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见明大军已经退去,便扎了营,派人去沈阳再去调大军来,以报这次的忿恨。
不多日以后,沈阳的补充大军已到,皇太极又要开始发兵了,让新军作为前锋,乘着夜间时分偷偷越过锦州,突袭宁远。这一招的确妙计。
此时正是盛夏季节,草木繁荫,虫声嘈杂,满洲大军疾步行军,直达宁远城的北岗,皇太极坐在马上立在一座岗上瞭望宁远城,只见宁远城上旌旗不整,毫无人声,便命令兵士依岗下寨。
众位带兵的贝勒纷纷奏请皇太极要求攻城,皇太极则没有立即答应,说道:“这宁远是袁崇焕驻守的城池,这袁蛮子一向诡计多端,我看这阵势,不是没有防备,而是有诡计。”
话音刚落,忽然从西北方向奔来了一彪人马,挂着袁字旗号,皇太极令前军接敌迎战,两军随即混战了起来。
不多久,明军突然后撤,皇太极率大军追赶,将要到宁远城下,忽然刺斜里杀出一大部明军,为首的一员大将,手持令旗,指挥杀敌。这大将不是别人,正是统辖关内外的袁崇焕。
袁崇焕自锦州开战,便早已防着满洲会偷袭宁远,派了探子日夜监视,知道满洲今日前来,城内故意偃旗息鼓,引诱满兵攻城,所以兵分两路,左右埋伏,等满军一到,出来夹击,谁知道皇太极却依岗立寨,按兵不动。袁崇焕见计谋未成,就暗令左翼兵上前挑战,自己埋伏城右,这次皇太极终于上了他的当,追赶了过来,他就从右侧杀出,横截满军。
被满军追赶的明军,见袁崇焕已杀出,随即调转马头回来参战。
皇太极连忙分兵抵御,谁知袁崇焕的军队越战越勇,让满军渐渐有些支持不住,猛的见袁崇焕带令诸将,率彪悍人马疯狂冲入中军,这阵势分明是擒王的架势,皇太极急令阿济格,萨哈廉等,上前抵御。
二将护主心切,奉命出战,不妨一箭射来,正中阿济格的右肩,差点将阿济格从马上射下,马下的明军晃亮亮的大刀都已扬起,若不是阿济格忍痛振作精神甩马回阵,恐怕已经成了刀下鬼。也幸亏萨哈廉随后猛力救护,阿济格方逃入军中。
皇太极见阿济格受伤,又令部将瓦克达,率近卫精兵前去援助接应萨哈廉,一面令大军缓缓后退。
袁崇焕被萨哈廉,瓦克达二军牵制,来不及追赶皇太极,只好作罢。
皇太极退兵十里开外,摆出防御阵营,急忙快速休整,检点兵士,已经阵亡了不少,伤兵更多,只是萨瓦二将未回,急的团团直转,等了多时,才见萨哈廉,瓦克达二人身负重创,带着丁点儿残兵踉跄逃回,狼狈不堪。
皇太极见状,恨得咬牙切齿,道:“这个袁蛮子果然是厉害,怪不得当年皇考在日,也吃他一场大亏,此人不除,如何攻明?”
当下也是无可奈何,只好令济尔哈朗断后,带着败军退往锦州。
袁崇焕得报满军已退,料想皇太极会有准备,也就收兵不追了。
皇太极过了锦州,生怕袁崇焕会追杀而来,不能带着颓废的模样逃跑,就令后队军队猛攻了一番,假作攻势,以进为退之计。自己将大军分兵为节,一节一节退归到满洲大本营沈阳休整。
大明这边,话说袁崇焕大败满军,差点就能活捉皇太极,可谓功劳甚大,遣使到朝廷告捷,满以为朝廷会降旨叙功,不料朝廷旨来,出乎意料,毫无褒奖,反斥袁崇焕不救锦州之罪。(明廷奸人当道,昏悖不堪)
袁崇焕接旨后大愤不已,思量之后上表辞职,明朝廷竟然快速准奏,让王之臣代替了袁崇焕。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整个沈阳从皇太极到诸贝勒将领,无一不拍手称快,额手相庆,诸位带兵贝勒连忙要求皇太极再次举兵,皇太极表示不急,大败刚休,不得不休整一段时日再说,准备来年出兵。
到了冬天,皇太极又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再一次游玩落水之后大病一场,随即朝政完全被大宦官魏忠贤把持,后来天启皇帝驾崩,朝内紊乱,朱氏江山差点被魏忠贤篡立,明信王朱由检使了拼命的手段才保住朱氏大明,登基称帝,新君刚立,九千岁魏阉一党遍布上下,企图颠覆新君之位,大明内乱形势非常明显。
皇太极对这个消息也感到十分高兴,大明内乱正是他皇太极出兵的好时候,可是又得到的最新消息说,新君已经将魏忠贤处死,并大捕阉党,立令肃清。
皇太极并不介意,想趁明廷元气未复原时来个大猛攻,却收到了令他十分沮丧的消息,报称袁崇焕复督师蓟辽。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后顿足道:“我刚想发兵攻明,如何这袁蛮子又回来了?”只好再次作罢。
