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九九八十一难。从东土大唐途经几十余载,行经十万八千里抵达西方极乐世界,取得真经:
《涅-经》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萨经》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虚空藏经》一部,四百卷;《首楞严经》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经大集》一部,五十卷;《决定经》一部,一百四十卷;《宝藏经》一部,四十五卷;《华严经》一部,五百卷;《礼真如经》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经》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经》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经》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维摩经》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论别经》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刚经》一部,一百卷;《正法论经》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经》一部,八百卷;《五龙经》一部,三十二卷;《菩萨戒经》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经》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经》一部,三百五十卷;《法华经》一部,一百卷;《瑜伽经》一部,一百卷;《宝常经》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论经》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经》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国杂经》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论经》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经》一部,一千八十卷;《宝威经》一部,一千二百八十卷;《本阁经》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经》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经》一部,二百二十卷;《维识论经》一部,一百卷;《具舍论经》一部,二百卷。
带回东土,广传万世。解欲望之愁,造福天下苍生。唐僧师徒四人各封神佛,候于雷音寺。
孙悟空更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斗战胜佛。
雷音寺,大殿。佛祖端坐其上;观世音菩萨静坐横莲,闭目养神
少时,殿外传来八罗汉的声音“太上老君见!”
太上老君一身墨白道袍,手持云帆棍,两眼精芒。向佛做楫道:“见过佛祖”
如来道:“不必。老君,你此番前来莫非是有真经线索了?”
太上老君转生看向窗外的景色,背负着双手道:“此经非佛非道,非神非魔。而是人道,这冥冥之中的一切都是天意!
世间有佛,超度万物;
世间有道,有道轮回;
有儒家,有神,有魔...
而人道为中立,介于神魔之间,苦于红尘,困于鱼水之欢。进而一个人会恨百年,千年,万年!也会爱百年,千年,万年!
顾此劫乃天劫,需命数之人方结,需命数之人,需命数之难方结方可救世间与水深火热之中!”
太上老君看着窗外,闭口不言。只见窗外宝焰金光映目明,异香奇品更微精。千层金阁无穷丽,一派仙音入耳清。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
如来道:“昨日我与观音算到时机已到,正准备寻找有缘之人。”
太上老君道:“有缘之人可遇不可求,一切在于缘”
说话间,自衣袖中取出一本褐色古书。封面上用深蓝重笔写下《受十戒文》。太上老君将书放于空中,书徐徐飞到如来之前。
太上老君道:“昨夜子时星象突变。北极星逆转,织女星与牛郎星相聚,此星象可谓万年难遇,彼时命局已定。也就再此时菩提老祖送来此书,道此书可寻得那有缘之人。”
如来道:“观音,此事就交于你办”
观音道:“弟子领命”言罢,带着古书离去。
如来叹道:“但愿此次可以取回真经,救天下黎明于水深火热之中。”
.......
雷音寺之巅,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五行柱。
从这里往东看过,无边无际,遥遥相对。一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的猴头只身而站。于天地遥遥在望,也不显得渺小。
观音不知何时已站其身后,道:“猴头,你可是有缘未断?”
那猴头转过身来——头戴紫金冠,腰披黄金甲,脚蹬步云鞋。正是那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道:“菩萨,最近我是不时心乱如麻,不知何计。”
观音道:“自你等你等取得真经,广传东土后,世间如何?”
孙悟空道:“真经并未减少人们的欲望和仇恨。战事连年,世间的痴情怨女还是放不下。”
观音道:“那你放下了吗?”
孙悟空闭口不言,观音接着道:“悟空,解救世间,唯有一经,需有缘人方能取回。而次有缘人”观音顿了顿“你有情未破,有缘未解。此行乃天劫,破,则造福千秋万代;困,则永世不得超生。孙悟空,我且问你:你愿意去吗?”
孙悟空仰天大笑道:“既已成佛,心若有情,非神而魔”
观音道:“好,即使如此,你要小心”
观音抛出古书,古书就像遇见了主人般欢呼雀跃。已经飞到了孙悟空更前。
孙悟空将手放在古书之上,古书立即就像一只饥不择食的野兽,贪婪的吞噬着孙悟空。孙悟空感受到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它吸的是魂魄!
然后眼前一黑就什么也记不得见了。
......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记之受十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