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太回想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前不久,黄老爷得到了周大人调任的消息后,她特意携重礼登门恭贺周夫人,话语间也提到了周大小姐。
黄太太虽然对周大小姐满意得不得了,但那个时候她心里也清楚,她的长子大概是没有福气迎娶周大小姐进门了。
周大人此番调任后,华京高门济济,两相对比,周家如何看得上区区商贾黄家?
怅惘间,黄太太甚至想,罢了,曹三小姐就曹三小姐,由着儿子去吧。
可次日,周夫人就派了位她身边的嬷嬷来黄府。
那位嬷嬷名义上是奉周夫人之命来向黄太太答谢、回礼的,实则是来传话的。
黄太太回想起来,只觉言犹在耳,她甚至连那位嬷嬷说话时的神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嬷嬷说什么,她家老爷、夫人都很感动于黄家的诚心,也都很中意黄家,她家大小姐自身也是很欣赏黄大少爷的,只是女儿家自矜身份,所以不曾表露过,还说什么黄大少爷若是再不抓紧机会对她家大小姐表明心迹,待周家北上华京后,千里之遥,恐怕就难了。
那位嬷嬷的话让黄太太十分意外。
她想到自己从前屡次明里暗里地对周夫人提起结亲一事时,周夫人的态度都很客气、冷淡,口风严严实实的,一次也没有正面回应过她,因而对这嬷嬷说的话,她自是将信将疑。
那嬷嬷说的什么,“周大人夫妇中意黄家”、“周大小姐欣赏黄大少爷”,她一个字都不信。
至于那嬷嬷话里所透出来的,周家有意与黄家结亲的态度……
黄太太自然要仔细思量。
即将调任华京的周大人,素来不大看得上黄家的周太太,他们夫妇为何会突然改变了想法,不惜自降身段,主动透出结亲的意思?
以周大小姐的品行相貌,待入了华京后,还不知会有怎样的造化呢……
所以,周大人和周夫人为什么要急着在调任前就为周大小姐定下婚事呢?而且偏偏选中了黄家?
仓促间嫁女儿、放低对男方品貌家世的要求,这种事也是有的,最常见的就是每逢后宫征选秀女的时候,那些有适龄且尚无婚约的少女的人家,父母若是心疼女儿,往往就会想发设法地快速替女儿结一门亲。
毕竟,宫里的娘娘们虽然尊贵,可伴君如伴虎,那滔天的富贵也不是人人能有福气消受的。再加上当今这位皇帝的情形、朝廷的局势,后宫就更不是什么好去处了……
话说回来,周夫人如果是为了避祸而仓促替周大小姐结亲,这虽然不是没有可能,但这种情形下,周夫人就不会选择黄家了……
避祸的话,当然要选在祸事出了以后最有实力庇护周大小姐和周家的人家。
虽然周家没有什么根基,但周大小姐实在不俗,而且在这多事之秋,根基不深也意味着关系简单、没有那么多不得不考量的弯弯绕绕和难以防范的后患,所以也有不少世家大族的老夫人、夫人们属意周大小姐。
那些人家是商贾无论如何也高攀不上的,但就是面对那样的人家,周夫人也没有轻易许下周大小姐的婚事,周夫人的说辞是世家大族规矩大、担心女儿应付不了,但这显然是托辞,如果有周大小姐也应付不了的规矩,那这天底下恐怕就没有几个女孩子能应付得了。
至于周夫人真正的想法,黄太太就无从得知了。
但这会儿她却不得不思量,周夫人为什么会选中黄家呢?或者说,有什么是黄家有,而世家大族、华京高门都没有的?
答案显而易见……
和那些人家相比,黄家除了家资,便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家资?
黄太太还在思量的时候,那嬷嬷见状,似乎是为了进一步劝说她,又开口道:“谅在黄大少爷对我家大小姐的一片赤忱真心,又情势紧急,纵然他言谈举止间稍微唐突了些,想来我家老爷和夫人也不会见怪……”
“婆子我今日斗胆说句不恰当的话,若是贵府大少爷和我家大小姐将来能玉成美事,那今日结缘的种种纵然略有失礼之处,将来亦不过是一桩趣谈!”
“想那千百年流传的,鹊桥相会的传奇里头,董永撞见仙女们洗浴后,当机立断藏了仙裙,这才有后头娶到天仙的福气!后世人都只感叹他们隔银河相望、一年一会的深情,可曾听过有谁议论董永行事不合礼法的?!”
又是“唐突”,又是“失礼”的……
黄太太突然就领会了那婆子的意思。
或者说,是周大人和周夫人的意思。
黄家只有钱……
周家不缺钱的时候,自然看不上黄家。
可若是,周家缺钱的时候呢?
数不尽的地方官,偏偏是周大人能调任华京,京里的大人们究竟是看中了他、还是看中了他曾在真州任职呢?
大梁人人皆知真州盐商之富,所以当曾经身为盐商父母官的周大人进了华京后,理应主动拜会勋贵高官、恩师旧友,送上“真州特产”……
还有,听说皇帝想对北戎作战,为了筹措军饷而动了查盐税的心思,周大人偏偏能在这个要命的关头调任,他是走的谁的路子?又许诺了对方什么?
桩桩件件,都要真金白银。
当真是天遂人愿,她看中了周大小姐,周大人夫妇则看中了黄家的钱!
黄太太当时这么想着,不仅心中疑虑顿消,还雀跃不已!
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孔雀宴,才有了被带来此更衣的周大小姐!
黄太太看着眼前的周大小姐,几日前心里的雀跃统统化作了怒火!
她不管是周太太和周大小姐联合起来摆了她一道,还是周大小姐不乐意嫁进黄家、违拗不过父母就来黄家逞威风,她都咽不下这口气!
今日之事是不体面,可这不体面的事又不是她发起的,而是周大小姐那位知书识礼的好母亲发起的!
黄太太气怒之下,说话也就不及平时滴水不漏,甚至带着明显的揶揄:“呵,周大小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承认,那小丫鬟弄污了您的衣衫是不对,可后头的,什么莫名的熏香,我怎么听不懂呢?”
黄太太斜飞了一眼屋内:“周大小姐说的若是这衣帽间里的熏香,那我就更不解了……”
黄太太嘴角挂着嘲讽的笑,一字一句地对周南乔道:“这是前几日令堂送给我的安神香,说是她惯用的,气味宜人,效用也甚佳……”
黄太太状似不解地看着周南乔,道:“既是周夫人惯用的香,周大小姐怎么突然就闻不得了呢?”