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和那少年都未第一时间动手,而是先互相报了名号:
“在下秦新,初来乍到,还请手下留情,日后多多关照。”
“在下欧冶,请多多指教。”
话音刚落,只见欧冶双手握枪,使了个旗鼓,一招“铁鹰出巢”,枪上红缨抖动,卷起枪花,直往秦新的身上冲刺过去。
秦新一怔,赞到:“好!”随后施展起轻功“无痕白影步”,身随枪走,移向左侧,手执枪杆,径直打向欧冶的枪。
欧冶一惊:好快的身法!随即枪尖一转,避开秦新直打来的枪杆,直刺秦新头颅。
秦新心里暗叫:不好!然后只见他身体向后一倒,勉强避开这一刺。
欧冶心里满是惊讶,要知道,他在这枪法上下了很大的苦功,深得师传技艺,且这“铁鹰枪法”本就非同小可,乃沈北辰自创。
当年,沈北辰凭一杆铁枪,率三百北帝军在漠北关大战入侵胡军五万,奋力歼灭胡军六千余名,其麾下的铁鹰十二骑更是在他的带领下,杀出一条血路,直取胡军大营,血洗敌方指挥部,敌方的五个万人领、五十个千人领(万人领、千人领均为敌方将领级别,统领一万兵士的为万人领,统领一千兵士的则为千人领)无一幸存。由此,敌方军心大乱,这才退兵。
这一战杀得胡人又敬又怕,从此,不敢再来犯。而沈北辰也因此一战成名,当上了大将军(北方帝国一共只有三位),江湖人称“鹰枪王”,而“大漠以北,铁鹰出世;力挫胡骑,威震北方”说的就是他。
此外沈北辰还治军有方,其麾下的大军曾一度是北方帝国的精锐,而本人也受到皇帝的重用。可后来他或许是厌倦了戎马生活,才辞了官,开了北辰镖局……
欧冶虽然不及沈北辰威勇,却也颇得枪法心传,只见他攒、刺、打、挑、拦、搠、架、闭,枪尖银光闪闪,枪缨红光点点,虎虎生威,招招致命,好一路枪法!
秦新面色凝重,心想:鹰枪王果然名不虚传,连徒弟都这么强,就算是全盛时期的自己,也是不可能可以轻松战胜对方的,更何况现在所用的兵器还是自己不擅长的枪,较重的枪杆甚至严重影响了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导致自己被死死压制。
欧冶的脸色也不好看,现在是他,已经将这杆枪完全使开了,并且是超常发挥!但却连秦新的衣角都很难碰到。
而周围观战的人,甚至连北辰镖局的大当家——沈北辰,也被秦新所表现出的战斗力所惊讶。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秦新不会枪法,但是,他的灵活性、敏捷性及其反应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至于秦新的轻功,就连大当家沈北辰自己,也自愧不如。
秦新并不知道,在他选择欧冶挑战的时候,周围的镖师以及欧冶的师兄弟,都在为秦新默哀……因为,在这十三名沈北辰的弟子最强的,恰恰就是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欧冶!
突然,欧冶将枪向秦新的心口狠狠刺去,速度奇快,疾如旋风,快如闪电,秦新一惊,勉强避开,可就在这时,欧冶变刺为扫,秦新反应不及,被横扫在胸口,只听一声闷响,倒飞出去,在空中,秦新“哇”一下喷出一口鲜血,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沈北辰虽然面无表情,但心中却已波涛汹涌,一是对自己的弟子这一招运用之巧妙的赞叹,但更多却是因为秦新。
就在刚才欧冶使出那一招时,沈北辰正要出手,救下秦新,但,就在那一瞬间,沈北辰察觉到秦新体内的真气竟突然布满在秦新的周围,凝出一条屏障,自行护主!虽然这极薄的一层真气并不足以保护秦新不受伤,却也挡下了大部分伤害。
而台上的欧冶又何尝不惊讶?方才那一击虽说是零时变招,改变了进攻方向,导致威力减弱大半,可,就在这一击的瞬间,他的整杆枪上也是布满了真气,所蕴含的内劲,也绝对非同小可。但是在枪杆击中秦新道那一刹那,秦新的身体周围竟突然出现了一道真气屏障,将自己发出的攻击挡住了大半。
这时,倒地的秦新很快地爬了起来。此刻,他正用那充满震惊的目光看着欧冶,不禁微微叹道:“这个欧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