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身体消化排毒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睡前饮酒最易致“胃不和”,影响肠胃消化功能,久而久之对人体会造成诸多危害。而且,酒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甲醛、杂醇油、铅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要靠肝脏的解毒功能,才能排出体外。白天人体新陈代谢较旺盛,酒中毒素相对容易被排泄,但夜晚饮酒入睡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肝解毒功能也相应减弱,有害物容易积累,故对健康极为不利。
经常夜饮入睡的人,还可以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神经炎及肝脏疾病等。人体生理节奏要顺应昼夜阴阳之变化,方能不病。白天属阳,夜间属阴,而酒性属阳,性温热。夜主静,人入睡时,以静为主,不仅要外静,且内也要静。夜间饮酒必然扰阳,阳动则阴也不安,从而会导致人体气血紊乱,五脏六腑之阴阳失衡。借酒浇愁除了以上叙述的带给人体健康的危害外,而且还极易引起心理意念上的剧变,因酒精的作用让自己情绪失去常诚,做出违反常规的行动,造成心理之外的、现实的、让人悔之不及的危害。
因各种烦心事而导致失眠者切莫以饮酒助眠或浇愁。应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遇到压力或困难就借酒来寻求解脱的做法是不可取,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性,如果不急时改掉的话,你的生活还会有更大的忧愁等着你。
50
改变自己从改变思维开始
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面临厄运时我们如果能够适当地变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多从其他方面重新评价和审视所遭遇的挫折,将有助于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
时代在变,做为时代的载体人也要变。21世纪的人仍用20世纪的眼光看世界,人们会认为你是傻瓜。
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他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过不上新的幸福生活;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因此,从舞剑可以悟到书法之道,从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常爬山的应该去涉水,常跳高的应该去打打球,常划船的应该去驾驾车。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公元前657年,晋国君主晋献公听信夫人俪姬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逼公子重耳出逃在外。重耳立志回国继位,振兴家园。后来,他在齐国娶了妻子,又接受了齐桓公馈赠的20辆马车,很感满足。回国继位的远大抱负在安逸的生活中开始消除了,其妻见状,痛心疾首,劝勉他:“行也!怀与安,实败名!”意思是:您且行动吧,满足现状是会毁掉一个人的前途的!重耳从此振作起来,几年后夺回了王位。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怀安丧志”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迷恋、苟安于享受,就会变成碌碌无为的庸人。
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面临厄运时我们如果能够适当地变换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多从其他方面重新评价和审视所遭遇的挫折,将有助于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
譬如照相,同一景物,从不同角度拍摄,就会得到不同的形象。
对待厄运也是这样。我们应当看到,偶然的不幸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我们的整个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欢乐和幸福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注意它们,而要对自己的一些创伤念念不忘呢?有的人在厄运袭来时,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和那些更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的确,如果我们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对我们“笑”,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愉快。而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痛苦的、悲哀的情绪注视生活,那么生活的整个基调在我们心中也就会变得灰暗了。
而事实上,逆境也可以砥砺人生,增长人的才干,使人通过破除障碍和不良情绪而得到新的突破与发展,使心理达到更高层次的平衡;而顺境,则也可能使人怀安丧志,一事无成。总之,一个人要改变不得志的自己或旧俗太浓的自己,环境和条件是次要的,而求变求新的立意才是主要的。
51
让自己的脑筋学会拐弯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学会变通,许多事情都能变不可能为可能,都能变坏事为好事。
生活中,脑筋不会拐弯的人是有的,比如:“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
但有的人答不出,答不出的人多是脑筋不会拐弯的那种人。
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犯一些诸如只知拉门进屋,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有时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
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不知变通,还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认死理,结果却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挂上身上的一把宝剑掉进了河里。同船的人都劝他赶紧下水去捞,否则船走了剑就找不回来了,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啊?”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做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是一种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像那把剑,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我们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有时候我们也会刻舟求剑。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学会变通,许多事情都能变不可能为可能,都能变坏事为好事。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他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发大财而回。
第一个人不懂变通,一味钻牛角尖,总以为牛不喝水,便不能强按头。第二个人则不然,他会变通一下,给牛点盐吃,不也就能让它喝水了嘛!
关于皮鞋的由来,据说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早期没有鞋子穿,人们走在路上,都得忍受碎石硌脚的痛苦。某一个国家,有一个太监把国王的所有房间全铺上了牛皮,当国王踏在牛皮上时,感觉双脚非常舒服。
于是,国王下令全国各地的马路上,都必须铺上牛皮,好让国王走到哪里,都会感觉舒服。这下可难坏了负责办理此事的大臣,到哪去找这么多牛皮啊,完不成命令就等死吧。这时有一个与他关系较好的大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只要用牛皮把国王的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就可以了。于是无论国王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
故事中的大臣是聪明的,他的变通,使舒服与节约两全其美。假如,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学会变通,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骤,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变通,学会在山穷水尽时,转换一下心情,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变通能让我们少一些郁闷,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
52
改变自己免受虚伪之苦
虚伪的种子只能开出虚伪的花,真诚才是人的本然,倘若一个人总是用虚伪应付于人,那么,总有一天会被识破,到时不仅自己好人难做,恐怕别人也会远离你,毕竟,谁都不会信任一个虚伪的人。
一个人如果染上爱虚荣的毛病这可不利于自己日后的交往和生活。
虚伪意味着不真实、不实在、虚假。虚伪的表现有两种:一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二是虚情假意,没有真正的朋友。做人绝不可能靠虚伪、急功近利,而要看远一点,着眼于未来。因此,也绝不要为讨他人的欢喜而失去人格,只有靠真诚才能拥有真正的朋友。
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最终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虚伪这种病态有近期效应,可能会一时难改,但我们要及早意识到“虚伪”的危害性,更应该敢于修正自己,挑战自我。
修正自己就意味着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自我、修正自己的错误。
在失败的教训中获得正确的、成功的经验。这是一种良好而必备的成功心态。试想,一个没有敢于修补自己心态的人,一生会有所获吗?
人的一生是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交织的一生。而人的成长来自两方面,一是他人的批评教育与帮助,二是自己的完善与解剖。
因此相对而言,自我教育是最佳选择,每个人都是自己最了解自己,只要下决心改正是没有改不了的。然而,倘若自己原谅了自己,那么将会真正的毁掉自己。因此,如果已有虚伪的表现,就应提醒和修正自己,做一个真诚的、受人欢迎的人。
虚伪的种子只能开出虚伪的花,真诚才是人的本然,倘若一个人总是用虚伪应付于人,那么,总有一天会被识破,到时不仅自己好人难做,恐怕别人也会远离你,毕竟,谁都不会信任一个虚伪的人。
因此,人与人之间,唯有真诚才是最好的融通剂。因此,要学会做人,首先要改变戴着假面示人的毛病。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美丽而虚荣心极强的洛塞尔太太。她时常为自己家房屋的寒酸、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旧俗而难过。她梦想那些挂着古代壁画的大客厅,那些无法估价的瓷瓶和银器皿,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有一次她接到了教育部长的请帖,于是不惜一切买了新式的衣服,借了项链参加舞会。但是当她离开舞场时,借来的贵重的项链丢失了,于是夫妇两人花了十年之久才还清了这条项链的债务。她的模样大变,以致非常熟悉她的人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