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摆上棋盘,太子和康王相对而坐。
太子将盛黑子的瓷盒放在康王手边,打手势指了指棋盘,说道,“幼时总是皇叔让着我先来,今天皇叔来走这第一步吧。”
康王也毫不客气,用中指和食指拾起一颗棋子放在棋盘的一个角落,“先抢占棋子围空率最高的四个角,这是本王教过你的。”
“再选择围空效率低的四条边,最终再争夺围空率最低的中腹。”太子微微笑到,“仿若昨日,侄儿记得清楚呢。”
两人继续下棋,手起手落,星罗棋布。
“三线和四线是棋盘的必争之地,本王若争,你且奈何?”康王扬眉瞟了太子一眼。
“侄儿亦且争一争!”太子稍抬语调,大笑着说道,“三线谓地线,四线谓势线,皇叔以偏子之优势,两线加以巧妙配合,布局可谓是优美啊!”
“精巧布局辅以必胜之信念,你如何相争?”康王嘴角以一种让人难以察觉的幅度微微上扬。
“立二拆三,虽为劣势,以此最基础的防御战术,尚且可以一御。”太子轻拾棋子,说道,“敌进我退,避其锋芒,寻其破绽以击之,侄儿可敌。”
“多时积蓄,一瞬而发,”康王棋路稍猛,有大刀阔斧速战速决之意,“必使你有心无力,难以阻挡这溃败的趋势。”
“为时尚早,”太子虽被压得紧,确不慌不忙,一板一眼,见招拆招,“此时棋局并未明朗,皇叔怎能断言必胜呢?”
“侄儿棋力有所长进,”康王不得不将棋局的重心放在防御上,“本王暂退一步也无妨。”
棋局如战局,总是瞬息万变的,康王眼看虽是退为防御,实则是以退为进。
风云变幻,万事无常,棋风一转,康王以早时积蓄之力量,防转为攻,较为猛烈,太子棋局被时时压制,难以喘息。
正当二人胶着之际,太后走了过来,唤二人吃饭,“午膳送来许久了,哀家为等你们也是饿了许久了,先来用膳吧。”
“是。”二人走下棋桌。
“此局应无悬念,侄儿应量力而为。”四人入座后康王对太子说道。
“皇叔颇绝对了些,并非是豪无生机。”太子应道,“有余地的。”
康王习武之人,讲话颇为通俗,“必输之棋,正如胳膊拗不够大腿。”
“饭后侄儿还要去参拜母后。”,太子想了想说道,“皇叔不如将残局留下,莫让侍人们收拾了去。待再有机会,侄儿定和叔父论出个胜负。”
“一言为定。”康王虽是不屑,自觉必胜,也还是应了下来。
太子知晓,今日之棋局,看似是与康王谈棋之道,实则其间深意远远不止于此。
太子吃完饭便告辞太后,去了宁清宫参拜皇后娘娘。
宁清宫位于御书房和养心阁侧,御书房是皇上办公的地方,养心阁是皇上寝宫,皇上下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
皇后虽说是一国之后,万人之上,但也是凡人。整日待在这深宫之中难免有些无聊,常道后宫佳丽三千,当今皇上却不然。皇上万千人中独宠皇后一人,为政勤勉,不好女色。
后宫无佳丽,以至于这管理后宫的皇后娘娘可做之事也无几。皇后平时喜欢在宫里养些鸟,在御花园修修花草什么的,平淡且悠闲。
太子到了宁清宫,值守的太监告知皇后娘娘在御花园赏花。
御花园离宁清宫不远,太子便移步御花园。
诺大个御花园,太子远远地看见两个执障扇的宫女,便知晓母后之所在。太子拉着秦玥琼疾步走去,远远地便喊着母后。
皇后虽不能说是年轻貌美,但也是雍容华贵,母仪天下之典范,举手投足皆是人主之象。
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当今九五至尊这一家四口可以说是有许多人情味儿。太子与皇后母子二人感情颇深,自然也是颇为亲近。
皇后此时正在拿着一把小剪刀,裁剪着花圃中的枯枝败叶。皇后见儿子奔赴而来,面露喜色,开心之情溢于脸上。皇后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转向太子,微笑着看太子由远而近。
“孩儿见过母后,孩儿带玥琼来给母后请安了!”太子在皇后面前躬身行礼。
“儿臣见过母后。”秦玥琼也行礼道。
“好哇,好哇,本宫又多了个女儿。”皇后特别开心,走近两人,一只手拉住太子的手,另一只手又拉住秦玥琼的手,接着将小手放在大手的掌心,又将太子手指按下。点点头满意的笑了。
皇后对太子说道,“琼儿是个好姑娘,孤身一人来到这里,帛儿要好好待琼儿啊!”
太子点头道,“母后,孩儿会的。”
皇后又看着秦玥琼,眼神里也尽是温柔,说道,“相信帛儿是个好孩子,以后定会好好待你的。以后帛儿生活上的事情,还要你多多上心,你们夫妻之间要坦诚相待,相濡以沫啊。”
“母后,玥琼谨记。”秦玥琼语气诚恳。
“帛儿如今也娶妃了,本宫也安心了许多,”皇后憧憬道,“你们俩什么时候能给本宫生个皇孙,本宫在这深宫里也好有些事情可做。”
太子咳了两声,连忙打断皇后的憧憬,果然天下母亲都一样,盼着儿女结婚,盼着儿女生子。
太子和秦玥琼从宁清宫离开后,又一一拜访宫中各位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