袁崇焕为何又能再次督师呢?原来上次袁崇焕打了胜仗,原本就是该论功行赏的,都是魏忠贤暗中作祟,这信王登基,改元崇祯,大肆清算阉党,处死魏忠贤,便回召袁崇焕,面圣时,崇祯帝带领大明忠臣数人摆下酒宴,酒过三旬之后,崇祯皇帝问袁崇焕治辽方略,袁崇焕在辽时战功赫赫大明上下是有目共睹,这些时日虽然清闲,但心中豪迈之气仍旧滔滔,新君一登基便肃清阉党,大明朝廷上下一片清朗之气,袁崇焕便豪言壮语,在崇祯皇帝面前立下誓言:五年即可复辽。
边上一些官员当时就说袁崇焕言过其实,袁崇焕复奏崇祯帝,五年以内,户部发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遣将,这些事情须里应外合,事事相应,方能济事。但恐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嫉妒才能的人,不明是非,暗中乱臣之心。
崇祯皇帝也知道袁崇焕昔日的难处,听此言也为之动容,援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命袁崇焕即日启程。
袁崇焕到了关上之后,又上奏崇祯皇帝一封奏折,称辽恢复之计,应以辽人守辽土,守是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法在渐不在骄,在实不在虚,愿皇上任我不二,信我而不疑,勿要偏听左右谗言,勿要堕敌反间之语。袁崇焕所担心的,正是最后二句,可是后文之中,偏如所料,令人痛挽。
奏折呈上去了以后,崇祯皇帝回文让袁崇焕宽心,尽力治好边关就行了,袁崇焕得旨后才渐渐放心,随即将关内关外要紧地方,修城增堡,屯田练兵,不到一年工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皇太极在沈阳,除了练兵休整之外,百无聊赖想攻明却不敢,忌惮袁崇焕如猛虎,只自嗟叹不已。光阴易过,转眼已是明崇祯二年,满洲天聪三年,皇太极无聊已甚,又怕军心懈怠,时常带兵出猎校阅,即当消遣,又资搜讨。到了初秋时分,皇太极正出猎回来,接到亲兵报道:“明朝来了两员将官,说是到我国投降,现有名单在此。”
皇太极立刻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孔有德,耿仲明二将名字。皇太极迟疑了一下,传召贝勒多尔衮,及内阁学士范文程入帐,将名单与他传阅。
多尔衮看完名单,说道:“我看这恐怕是明朝奸细,袁蛮子诡计多端,可不能大意。”
范文程说道:“听闻他二人只光身前来,不带一兵一卒,何必惧他,就算是明朝奸细,也要召他进来,仔细问问,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皇太极点头称是,即命手下召入。
二人入见皇太极,立刻伏地大哭,让在座的不禁一愣。
皇太极便问道何事,二人奏道:“臣等都是东江总兵毛文龙部将,因袁崇焕督师蓟辽,无故将我毛帅杀死,恳求满洲国大皇帝发兵攻打袁崇焕,给我毛帅报仇,臣等愿为向导,虽死无限。”
这件事的缘由,倒是真的,原来那毛文龙盘踞东江,素性倔强,袁崇焕恐他跋扈难以节制,借阅兵为名,诱毛文龙往迎。毛文龙见了袁崇焕,态度不和,言语多傲慢。袁崇焕便赚毛文龙登山阅兵,帐下埋伏了许多军士,把毛文龙拿住。
数了毛文龙十二庄大罪,请出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首。
这孔耿二人,统认毛文龙为义父,因毛文龙被杀,随即逃往满洲甘做虎伥,为私灭公,其心可诛。
皇太极听完这番话,说道:“既然是这样,要我为你们报仇,我也代可为你们出力,但山海关内外,袁崇焕把守的固若金汤,不易攻取,你们可有良策啊?”
二人也一时想不出办法。
多尔衮防二人有诈,骗取皇太极故意攻打袁崇焕关防,随即道:“我看袁崇焕一关暂不可攻,大明北方边疆绵延,我们可以从西入明,你们可以带路吗?”
耿仲明奏道:“可以绕道西北,从龙井关攻入。”
皇太极忙问:“龙井关在何处?”
孔有德接口道:“龙井关是明都东北的长城口,此去须经过蒙古,方可沿城入关。此关若入,便可向洪山,大安二口,分路进捣,直入遵化,遵化一旦到手,明京就指日可待了。”这一幕好似三国演义当中,张松献益州地图。二位虎伥,将大明的软肋,直接拱手呈给了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