毂制造行业的时候,正是摩托车主机制造厂开始深度拓展、实现国外技术引进之后的国产化时期。
而从技术角度看,铝制摩托车轮毂的研发,也并不算很困难。在铝合金管厂时,朱训明和当时的技术团队成员盛晓方、俞利民、吴兴忠等,通过对陈爱莲那辆铃木摩托上的铝轮毂进行测绘,很顺利地完成了初步的图纸设计,同时进一步深入地解晰了铝轮毂产品的加工工艺,利用铝合金管厂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产品的研制。
铝合金管厂当厂长的经历让陈爱莲的创业梦有了第一个要素——产品有了,共同奋斗的创业团队也有了。万丰奥特的铝轮梦,萌芽了。
创业梦(一)
万丰奥特铝轮项目在陈爱莲担任嵊州铝合金管厂厂长时研制成功后,在她出任中宝实业总经理时,被带过来放在中宝厂房两条夹道之间的简易工棚中进行试制。
江南路是一条不长的道路,位于新昌的母亲河新昌江畔。当时的中宝在这条路的50号。厂地正好占了一个街区,两边是两条巷子,沿着江南路,建了一堵围墙。
在1994年,没有多少人会料到,这座小厂房的两条夹道里,会酝酿出一家日后在全球数一数二的国际化集团公司来。
为什么会选在夹道里开张呢?
陈爱莲想把铝合金管厂时期的铝轮项目植入中宝体系,使它成为一个新产品。但是她的这个想法,从第一步就遇到了挫折:中宝把铝轮毂制造项目提交浙江省政府工业管理部门审批时得到的反馈非常不利。与中宝相熟的政府官员告诉他们:从总体上看,项目登记为“轮毂制造”的国内企业已经有112家,摩托车铝轮市场供大于求,属于当时国家产业限制之列,有重复建设的嫌疑。中宝这样一家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在原来的运营当中没有留下多少资源,现在对这个市场又不熟悉,政府建议他们不要轻易进入这个行业。
更为困难的是,之前的很多轮毂制造企业都从属于主机厂,中宝这个新项目凭什么与这些企业争夺市场呢?
这种定论一下,陈爱莲的铝轮项目在中宝内部的地位,也随之碰到了问题。
政府官员们的劝告当然是出于好心,但纯粹基于数据的这种劝告,客观上是存在一些漏洞的。
原因就在于,当时的112家轮毂厂,虽然在体制和投资上都有优势,但在竞争力和市场观念上,却大有问题。
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摩托车轮毂厂,是因为当时的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快速上马摩托车项目时,通常也不会落下配套件生产。由于国企有政府资金投资,所以通常喜欢在配件生产上搞“大而全”——自己投资配件项目。
但由于当时的国企对员工和管理层缺乏激励,对配件生产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出现的结果是国有企业内部的配件厂图方便,眼睛几乎全都盯着自己内部的订单。而现成的订单反而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市场意识,使得作为摩托车生产当中相当核心的轮毂件资源,在整个市场上匹配非常不均衡。计划经济体系看的是总量,就全国而言,虽然轮毂生产的总能力与主机生产的总量比较吻合,微观上看却是漏洞百出。大而全的国企配件厂目光只盯着内部需求,没有生产配套轮毂的主机厂却常常要低三下四求人,才能建立配套关系,而且在价格上也受到歧视。
这在陈爱莲最初的一系列调研动作上,可以清晰地得到印证。陈爱莲把自己的摩托车轮子拆下,让负责技术的朱训明带领团队仿制并开始研究的同时,她自己也开始对这个市场进行调研。初步的结果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主机厂从市场上采购轮毂并不容易,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是,市场上的轮毂售价远高于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大型国企为摩托车生产建立了配套轮毂厂,但它们并不在意对外的市场销售,导致轮毂的市场价格奇高。
而更进一步发现,在这种体制下的轮毂制造企业,完全缺乏创新意识。
一旦形成生产能力,很多年都不会有所改进。这就是为什么陈爱莲明明看到日本的进口摩托车已经开始普遍采用美观大方的铝制轮毂,国产的摩托车还在使用钢丝轮的原因。
陈爱莲会怎么做呢?
