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国公没有想到于璟用一己之力就平定了象郡的混战,等到黔国公来到象王城的时候,战事都已经结束了,象王的人头挂在城墙的杆子上都快被风干了。黔国公见象王死了,战事己停,番邦平静,他在象王城才觉得宽心多了,黔国公在象王城里安心休息了几日,惩戒反叛的番人,犒赏部下,特别是对于璟带的人另加厚赐。黔国公让人统计了象王宫里的财物,除了犒赏三军的之外,还余下十多万两金银珠宝,另外仓库里还有大量的官银。黔国公把一半官银留在仓库里封存好,一半带回大明,上交朝廷,作为这次出兵的花费。至于王宫里的财物,作为象王的私人财富,黔国公都收罗一空,做为战利品充公了。黔国公见这次平叛,于璟功劳最大。黔国公有意奖赏于璟,他见于璟没有动象王的财物,等到把象王家的财物装好了箱子,黔国公命人抬了两大箱最值钱的珠宝送给于璟,剩下的的黔国公当作战利品带回朝廷。黔国公手下那些将领看着眼馋,无奈象王城不是他们打下来的,于璟打下象王城之后便封存了,并没有私吞财物。如果是他们打下象王城的话,他们会像象王的士兵一样,纵兵抢掠,等到黔国公来到,王城恐怕早就被洗劫一空了。于璟能够得到两箱财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于璟也曾问过黔国公,象王一族的人该如何处置?于璟心里很矛盾,他不想再杀人了,但同时他又不想让象王一族的再留在象郡。象郡必定要换一个统治者,完全臣服于大明。象王一族的人经过这次惨痛的损失,如果还有人留在此地,恐怕要生复仇之心,日后祸乱一方,对大明统治番邦属国不利。黔国公却不以为然,他有过处理番邦反叛的经验,朝廷历来严惩首恶,宽恤万民。对象王一族,男子凡参与反叛的全部斩首示众,没有参加反叛的全部流放到西北和辽东充军服役,永世不得返回故国。女子则赏给有功之将为奴作婢,或者是送入教坊司为妓,终生没有自由。那些反叛的随军将领兵士,各有惩戒的办法。目的就是要让各番邦属国看到与大明作对的惨烈下场,代价之大让番邦国主难以承受,这样才能震慑那些蛮夷人等,使他们不敢妄动。但是历年以来,蛮夷之人头脑简单,不知吸取教训,国主仅凭头脑发热,眼馋大明的财富,往往出兵劫掠一番。大明苦于南疆山高林密,湿热瘴气,士兵患疾,每次用兵平叛,都是花费巨大。平叛之后,也是尽量安抚各处。这样又使得那些没有开化的部落国主觉得大明软弱可欺,一有机会,便要兴兵劫掠。对此黔国公也是苦不堪言,频频平叛。
于璟主张对反叛的番邦属国严厉用兵,不把他们打痛了,他们是不会长记性的。黔国公也赞同于璟的想法,他将要申奏朝廷,在边境临近番邦之处,设有司镇抚。黔国公有意举荐于璟出任镇抚司长官,保靖云南边境的安全。
黔国公设宴款待众位将领,席间,黔国公对有功的将领频频敬酒。于璟官职低,功劳却是最大,黔国公也另眼相看。黔国公对于璟说:“此次平叛,于大人功劳最大,待我奏明了圣上,为于大人请功,加官进爵,这次的功劳,连升三级也不为过了。于大人要是愿意做武将,我先保你做个五品正千户之职,过段时间再行升迁,于大人意下如何?”于璟说:“国公爷,卑职能力有限,做个县令勉强可以充任,做武将就难以为百姓谋利了?”黔国公说:“为百姓造福当然好了,但是保护边境的稳定对大明更加有利。等到日后我保你做个镇抚司,管理外番军政,你看可好?”于璟听了,说:“镇抚司是四品官衔,卑职只是个七品县令,何德何能,敢去高攀如此高衔。”黔国公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都在我的身上。”加官进爵,于璟倒是愿意留下来。只是秦可贞等人还想着要到江南去住,如果他长留云南,秦可贞等人恐怕要失望了。
那些将领对于璟也是羡慕嫉妒恨,他们看于璟的目光特别复杂。此次平叛,于璟功劳最大他们也承认,如果不是因为于璟的意外加入战局,他们才能扭转被动的局面。接连的败仗,让这些武将颜面尽失。平叛胜利之后,黔国公对他们的赏赐,更多的是一种安抚,让他们受之有愧。
象王城里的防卫治安还是由于璟带的人负责,黔国公带领的士兵驻守在城外,不准轻易入城。那些将领带着几个随从入城时,见了于璟,也不敢怎么放肆了,对于璟客气了很多。晚上,黔国公睡下了之后,于璟还要在城里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任何事情,他才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