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全走过石桥就朝南走了,而别的小伙伴还要向西继续前行。
无他,因为刘氏族人占据了村庄“早”字,上半个字右下角的全部,而其余姓氏之人则是散居在周边。
柳全自顾自地朝自家方向走去,走到门前一看,一把鎏黄的大锁正挂在大铁门上。
得,爸妈又不在家,在一瞅对面三爷爷家同样的铁将军把门。今天惨了又要跑到村口去了,暗自叹了口气。使劲掂了一下自己的书包,低着头又踏上了征程。
刘家庄北侧村口不仅挨着省国道,而且在其西侧一公里处就是钢铁厂的物料、产品进出大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车辆进进出出,所以这条国道两侧聚集了非常多的餐馆和啤酒烧烤摊,经常是通宵达旦的经营。
其中有一座占地面积极广名叫红星饭店的三层建筑特别醒目,可以说在众多以平房为主的小餐馆中是那么的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这太阳还没下山呢,饭店门前大小汽车就已经停了个满满当当,更是说明了他的兴盛。
柳全就是奔着这家饭店来的。无他,这就是他那个当村长的三爷爷开的。他晚上的饭不仅要着落在这里,还要等他忙完工作的父母回来后,一块接着他回家呢。
柳全和刘圣凯的父母呢,则是在刘老三的另一家钢材贸易公司上班,具体做什么柳全和胖子都不是太清楚,而他们的父母也没怎么对他们仔细说起过,只是说买卖钢材而已。
但他们的工作却是要全国各地的满天跑,根本就没有上下班之说,更没有所谓的固定时间。可以说柳全和胖子都是他们的三爷爷一手带大的。所以打小留下的印记,柳全和胖子对他们的三爷爷既敬且畏。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他们的三爷爷对待他二人的态度比对待其余族侄的态度要好得多。再加上刘老三并没有婚娶,都不能用‘态度好的多’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只要不伤天害理,基本都由着二人的性子胡来。
柳全蹦蹦跳跳地刚进饭店们就被一位站在收银台后面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女子叫住了“小全子,怎么这个点才来,饿了吗,想吃点什么,我先叫人给你做。”嗓音浑厚,略带温馨。
‘小全子’是柳全的另一称呼,主要是‘小子’这个小名太不规范,整天大街上都是‘你小子’‘那小子’‘这小子’的喊叫声,不仔细听都不知道叫的谁。所以家里除了刘老三还‘小子’‘小子’的叫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小子’这个名字中间加上了柳全的名。‘小全子’即好叫又知道叫的是谁,就是听起来怪怪的如果不是看本人是个小孩,还以为又是从宫里跑出来的谁谁谁呢。
“不用了,敏姐姐,今天三爷爷没去接我,就和虎子他们在路上玩闹了一会,所以来晚了。我先去做作业,等三爷爷和胖哥来了一块吃就行。”柳全很有礼貌的进行了回复。
这也是看着自己长大的本家人,不客气是不行的,万一打小报告给三爷爷呢。
“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哈哈,就知道你用功,行,你先去我办公室写作业去吧,等你三爷爷来了我再叫你。”被称为‘敏姐姐’的中年妇女爽朗地一笑,夸赞了一下柳全后,就让他自己走了。
“好的,敏姐姐”说完柳全又掂了一下书包,轻车熟路地朝二楼拐角的一个小屋跑去。看来这小子没少往这跑啊。
时间一晃而过,等柳全把作业做完下楼的时候,正好在楼梯拐角处,见到他的三爷爷正带着一个圆滚滚地小胖子,从旋转门里进来。
“小子,等着急了吧,饿了吗,想吃点什么啊,三爷爷这就让人去做。”头前一身黑布褂,脚穿千层黑布鞋,留着山羊须,头发已有黑灰之色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一连串地开口道。
这位自然是疼爱柳全的那个当村长的三爷爷无疑了,人送外号”刘三爷“,辈分大的以及相熟的都以”刘老三“相称。
“三爷爷,不着急,我刚做完作业,还能在撑一会儿。”哪知柳全一脸炫耀加搞怪地说道。
还没等六口头表扬表扬,一旁就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他不饿,我饿啊,三爷爷咱不聊了成吗,你说下午来接着我回来,我还高兴了半天呢。但你这都几点了才来接我,天都黑了,咱赶紧上桌吧,我早就饿扁了,敏姐姐葱烧海参,糖醋排骨可劲的上啊。”一旁的那个胖嘟嘟,个不高留着短发的男孩却不耐烦的说道。
边说还边摇晃着刘老三的手臂,督促着刘老三快点吃饭。这自然就是有‘胖哥’之称的刘圣凯了。
其实刘圣凯也没有多么胖,就是脑袋大,然后个不算高。但是在这个普遍营养不良的年代就显得他比同龄人胖了。
看着自己这个侄孙这么急不可耐的样子,刘三爷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哈哈一笑道“怪我,怪我一开会就忘了时间了,小胖饿了,那好咱先吃饭去。小敏还是那几道菜抓紧上来吧”说着就一手拉着一个朝三楼走去。
旁边一直看着这爷三对话的刘敏,却是不住的捂着嘴偷笑。
唉!自己这个‘三爷’别的什么都好,就是太宠这两个活宝了。
也怪自己等人不争气,要是也生了男胎,估计现在就不是在这家酒店当总管了,而是与小子和小胖的父母一样,被安排去打理贸易生意去了。
小胖不用说了,是‘三爷’不出五服的族侄,照应是应该的。但柳全却是外姓人,按说不应该受到‘三爷’如此照顾才对。
但刘敏却是隐约知道柳全的出生好像救了‘三爷’一命,虽然柳全身份证、户口本上都写着姓柳,但是在刘家的族谱上却是写着刘圣全这个名号。
要知道在农村可是将嫁出去的女儿当作泼出去的水,孩子既然归了父姓自然就不能在母系的族谱上出现。就算他们生活在刘家庄,只要不入赘,孩子不归母姓,这都是不允许上族谱的。
族谱可是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重心,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名字在不在族谱上可是非常严格的事,万万不敢马虎。
而且其余所有在刘家庄扎根的外姓人,就没有一个人家的孩子,能将名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族谱上。
反而单单只有一个柳全做到了,而且还进行了认祖仪式,更是在全村刘氏族人的见证下进行的。这一点大家是都知道的,可见三爷对这小子的喜爱。
至于如何说服的柳建国的,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包厢内刘老三看着正在胡吃海喝的两个族孙,却是异常的开心,六十年大恶终于快要结束了,刘家还能留下这么两个血脉,真是老天保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