年轻时,陈爱莲就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此时,这种个性在她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虽然不能说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但在中宝的不同岗位上从事过相当长时间的管理工作、同时更为广泛地接触了市场之后的她已经知道,90年代的国企,其实竞争力非常弱。一个项目,只要企业整个团队认真做,是很快能在业内做出成绩来的。这种来自于实践的自信,使得陈爱莲并不畏惧轮毂市场当时的形势。
但她要起步,还得从中宝内部先把项目的架构搭建完整才行。
她首先要搭建的,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只有在起步时让骨干团队看到这个项目的希望,项目才可能像一个雪球一样滚起来。
陈爱莲通过谈话一个一个地把团队成员都拉进了自己的铝轮项目组,万丰奥特的公司历程,就这样开始了。
万丰奥特铝轮项目起步时的创业团队总共有15个人。陈爱莲是项目总负责人,朱训明负责试制,张锡康和袁林刚负责销售,盛晓方和吴少英负责铸造,杨旭勇负责金工,俞利民和章益丹负责机模,吴兴忠负责技术,吕永新负责设备,顾鑫灿负责采购,王慧琴负责质量,蔡竹妃负责财务,夏越璋负责办公室管理,这样一个团队就把整个项目的架构搭了起来。
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一支如此年轻的团队,加上陈爱莲从来不知道畏惧的个性,自然是什么都可能会出现。然而他们要去完成的创业计划,实在更令人惊叹。
对所有民营工业企业来说,创业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永远是如何形成生产能力。形成生产能力需要包括资金、场地、配套、设备等在内的诸多要素,而万丰奥特起步时,可以说是“一无资金、二无装备、三无厂房”。
从资金来看,当时的中宝此时并无多少资本,自然无法为摩托车铝轮的开发、研制以及批量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中宝董事会定下上马摩托车铝轮项目的时候,就在决议中明确提出:“该项目按年产2.5万套规模投资,所需设备投资100万元和流动资金50万元,由铝轮项目自行筹措,利息自负。”因此,在陈爱莲向银行贷款5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后,设备采购所需要的100万元,则是当时最难攻克的难题。
其实,在拆解陈爱莲的摩托车轮毂的同时,创业团队已经看好了轮毂的生产设备。当时国内的摩托车轮毂生产厂家都采用的是挤压铸造工艺,团队通过查找,选中了天津一家设备厂家生产的压铸式铸造机。但陈爱莲接下来找当时这家厂的厂长商谈的,却是能不能用赊销的方式先把设备拿到手。
这种创业的经历,无疑令人瞠目结舌。铸造机是轮毂制造厂的主要设备。
即便创业者“胆大包天”,核心设备赊销,是很难去想象的。况且,对方怎么可能让她赊销呢?
陈爱莲是被逼出来的。正是因为摩托车轮毂生产项目在中宝内部并不看好,优先级不是很高,所以她可支配的资金,少之又少。
但陈爱莲赊销主要的生产设备压铸机,却是有自己另外的打算的。此时,她已经发现轮毂产品市场需求量不小。因此她的盘算是,先拿到一部分生产设备,再拿到足够的订单。而后,用现实在运转的公司和利润,建立银行对自己的信任,拿到部分银行贷款,再把设备的赊销还上。
这个胆大包天的计划之所以能在陈爱莲脑中形成,是因为这么多年来的经营管理经验让她知道,虽然赊销的要求看起来非常过分,但万丰奥特铝轮项目背后的中宝当时在国内已经是一家相当有信誉的企业,再加上设备放在中宝的厂房里,所以天津的那家设备生产厂并不会太担心设备和回款的丢失。
而同时陈爱莲深谙银行贷款之道,银行之所以不太愿意给企业贷款,关键是银行都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如果新项目团队没有运转起来,银行当然不会再给贷款,但只要项目进入了运转状态,银行是非常愿意放贷的。
后来陈爱莲和创业团队一起用实践证明了,这个计划虽然看起来胆大包天,却是有可能实现的。
可能性的根本源泉,仍然来自于摩托车市场正在快速上升的基本现实。
1994年,摩托车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是消费者很难买到摩托车,二是摩托车的定价都很贵,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很高,因此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摩托车很受欢迎,所以当时还有大量的企业进入这一市场。摩托车的生产厂家之间,已经开始出现了竞争。
主机厂之间的竞争,对于万丰奥特铝轮项目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利的局面。这使得他们想做的价廉物美的铝制轮毂产品,更受主机厂的欢迎。
当时摩托车车轮的主要轮型是钢丝轮,到现在,我们还能在街面上的电动车轮当中发现它的踪影。钢丝轮廉价、便宜,造型简单,但不如铝合金车轮美观、豪华、个性化、吸引人们的眼球。
铝轮比钢丝轮轻巧而美观,装配非常容易,强度不亚于钢丝轮,而且能为摩托车提升档次加分。
铝轮毂的出现,对于当时摩托车市场来说是一股新潮。一辆铝轮毂的摩托车,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此采用铝轮毂,有相当的可能来帮助主机厂卖出产品。摩托车本来就处于市场充分竞争的状态,而如果铝制轮毂能帮助当时主机厂实现销售卖点,那么生产摩托车铝轮的前景,也就不言而喻了。
陈爱莲赊销设备计划的第一步,实现得很顺利。
天津那家设备生产厂的厂长,虽然初听陈爱莲提出赊销想法之时,几乎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但陈爱莲的解释却让他慢慢接受这位年轻女性的想法。
陈爱莲给他的解释是,当时的中宝上了多个项目,资金周转上有点问题,所以想要拖一点时间付款。总体来说,对于压铸机生产厂只是收款时间上迟一点而已的事,这在当时国有企业三角债遍行的大环境当中,其实是司空见惯的。
除此之外,陈爱莲在压铸机的价格上做了一些让步。这样,4台万丰奥特创业的主要设备——压铸机,就赊了回来。
这些赊来的设备放在哪里好呢?当时中宝的场地,其实也是非常紧张的。
在整个厂里可以集中放下4台挤压铸造机的地方,也就是两幢厂房之间那条夹道了。因此万丰奥特创业者们在这条夹道上方做了个简易棚,确保里面的设备和员工不会被风吹雨淋。
这就是后来年销售超百亿,成为全球最大铝轮毂生产企业的万丰奥特的最初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